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数字典藏产业发展近况

2015-04-26 19:21本刊通讯员黄秀燕储旭英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典藏厂商博物馆

○文/本刊通讯员 黄秀燕、储旭英

台湾数字典藏产业发展近况

○文/本刊通讯员 黄秀燕、储旭英

台当局将数字典藏产业定义为:以数字方式,包括拍摄、全文输入、扫描等,将值得收藏的文字、书画、艺术作品、风景建筑等进行处理,加上诠释资料(Metadata)的描述,再以数字档案的形式储存;而厂商则运用数字典藏素材,结合既有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经营能力,以创造具附加价值的商品或创新服务模式,使数字典藏的影响力普及社会大众,进而使企业获利及成长。

台湾数字典藏产业的范畴与产业链

数字典藏产业的范畴所辖甚广,应用领域从数字内容到传统文创商品,其差异在于该产品在进行创意设计、增值开发前,厂商必须向博物馆、美术馆、文物收藏馆或其他拥有具增值开发文物的肖像权或所有权的所属管辖部门取得授权,包括图像授权及品牌授权等,并通过创意设计增值为衍生性商品。该衍生性商品则依纯数字商品及实体商品,归类至数字内容产业或非数字的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内。

台当局通常将数字典藏与数字出版产业合在一起统计,因为这两大产业具有前后端或上下游的关系,数字典藏是数字出版的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素材,后者则将其商品化并出售,为前者实现价值。二者相依相存,彼此依赖,而且从事数字典藏的部门往往也是经营数字出版的机构,或是同一家机构的两个兄弟部门,在营收业绩上很难将它们区分。当然,前者也有不少属于非盈利独立机构,委托后者开展出版业务。

就台湾数字典藏产业价值链分析,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典藏机构/素材:泛指拥有30年以上的品牌、人才、知识、故事、图像等部门或机构,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云门舞集或其他美术馆、博物馆等。

数字化厂商:主要是指将典藏机构的素材进行数字化转换的厂商,包括登华资讯、新记、世阳科技公司等。

素材经纪:主要扮演典藏机构与厂商之间连接的角色。其模式是与典藏机构合作,在获得授权整合多样化素材下,直接与欲进行增值开发的厂商洽谈授权问题,将素材广泛流通运用,代表厂商包括达志图库、艺奇艺术公司等。

图1 台湾数字典藏产业价值链

通过素材经纪或直接与典藏机构合作,将数字化后的素材通过图像授权、品牌合作或创意设计等多元化方式,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并销售给消费者,代表性厂商包括顽石创意、艺拓、祥泷、正隆纸业公司等。

博物馆销售渠道:此部分泛指岛内各博物馆的实体商品销售如消费合作社、礼品店等,以及通过虚拟网络平台销售的渠道模式。此销售渠道的商品除一小部分来自于产品设计制造厂商的上架铺货外,其他较大宗则来自于博物馆自行或代工合作开发的商品。

体验应用:此部分泛指厂商与典藏机构合作,通过新兴科技技术,将展品文物以多元化方式展示提供民众体验,其价值产生来自于衍生商品或相关服务。

台湾数字典藏产业发展现况

自2008年台当局推动数字典藏产业以来,积极与各领域结合,促使产业蓬勃发展,并已有不错的成绩表现,产业规模连续几年维持20%以上的高增长表现。

图2 近年台湾数字典藏产业产值及未来预计发展

图3 台湾典藏机构授权模式发展沿革

根据台湾资策会统计,台湾数字典藏产业产值自2008年12.84亿元新台币,增长至2012年45.3亿元新台币,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36.82%。同时,在此基础上,预估2012~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也可达13.6%,逐步走向稳定增长趋势。

台湾“经济部工业局”自2009年度起积极进行数字典藏产业化推动工作,希望台湾文化及科学研究资源为各个领域业者所使用。过去四年来,在台当局政策支持及产、学、研的共同努力下,已发展出多元化、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的授权模式,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在台当局的大力推动下,通过跨领域的业者将价值链向消费者延伸,而在厂商与典藏部门逐渐紧密的合作关系下,典藏增值商品则有两大趋势:一是逐渐跳脱单纯图像授权,转而通过内容、概念或品牌授权,进行产品设计制造;二是产品形式不限于实体文创商品,转而与新兴科技结合,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典藏素材与创意的概念,最后,又再度衍生出实体商品及其销售渠道。

受惠于台当局政策的支持和补助,鼓励厂商和典藏机构进行授权合作,增加典藏素材曝光率和厂商合作机会,包括通过2011年台湾“行政院典藏产业化典范机制讨论会议”,推动台北故宫博物院扮演领头羊角色,以健全典藏商业授权环境,并发展电子书及App软件授权机制,活络典藏增值应用。再者,近年来由于岛内典藏机构和厂商的合作项目增加,整个授权和回馈机制在部分大型博物馆内已逐步建立,在授权机制和经验的更丰富下,典藏机构和厂商合作或授权开发商品的项目较过去增加,不仅为典藏机构带来大幅增长的授权费用外,也推动了台湾数字典藏产业的增长。

