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

2015-04-26 10:59韩国勇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

韩国勇

(承德市荣复军人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自拟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50例疗效观察

韩国勇

(承德市荣复军人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观察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属慢性复发型及慢性持续型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灌肠治疗,治疗组患者灌肠药物为自拟温肠汤,对照组患者灌肠药物为温生理盐水,各取药液200mL,每晚1次,连续灌肠10天后停灌2天。两组患者均口服四神丸,疗程为3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肠镜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肠镜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温肠汤;脾肾阳虚型;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和溃疡为病理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难度大,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缺乏特异性干预措施,属于中医中“泄泻”“休息痢”“肠风”或“脏毒”范畴。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效果不理想,疾病易复发。笔者从我院门诊病例中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0例患者给予自拟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10年1月—2011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脾肾阳虚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75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7.8±2.8)岁;病程6~56个月,平均(18.5±2.8)个月;轻度24例,中度26例。对照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0~72岁,平均(46.1±3.2)岁;病程6~53个月,平均(17.8±2.5)个月;轻度12例,中度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诊疗常规,属脾肾阳虚证,表现为久泻清稀,或伴脘谷不化,或五更泻,脐腹冷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弱。

1.3 排除标准

重度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肛门局部病变者;依从性差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治疗结束未查肠镜者。

1.4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温肠汤灌肠治疗,药用黄芪30g、肉桂10g、制附子10g、补骨脂15g、苏梗10g、苍术10g、槟榔片30g、炒白术10g、五倍子20g、当归20g、细辛10g、红藤20g,水煎两次浓缩至400mL,每次200mL,每晚1次保留灌肠,连灌10天后停止2天,30天为1个疗程。操作方法: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屈膝,臀部垫高,按照常规灌肠法操作,以患者感觉下腹温暖、无便意为宜。每10min变换1次体位,使药液尽量与肠壁接触,并保留60min以上。同时口服四神丸,每次9g,每天2次,连服30天。

对照组患者每晚采用200mL温生理盐水(温度为37~39℃)灌肠,具体操作及用药时间同治疗组。口服四神丸,剂量、用药时间及服法同治疗组。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并详细记录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纤维结肠镜检情况。

1.6 疗效评定标准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或接近正常,便常规正常。停药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便常规仅有少量白细胞;无效:临床症状及肠镜复查、病理检查、便常规均无改变。总有效=治愈+有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泻、腹痛、黏液便、腹胀、体倦纳呆症状好转率分别为90.1%、92.3%、94.4%、94.2%、9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4%、58.5%、64.3%、6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n)

治疗组患者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症状好转率分别为92.2%、83.4%、8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74.3%、6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镜黏膜改善情况比较 (n)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难治性、复发性疾病,治愈难度大,临床用药杂乱无章,缺乏特异性干预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患者在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失调的基础上感受湿热之邪,或恣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或寒湿化热客于脏腑所致,机体气机不畅,通降不利,血行阻滞,肉腐血败,脂络受伤而成内疡。因本病易受饮食、环境、气候、情绪等因素影响,常迁延难愈,日久必虚,故病程较长者多属脾肾阳虚型,表现为大便清稀、脘谷不化,或五更泻、脐腹冷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等脾肾阳虚症状。笔者秉承运脾化湿、健脾温肾的治疗原则,应用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方中苍术可燥湿运脾,槟榔、红藤可行气化瘀;苏梗可芳香化浊,缓急止痛;细辛温经散寒;黄芪、炒白术可益气健脾;制附子、肉桂、补骨脂可温阳益肾;当归可补益气血。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培土固元、益气养血之功[3]。

由于95%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都位于直肠及结肠下段,灌肠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防止胃肠道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以及肝脏的代谢效应,临床疗效大大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肠镜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自拟温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便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 545-550.

[2]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0-73.

[3] 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656-659.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6-01

韩国勇(1969-),女,蒙古族,河北省承德市荣复军人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

R452;R256.39

A

1673-2197(2015)20-0115-02

10.11954/ytctyy.201520057

猜你喜欢
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