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继发性痛经35例临床研究

2015-04-26 10:59王景龙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继发性灌肠疗法

王景龙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继发性痛经35例临床研究

王景龙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观察中医周期疗法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继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9例继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4),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及甲羟孕酮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继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继发性痛经;中药周期疗法;中药保留灌肠;临床研究

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1]。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主要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主要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粘连、黏膜下子宫肌瘤等,且继发性痛经多见于已婚妇女。现代医学治疗继发性痛经以止痛、解痉、镇静、性激素疗法为主,见效快,但疗效持续性短、副作用大、依懒性强,不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69例继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中药直肠滴入和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69例继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4)。其中,治疗组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3.21±4.09)岁,病程7个月至10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7.12±3.45)岁,病程1~9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继发性周期性痛经,并渐进性加重;②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及直肠区域,以盆强中部位多,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③妇科检查可扪及痛性结节或可触及与子宫相连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④CA125水平过高[2]。

1.3 排除标准[3]

①原发性痛经;②合并有子宫肌瘤、附件炎、结核性盆腔炎、卵巢恶性肿瘤、直肠癌等疾病;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可能恶变者。

1.4 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根据患者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段阴阳、气血的变化,进行中药周期治疗。

(1)经前期予以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之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使瘀血于未成之前内消。药物组成:丹参15g、丹皮12g、桃仁12g、红花9g、当归15g、元胡15g、川芎15g、五灵脂12g、瓜蒌12g、橘核9g、红藤20g、败酱草20g。

(2)经期予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之膈下逐瘀汤加虫类走窜之品(如土鳖虫)及疏通经络之品(路路通、皂角刺等)治疗,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之时保证经水通畅。药物组成:丹参15g、丹皮12g、桃仁12g、红花9g、当归15g、元胡15g、川芎15g、五灵脂12g、乳香10g、没药10g、炒蒲黄12g、皂角刺15g、炮甲片(先煎)10g、土鳖虫20g、路路通10g。

(3)经后期予以补肾疏肝、活血化瘀之供补兼施之法,促使积聚渐消缓散,不至气血冲任亏虚。药物组成:当归10g、丹参12g、淫羊藿15g、巴戟天10g、枸杞子15g、黄精10g、女贞子15g、黄芪15g、山药20g、红藤15g、赤芍12g、鳖甲10g、败酱草12g、桃仁9g、柴胡9g。上诉药物除经期药物停服外,其余均水煎至400mL,分早晚温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2个月。

(4)除口服汤药外,治疗组在经期前1周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法以提高疗效,组方为:三棱20g、莪术20g、红藤30g、败酱草30g、皂角刺15g、路路通15g、橘核15g、土鳖虫15g。灌肠后至少保留1h。

1.4.2 对照组 甲羟孕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天20~50mg,连续服用3个月。布洛芬(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天0.3~0.6g,饭时口服,经期服用。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痛经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后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治疗后,患者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可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服止痛药可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较治疗前均改善,治疗组患者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痛经在古代医籍中又称之为“经行腹痛”“经痛”“月水来腹痛”等,其发病主要为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经期或经期前后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胞宫、冲任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却濡养,不荣则痛。

现代医学[5]认为,继发性痛经是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生殖道畸形、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及节育器等因素引起的盆腔局部病变。临床上,治疗继发性痛经以止痛、解痉、镇静、性激素疗法为主,见效快,但疗效持续性短、副作用大、依懒性强,不易被患者接受。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的整体调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研究认为,“肾虚血瘀”为该病的关键,病机为肾气虚弱、正气不足、瘀血浊液流注于胞脉胞络之中,并随冲任、气血消长转化而发。因此,根据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结合不同时点、不同阶段特殊的生理变化,采用不同的理、法、方、药对症治疗。在内服药物的同时,给予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通过肠壁吸收,通过渗透作用药物直达局部盆腔,利用局部高浓度的药物,促进盆腔局部血运,盆腔的微环境直接得到改善,有利于减轻痛经症状和消除病灶。

综上所述,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继发性痛经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9):645.

[3] 史常旭,辛晓燕.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63-266.

[5] 薛玉荣,保留,鲍连凤.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8(10):745.

(责任编辑:李岚春)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35 Cases of Secondary Dysmenorrhea

Wang Jinglong

(TCM College of Shanxi,Xianyang 712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CM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dysmenorrhea.Methods:69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In the treatment group,35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treatment;34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buprofen and ibuprofen,compare the effect resul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4% 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76.4% patients with dysmenorrhea.Conclusion: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retention enema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dysmenorrhe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dysmenorrhea.

Secondary Dysmenorrhe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ircular Treatment;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Clinical Research

2015-06-17

王景龙(1988-),男,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内分泌疾病。E-mail:1064158416@qq.com

R271.113

A

1673-2197(2015)20-0072-02

10.11954/ytctyy.201520033

猜你喜欢
继发性灌肠疗法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