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2015-04-26 10:59刘中勇陈洪涛唐娜娜骆始华林辉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阻型中医药大学西医

刘中勇,陈洪涛*,唐娜娜,骆始华,林辉辉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



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刘中勇1,2,陈洪涛1,2*,唐娜娜1,骆始华2,林辉辉2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热敏灸;临床研究

近年来,由于热敏灸的兴起,逐渐成为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特效疗法之一[1]。热敏灸是在中医传统艾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继承了其宣通经脉、补虚散寒等作用,且操作更简单便捷,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采用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5±2.3)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7±1.2)年;劳累型心绞痛患者20例,自发型心绞痛20例。试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4±2.4)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7±1.3)年;劳累型心绞痛患者21例,自发型心绞痛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心绞痛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2005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及《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中痰浊瘀阻型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③患者依从性好;④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及《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中痰浊瘀阻型诊断标准;②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需临床观察者;③需行心导管术或心脏血管成形术者;④哺乳期妇女及热敏灸过敏者;⑤不愿意参加本研究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片20mg,口服,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醋缓释片口服,每次4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片口服,每次6.25~25mg,每日2次;阿司匹林片口服,每次100mg,每日1次。

1.4.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热敏灸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确定治疗部位:选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三阴交穴位及附近区域,取手少阳心经痛点、压痛点、条索状物处等反应穴位,取下肢阳经相应病变穴位;以穴位为中心、周围3cm为半径,距皮肤3~5cm。热敏点为患者感觉酸、胀、压、重、痛、麻、冷等处,选择3~5个最敏感点进行治疗。②操作方法:使用回旋灸找到热敏点,雀啄灸激发经气,温和灸温通经络。③热敏灸剂量:剂量以患者耐受度而宜,时间为10~15min,每日1次,8周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即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稳定性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引小络,故卒然而痛。”胸痹心痛主要致病因素为寒邪,因寒邪凝滞导致瘀血及痰浊。我院根据其主要致病原因及“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理论[2],采用热敏灸治疗,可透热、扩热、传热、远部热、深部热且为非热感觉,化解体内寒邪及因寒邪所致的瘀血、痰浊。治疗上,选择强弱、躯干四肢、近心远心穴、左右前后等热敏化腧穴的搭配,可提高精气的传导作用[3-4]。

艾热可通过体表进入皮下组织,甚至到达胸腹腔脏器,但皮肤表面的施灸部位仅感觉为微热。此外,热敏灸扩大温热范围,甚至热力可传到远处部位。正所谓“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林, 方家, 刘中勇, 等. 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1, 43(12): 82-84.

[2] 刘章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67-68.

[3] 干水莉.关干对老年性高血压用药控制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190-196.

[4] 邓钎杰,干诗才,陈太军.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原发性高而压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4):271-272.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7-29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重点课题(2009Z06)

刘中勇(1962-),男,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临床与实验。

陈洪涛(1983-),男,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E-mail:chen_hong_tao@163.com

R259

A

1673-2197(2015)20-0092-01

10.11954/ytctyy.201520043

猜你喜欢
阻型中医药大学西医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