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阶段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策

2015-04-23 22:36姚莉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法习惯英语教学

姚莉

小学实施英语课程以来,每年交接班时总听到英语老师不少的埋怨,高年级英语教师总是埋怨低年级老师没有为学生打好基础,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强化好应学的语法知识。我们认为,产生这一怪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年级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问题。

一、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材衔接问题。经过比对各年级英语教材内容,结果发现:虽然教材都是使用的译林版,编写思路都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都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突出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但是,小学阶段五六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比三四年级的要大得多。

2.教法衔接问题。在三四年级,英语内容比较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等形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到了五六年级,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逐步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教学目标也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光是好玩,而是负有一种学习的责任。

3.学法和技能衔接问题。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英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习惯行为的养成。学生存在的习惯行为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愈发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高年级英语教师应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三四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依赖老师,高年级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4.评价衔接问题。考试考什么,教学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在,许多教学衔接问题可归因为: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考查替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这一操作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评价包括非测试性评价和测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目前教育部还没有出台详细、具体、可供操作的任务大纲,全国上下只好采用单一的书面测试,“重知识、轻能力”这一现象难以避免。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注重各年级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就势必要求各年级英语教师熟悉所有年级的英语教材教法,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找准衔接点,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

2.注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衔接。小学生独有的年龄特征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各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认真把握好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列入竞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竞赛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各年级英语教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仔细听录音、大声跟读模仿的习惯等,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的习惯。高年级还应培养学生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为步入初中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注重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三四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汇,比较简单的句子语法知识,所以,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简单的语言交流活动向比较复杂的语言交流活动转换;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5.注重师生情感的衔接。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英语教学环境,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

6.注重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衔接。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诊断性英语练习,包括词汇练习、综合练习、听力练习等。通过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增进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为自己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

当然,练习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以前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刚刚学过的内容;既要考虑笔头练习,又要考虑口头练习。一般说来,一个人很难经受多次的挫折和打击,所以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时,要避免过难、偏易,否则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总之,正确处理小学英语各年级教学衔接问题,将始终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初中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法习惯英语教学
上课好习惯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跟踪导练(二)4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