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授权商品开发外,通过科学技术的协助,提供民众感官享受的体验式授权,也成为近年来数字典藏崭新的增值模式。主要事例为餐饮服务的新天地集团成功与中研院合作,将中研院有关鱼类、贝类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新天地的营运场所,结合虚拟实境数字内容制作技术,打造出令人如同置身海底世界的顶级宴会场所,给予宴会厅新的生命和体验式享受。

表1 台湾典藏机构各项授权模式的特征

除此之外,台湾数字典藏厂商主要仍以内销为主,不过近年来外销比重持续提升,集中在中国大陆、欧洲、美国及日本这四大地区,特别是中国大陆位居外销市场首位,主要来自于当地民众对台湾典藏商品的喜爱和认同度颇高,加上消费力的增加及庞大内需市场,吸引厂商就近拓展此一市场。欧美国家则是中国大陆以外另一个外销重点市场,增长主要在于当地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加上艺术素养较高,对典藏艺术商品的接受度较强,也会更愿意以较高的价格去购买这类商品,因此成为具有规模的岛内厂商重点拓展市场之一。

综观近年台湾数字典藏产业化发展现况,已不再局限于10年前以将典藏品数字化的形式。过去台湾厂商与典藏素材的合作大多倾向于从典藏部门获得的图像授权,直接运用在产品与服务上,较缺乏典藏素材需转换成为商业价值的想法。此或许与从事典藏增值的厂商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有关(根据最新调查,目前约有60%的厂商员工人数在40人以下,百人以上规模者仅占15.%)。厂商在相对缺乏人力、物力及时间进行市场分析的条件下,在筛选典藏素材及设计商品时,较难以有周全的思考,可能导致虽然多花了心思与成本在图像授权上,在售价与销量上却不见得能真的有所助益。

以往大多数有意开发数典增值商品的厂商原本主攻礼品文具市场,对于产品制造仍停留在传统产业思维,有能力使用数字化技术者少之又少,因此数字典藏素材的产出多停留在实体的文创商品。但从近年合作项目开始,包括佳世达与海生馆、餐饮业新天地、艾伯特电通与中研院、八方新气与史博馆等合作案例观察,厂商运用典藏素材的方式已逐渐跳脱纯粹的图像授权,转而加入品牌授权、内容授权、概念设计等,特别是将合作的方式更多元化,产出的商品也更多样性、更丰富和更具创意。如新天地与艾伯特电通的合作内容,已经从产品设计跳跃到场域设计,也就是将场域也视为商品包装的一部分来思考。

数字典藏产业推动工作虽自2009年才开始推动,然而由于该项工作为数字学习与典藏产业推动计划的一部分,且隶属台湾“经济部工业局”积极推动的数字内容产业的一环,对于数字学习、华语文、数字内容等业者皆有相当的熟悉度。因此只要数字典藏素材能够符合其商品属性,又能助其缩短产品开发时程、降低开发成本的条件,大多数厂商都会采用。目前,各典藏部门与厂商的合作项目,无论在典藏应用内涵或应用数字技术的程度上皆有显著提升。包括受惠于2010年世博及各类大型展馆多元化应用数字科技展演各类题材之故,欲投入数字典藏素材增值应用的厂商也愈趋多元,跨界及数字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更不乏利用虚拟实境(AR)、3D立体投影技术的厂商,未来如电子书或云端资料库的建立相信也将不断萌生,通过数字化方式展演素材,结合让观赏者体验及互动的装置,实为素材产业融入民众生活的最佳成果。

典藏文物增值应用商机可观

台湾数字典藏内容丰富多元。目前,岛内数字博物馆有自然与人文数字博物馆、佛学数字图书馆暨博物馆、台湾原住民数字博物馆、浩然艺文数字博物馆、漫画数字博物馆、掌中乾坤布袋戏数字博物馆、台湾本土音乐家的数字典藏、云门舞集舞作数字典藏计划、台湾老照片数字博物馆、暨南国际大学数字典藏实验室、台北故宫数字博物馆、台湾海藻资讯网、社会学习领域数字博物馆(迎曦网)、平埔文化资讯网、物理治疗数字博物馆、台南县政府文化局-南瀛数字博物馆、人体奥秘展览馆、高雄县眷村数字博物馆、苗栗陶瓷文物数字博物馆、锺理和数字博物馆、钢铁数字博物馆、台湾蔺草编织数字博物馆、台湾民族艺师数字博物馆、台湾陶瓷数字博物馆等。

