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

2015-04-22 09:32
方圆 2015年7期
关键词:斯伯格强对流自闭症

Q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什么?为什么一个七岁男孩得了这个以后就变得对国际大事这么了解了?

A 阿斯伯格综合征,又名亚斯伯格症候群或亚氏保加症,是一种泛自闭症障碍,其重要特征是社交困难,伴随着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但相较于其他泛自闭症障碍,仍相对保有语言及认知发展。亚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许多属于高智商者,经常出现肢体笨拙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但并不作为诊断依据。这个病症在1944年被提出,因为成因与诊断标准长期存在争议,2012年12月1日美国精神医学会决议取消亚斯伯格症这个名称,并将之纳入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根据奥地利儿科医师汉斯·亚斯伯格命名。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记录具有缺乏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同侪间表露低度同理心、举止笨拙等情形的儿童。患者一般会对一种或多种异常强烈的兴趣模式,甚至表现出特殊天赋。五十年后,它被标准化为诊断依据,但学界对疾病症状的界定仍尚不明确,部分学者主张废除亚斯伯格症旧有的诊断标准,改采用泛自闭症障碍的严重程度量表。

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实际原因依然不明。许多研究支持遗传论点,但神经成像技术尚未找到共同明确的病因。亚斯伯格症没有单一诊治办法,许多特殊的治疗方式都没有足够的数据证实完全可行。现今的诊治办法主要以改善症状和机能为基础,多采行为治疗。多数个案会随疗程而有所进步,然而,沟通、社会适应与独立生活等方面的障碍仍可能持续存在,甚至直到成年。

有些亚斯伯格症患者主张改变社会大众对这些症状的观点,定义它是一种差异,而非亟须治疗的缺陷或障碍。比如学者卡恩在一份发表于2002年的论文中指出:“在社交圈,拘于细节并不会带来好处,但在一些项目例如数学、编写程序、制作目录、音乐、语言学、工程学,拘于细节有可能引领一个人踏上成功路途而不是败途。”他同时强调,这些人屡次给人类演化和文明发展带来卓越贡献。(解答人维基百科:百科网站)

Q 福州出现的糙面云为什么看起来很惊悚?它是怎么形成的?

A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云的名称就被提交过,只是因为人们对这种少见云的了解太少,它直到2012年才被大范围地承认,所以我们说,它是最新的云亚种。这种云作为波状层积云的亚种,是波状层积云在强对流下进一步发展的极端形态。虽然最早的记录在50年代就有,但我们可以肯定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壮观的糙面云,因为没有被及时正确地记录或科学地描述下来而埋没。近年糙面云“突然被承认”也是因为随着相机、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云彩成为人人可及的一件事,从而获得了大量证据。

由于波褶巨大且诡异、表面粗糙、密布令人很不舒服的“小疙瘩”,加之浓厚、灰暗,它的特征,触及了许               多人们心中与“恐惧”相关的神经。它虽奇异,但往往令人心理上感到极大的压抑感、恐惧感,并因此衍生出许多关于灾难的谣言。其实此云与地震毫无关系,倒是和下雨有一定关系,因为它总出现在强对流锋面天气过境的尾稍。和同属“世界10大奇云”之一的乳状积雨云一样,它们通常出现在你已经淋成狗之后,而不是出现在大雨之前。

国内第一次发现大概是著名科普达人天冬在台湾记录的极不典型的一次糙面云,之后则是我们共同记录到北京的几次相对典型者,从而正式确立了糙面云在我国的可见。去年,北京、六库、大理等地均记录过糙面云。而今年福州连续出现很典型的糙面云,并出现了许多能够自行识别典型糙面云的爱好者及网友,这些都表明我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在提升。事实上随着我们科普糙面云,许多人出来声称自己见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大众科普认知的提升,未来我们能记录到更多的本土糙面云精彩图像。(解答人凡虫Ecobserver:科普爱好者)

猜你喜欢
斯伯格强对流自闭症
哈尔滨2020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快速识别预警改进方法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辽宁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探索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