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研究

2015-04-26 10:59于瑞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乙型乙肝病毒肝炎

于瑞英

(辉南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吉林 通化 135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临床研究

于瑞英

(辉南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吉林 通化 1351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保胎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起到保护肝脏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且处于孕中期或孕后期的孕妇[1]。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强及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相关检查确诊,均符合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2±3.1)岁,孕周12~34周,平均孕周(19.0±12)周;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8±2.7)岁,孕周13~32周,平均孕周(18.6±13)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急性期时予以充分卧床休息,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1.8g)+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混合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治疗12周。同时,予以拉米夫定片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1年。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方剂治疗,其基本组成为:杜仲15g,白术、重楼及川续断各12g。其中,重楼加适量沸水浸泡20min,倒掉浸泡水,再用砂锅加500mL清水浸泡10h,并加入其他三味药,小火熬制2次,每次30min。合并2次药液,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后再服药,连续服用至妊娠8个月。

1.3 疗效标准

1.3.1 观察指标 治疗1年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和乙肝病毒标志物,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等。

1.3.2 疗效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具体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标志物测定阴转或乙肝病毒复制指标有1项阴转,且维持1年以上;有效:患者肝功能较治疗前好转一半以上,或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下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测定指标及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均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乙肝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达到肝脏,在肝细胞线粒体内复制,产生免疫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肝损害及相应的全身症状。由于孕中、后期孕妇的免疫功能较弱,乙肝病毒复制量较其他患者明显增大,易发生肝炎病情加重。母婴传播又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3],导致乙肝的进一步流行。因此,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对孕妇、胎儿及其整个家庭和社会较为重要。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乙肝病毒标志物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还原性谷胱甘肽为一种多肽[4],可激活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并参与机体脂肪、蛋白质和糖代谢及三羧酸循环,保护肝脏合成和解毒。拉米夫定为新一代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具有强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降低母婴传播的可能性。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可藏血,其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脏一旦发生病变,易发生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阴虚证、肝血虚证、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等。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中医用药讲究药物配伍禁忌。中医方剂药物具有保护肝脏功能[5]、保胎的作用。本研究中,方中杜仲具有补肝肾及安胎之功效,可用于肝阴虚证;重楼具有清热解毒、凉肝泻火、熄风定惊之功效,可用于肝火炽盛及肝风内动证;白术具有补气健脾及安胎之功效;川断续具有补肝肾、安胎、调血脉、生新血之功效,可用于肝血虚证。诸药配伍,可起到保护肝脏功能、保胎的协同作用[6]。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可保胎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起到保护肝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爱菊,赵建夫,陈淑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31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8(8):1187-1189.

[2] 陈磊,吕志平.2000—2009年国内肝炎后肝硬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计量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30):3227-3229.

[3] 刘沈林.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3.

[4] 杨莉.妊娠并发乙型病毒性肝炎87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27-1228.

[5] 柳忠生,周汉,方秀香,等.不同方法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6):76-77.

[6] 赵建夫,刘爱菊,陈淑彦,等.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4,12(12):96-9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6-29

于瑞英(1974-),女,吉林省辉南县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妇科临床。

R259

A

1673-2197(2015)20-0102-01

10.11954/ytctyy.201520049

猜你喜欢
乙型乙肝病毒肝炎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