龙昌外检人在缅甸

2015-04-21 02:31孙兆光
中国石油石化 2015年13期
关键词:项目组管道检测

○ 文/孙兆光

龙昌外检人在缅甸

○ 文/孙兆光

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沈阳龙昌管道检测中心历时5个月完成中缅天然气管道外检测工作。

5月5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外检测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参战员工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中缅管道检测过程中一幕幕难忘的画面。

中缅天然气管道外检测项目是沈阳龙昌管道检测中心第一个检测国际项目,从2014年8月前期筹备至2015年3月平安返回,历时7个月,21名员工奔赴缅甸现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他们克服高温、水土不服、饮食不适、语言文化差异、武装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跨海沟、翻高山、趟水田、穿丛林,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与努力,圆满完成了现场检测任务。

酷暑中首次迎战

2014年10月20日。飞机降落在曼德勒。沈阳龙昌管道检测中心天然气管道外检测项目组长喻长浩刚踏出舱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火辣的太阳刺得他睁不开眼,闷热的天气没有一丝风—温度计显示,此时气温是43℃!

以后,项目组就要在这样的天气下工作了。作为二区第三组组长,喻长浩在司机、翻译全部到位后,即开始清点设备,并为组员分发装备。之后,所有人便前往现场检测2公里的实验段。

进场后,喻长浩和同事们开始熟悉地形,设备调试:发射机、接收机、A字架、PDA正常。试验段检测很顺利,渝长浩激动自豪地说:“今天,我们站在国外土地上检测国外管道了,也走出国门了。”

在联系约好第二天线路巡线员后,渝长浩刚回到宾馆就把数据倒出来进行处理、分析。由于是国外项目,而且检测项目多,处理数据量大,耗费时间长,处理完数据再交到区长汇总,已是半夜。

第二天一早,试验检测照常继续进行。由于管道两侧是水田,管道正上方泥泞杂草丛生。为防止被蛇咬,项目组人员每走一步都要用登山杖打一下草。高温将纵横交错的水渠河流以及水田里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外加没有风,让人真有点“汗蒸”的感觉。

当渝长浩把高温湿气呼吸进肺时,汗水顺头发流到眼睛里浸的眼睛直流泪,汗水泪水一起往下滴,衣服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摩擦的浑身火辣辣疼。就在这种条件下,他们一路帮扶走了6公里。组员佟维强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脸色发白,出现中暑现象。渝长浩马上用培训的知识缓解其痛苦。

经过半小时的休息,佟维强强打精神催促大家继续上路,还没走出50米就蹲在地上开始呕吐,大家拿水给他漱口拍打后背,把他重新搀扶回树下平躺补水。

直到下午5点,所有人才继续往回走。回到宾馆把佟维强安顿好后,其他人员则继续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汇总数据……

忙碌在多个岛屿之间

早上5点多,皎漂海岛还沉浸在朦胧夜色中,作业组人员已起床收拾设备。晨曦初露,他们踩着泥泞的码头木板,将物资装到船上。他们要到4个岛屿开始7公里的管道检测。

组员小孙在船上又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在多个岛屿间辗转,需要考虑海水潮汐、船只接应等问题。在无法通信的情况下,一切都要计算周密,安排妥当,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工作任务并安全撤离。

经过2个多小时的航行,船靠到耶罔春海沟东岸,检测人员立即背负发射机、电瓶、检测仪器徒步行600多米,进入检测现场开始作业。为提高工作效率,金哲坐船赶往3号海沟,对该岛屿上的2号阀室进行检测,同时调试阀室内的恒电位仪,为后期的阴保测试做准备工作。

10点左右的气温已攀升到了38℃左右,所有人员的工服早就被汗水浸透。为节省饮用水,他们都是通过水带的吸管分小口饮用。大家都明白时间的紧迫,只能不停歇地向前推进着。一公里、两公里、三公里—中午12点,气温攀升到40℃以上,队员们瘫倒在一处树荫下休息。快速的脱水、虚脱的身体、发麻的嘴唇已尝不出食物的味道,为了下午的工作,队员们还是硬塞进了几个小面包,几乎喝光了所有的水。

在海岛另一侧,孙红波开始阀室检测后,立即赶回码头,坐船又去海沟另一侧码头。船只到达码头后,即驶离了码头以避免搁浅。他背着8瓶2升装的饮用水,沿着山路进入现场去接应作业组。行进了3公里后与作业组会合,将水赶快分发给大家。

完成一天的检测后,检测人员于下午4点退潮前回船返回。

爬出来的监测进度表单

缅甸的若开山北起钦岭,南至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侧的内格罗斯角,海拔高而山势险峻。站在崖边远眺,管道走向尽收眼底。其随山势而建,时而直插涧底,时而冲向云霄,盘山路蜿蜒曲折穿插其中,像极了北京长城100公里的管道里程,车要走接近6个小时。

项目组工作人员仍努力的工作着。即使这样,每天外检测工程的进度表单,相对于国内进度实在是一份拿不出手的答卷。就是这份不漂亮的答卷却是龙昌外检人手脚并用在若开山区爬出来的。

在若开山检测的日子里,有太多的事情感动着这些热血男儿。一名同事的体重大,遇到坡度较大的山上不去,同组的陈阳与于立浩就先爬上去再放下绳子把他拉上去;在爬KP133管段时,同事在上爬的过程中右小腿突然抽筋,陈阳和于立浩硬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推拉着他直到疼痛缓解再将他拉到安全地带……。

摔倒了、爬起来,笑一笑,接着干。龙昌管道人就像啃骨头一样,一点点、硬生生地在若开山趟了两遍,成功拿下若开段的外检测工作。

5个月显得弥足珍贵,许多参加检测的员工常感慨,此生有机会赴缅进行管道检测很幸运。对沈阳龙昌检测中心发展而言,他们由此开始迈出国门,开始了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

●在缅甸的5个月,项目组的员工们每天都要在酷暑与疲劳中完成一天的检测工作。 供图/孙兆光

猜你喜欢
项目组管道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