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悲剧探析

2015-04-22 19:43徐志强
戏剧之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雷雨悲剧

【摘 要】《雷雨》具有西方戏剧的优点,作品主要受到易卜生的社会悲剧、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及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影响,较好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生活状态。剧作具有开拓性,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的蓬勃发展。作品把人物放置在一个具有封建思想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中,通过人物的矛盾纠葛,展示悲剧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雷雨》;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036-02

如果说喜剧可以打动人心,那么真正使人心灵震撼的是悲剧,曹禺的话剧《雷雨》是一部封建社会的中国式悲剧剧作典范,以情爱为中心演绎了催人泪下的人生凄美悲剧。剧中将在思想、性格、文化、经济和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八个人,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中,通过他们对爱情、自身利益的追求,从而引起戏剧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又将他们引上自我毁灭的道路。鲁迅先生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雷雨》剧中,悲剧的产生有人物性格上的因素,也仿佛是命运中冥冥的安排,但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一、性格悲剧

悲剧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物的性格导致的。《雷雨》创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剧中通过表现他们性格上的冲突对立,展现了悲剧的人生。

其中,周朴园是一位典型的拥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他一方面受过资产阶级文明的熏陶,然而却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思想,专横、决断和倔强是他性格的突出方面,他甚至连吃药和看病这样的琐事都要别人绝对服从,体现了他是家庭伦理关系上的统治者。即便是极力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却也改变不了自己是一个自私庸俗的伪君子的事实,一心想要建构的大家族体系,却不可避免地瓦解了,他的内心深处对于个人的情感也是极其矛盾的,即便是在心灵深处惦念着鲁侍萍的生活,可当鲁侍萍再一次出现在他生活中时,他却想用支票了结这段孽缘。然而,他的内心世界也不乏痛苦和软弱,他是悲剧的始作俑者,是元凶。

鲁侍萍,一个逆来顺受的封建社会底层女人的形象,作为周公馆女佣梅妈的女儿,她无法主动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她一直努力摆脱命运的安排,但无力改变一切。势力强大的周家人把她赶出家门,面对自己不幸的遭遇,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发誓永远不再见周家的人。这样的逃避的性格特征一直延续到最后,使她选择放走了乱伦的周萍和四凤兄妹两个人,悲剧却没有在这样的逃避中消失,而是照着它既定的方向发展,兄妹二人最终还是死了。

大少爷周萍的性格前后矛盾,但根本上是懦弱的。缺少母爱的周萍和自己的后母相恋,这种情感里面有“俄狄浦斯情结”。然而性格中懦弱的一面让他不得不服从社会,懦弱与胆怯也导致了他背叛蘩漪的必然结果,他将这种爱转移到四凤身上,以为是获得了救赎,打算奋不顾身地去爱的时候,结果却是双重乱伦,终于让周萍濒于崩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蘩漪的性格也深受封建社会和阶级偏见的影响,她的反抗是软弱的,不能改变她的悲剧命运,对爱情的向往和占有的欲望导致了她“极端”的性格,可爱的她有着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勇气,但这同时也是她可悲的地方,她在得不到之后,不顾一切地自毁,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产生了感天动地的悲剧效果。

如果说以上人物的性格都是他们悲剧的成因之一,那么作为在新的思想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周冲是最无辜的。他生性单纯,富于幻想,他对家庭、爱情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他执着地爱着四凤,很显然,他对残酷的现实是缺乏了解的,对封建制度的顽固性认识明显不足,因此他难逃悲剧的命运。

二、命运悲剧

人类面对既定的命运,是无力抵抗的。曹禺说:“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迷人的滚,用尽心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中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1]这里表达的就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论。《雷雨》中的人物命运是不可抵抗的悲剧,剧中人物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只能一步步按照命运的安排走下去,即使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为自己的出路苦苦地抗争,而最终的结局都事与愿违。

主导悲剧走向的关键人物是鲁侍萍和周朴园,他们之间的感情裂变,正是悲剧的源头。鲁侍萍的一生就是坎坷和不幸的,在当时的社会门不当户不对就注定了和周朴园的相爱是无果的。鲁侍萍离开周家后,几经波折,千辛万苦养大了大海和四凤。为探望女儿不得不再次走进周公馆,这仿佛是上天和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她的到来,使两个家庭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关系变得更加混乱,她引爆了危机四伏的周公馆,亲手扼杀自己子女的最后一丝希望,面对命里的巧合安排,悲剧的无法挽回,她也只能是悲叹不公平。如果说悲剧一开始是由于周朴园的始乱终弃,那么周朴园的儿子和鲁侍萍的女儿相爱就是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一悲剧的延续,也是另一悲剧的开始。所有一切发生的,都具有它的必然性,鲁侍萍始终没有摆脱掉和周家人相纠缠的命运,一切看似意料之外的事情都在情理之中。周朴园对蘩漪的专横,也使得蘩漪这一母亲、情妇的混乱角色成为必然。剧中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各种矛盾冲突,也应归因于那个罪恶的封建社会。

三、社会悲剧

剧中主人公的爱情在壁垒森严的封建家庭,一步一步地被推向毁灭的深渊,他们的悲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周朴园作为周公馆的主人、封建社会家庭的家长,连强迫蘩漪吃药这种事情都是绝不手软的。作为《雷雨》这一悲剧的制造者,他自身悲剧的产生有不可回避的社会因素,他爱上侍萍,并将她当作自己的妻子,然而由于在当时门第森严,婚姻由父母做主,在母亲的强烈反对下,在那样的社会与家庭力量的强制下,周朴园的对爱情的希望渐趋幻灭,此时的爱情是苍白的,在自身封建意识下开始了自己的悲剧,他是一个典型受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束缚的悲剧人物。

弃妇之悲是以男权为主导下的物质社会、阶级社会所产生的男子遗弃女人的悲剧,蘩漪是一个心高情烈、爱恨交织的中国旧式女人,她是这一悲剧的推波助澜者,她的不幸会引起读者的同情。掩盖于美丽沉静外表下的,是像火一样炽热的内心,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再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竭尽全力挣脱束缚。这与当时时代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给蘩漪带来了叛逆的机遇,注入了抗争的勇气。即便已经成了旧制度、旧家庭里被侮辱、被摧残、被遗弃的受害者,但她作为在特定境遇里敢爱敢恨的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然而,她的叛逆和极端没有让她找到真正的幸福。她最终也沦为了牺牲品,将自己带入一个既毁灭自己又毁灭别人的处境。这表明了一个绝望的女人的最后的无力挣扎,即便是将自己无辜的孩子作为复仇的工具和手段也不管不顾了,此时显示出繁漪性格中旧式女人的怯弱、无助以及对命运的自我践踏。

四、结语

“世界在辛辛苦苦的追求完美,但在带来极为光荣的善的同时,又产生出只有通过自我折磨和自我耗费才能克服的恶。”[2]这样的一种恶便是悲剧,然而,它能通过自我折磨和自我耗费来克服么,还是只是没有分量的反抗而已?《雷雨》正是展示了男权主导下的封建阶级社会里的人间悲剧,它的文学意义在于: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阶级社会里,剧中人物无论如何自救、抗争,都不过是一种徒劳无力的挣扎,这样的一种对人生存状态的刻画,让这部悲剧充满了生命感,这也是《雷雨》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徐志强(1992-),男,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雨悲剧
雷雨天使用手机会引雷上身吗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雷雨天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雷雨》中的“雨声”
雷雨
雷雨
雷雨
猫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