图4 台湾典藏产业各领域应用模式发展趋势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共同位居国际四大博物馆,为海外人士来台观光旅游的必经之地。根据统计,2010年度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人潮达344万人次,2011年度增长至384万人次,2012年度则达到436万人次。因此,对于业者而言,台北故宫可带动的旅游资讯服务商机自不在话下;同时,对于岛内其他规模较小的博物馆而言,若能有一座标竿博物馆作为参照对象,将可有效降低推动创新制度的投入成本。而通过“经济部工业局”典藏产业化推动团队与故宫多年的共同研究,藉由参考其他国际级博物馆及国际商业授权经纪商的授权办法,于2012年11月,依“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第21条第5项规定,完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图像授权移动装置应用程序(App)开发管理暨收费办法》。此合作研究项目的成果,不仅从根本的制度上突破了岛内博物馆与数字媒体产业的合作关系,树立新媒体商业授权典范,更是领先了国际上其他博物馆的发展脚步。

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08年重新授权台湾商务印书馆,再度印行《文渊阁四库全书》。该书曾于1986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首次印行300套,但绝版已久。新的全套1500册的四库全书,总售价为新台币168万元。读者可以采用POD随需印刷方式,选印自己想要的经史子集,平均每册约新台币1120元。

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持续进行器物的文字资料数字化器物核心资料数字化及图象资料数字化,并积极开拓文物图像授权业务,统计年收入达约新台币500万元;并提高纪念品流通范围及销售率,统计年收入达约新台币8758万元。

由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目前时岛内唯一拥有专职人员编制及授权管理办法的博物馆,业者可依据产品设计需求,向台北故宫博物院申请图像授权、品牌授权或出版品授权;多数典藏机构则以“物物交换”的方式授权予业者使用;其他部分博物馆则因自身需求,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申请图像授权、品牌授权或出版品授权。

例如台湾正隆纸业公司与两岸故宫合作开发的“春风系列新品”面巾纸,运用故宫雍正的蟠龙瓶作为设计开发的发想依据,并搭配年底两岸故宫首次合作办理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使数字典藏的意涵以平价的日常用品型态深入民间生活。台湾历史博物馆与八方新气工作坊合作“凤飞扬系列生活瓷”,活用历史博物馆与凤凰相关的所有数字图像与研究档案,产出5款、35件的双品牌限量文创产品。台湾历史博物馆也与艺拓国际公司合作“神话岩饰”—古地图系列商品,艺拓公司运用其全球共计30多个代理及经销商,开拓此项商品的销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祥泷国际公司合作人面陶罐,运用该研究所考古挖掘所产出的数字典藏素材,开发创意商品。世界宗教博物馆与多媒体艺术广场合作吉祥平安系列增值商品,以台湾特有图腾风狮爷以及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寿字为主题,取其避凶和趋吉的意义而开发。

此外,台湾《联合晚报》20年新闻资料已全部上线,可在“联合知识库”查询,除了每日搜录联合晚报最新的数字档案,并采用光学字元辨识(OCR)技术,回溯联合晚报早年铅印时期的新闻,将所有版面的内容数字化建立资料库。目前共收录联合报、经济日报、联合晚报等共968万多条新闻及347万多张新闻照片。

图5 吉儿好公司开发的华冈美术馆典藏衍生商品

历史文物时尚设计创意增值

橙果设计工作室、板桥林家与桃园县道具合作为桃园县慈湖两蒋文化园区开发两蒋文化纪念商品,通过饶富趣味的公仔偶人拉近了历史人物与民众的距离感。两蒋在台湾近代史上,因为长期戒严管制的关系,与民众有着较远的距离,也因而蒙上一层神秘感。为了推广两蒋文化的软性诉求,该团队特别设计出Q版公仔,还有历史文献照片系列、五星上将系列、蒋字家徽系列商品、普普风系列等,将较为严肃的图案,巧妙运用在皮件、文具、酒类等商品上,逐渐增加软性商品的开发。

由贰拾陆巷创意工作室设计的普普风纪念品,有杯垫、丝巾与小笔袋,运用POP大众化、通俗化、年轻化的普普风几何色块与温暖鲜明色系,将“总统府”的严谨形象软化为充满想象与时尚气息的形象,让官方纪念品不再有严肃制式。将不同于以往保守制式或甚至不合实用的商品,经过艺术及创意设计改造之后,严肃对立的政治或历史,都能成为让人想亲近的流行时尚和生活美学的享受。

中国文化大学下属的华冈美术馆与吉儿好公司合作,将多位知名艺术大师,诸如欧豪年、溥心畬、张书旗等的艺术巨作,通过设计师的巧手,化身为时尚精品,重新诠释新的东方美学新意象。其中像欧豪年的名作柳燕、剑兰勾勒写生,通过设计者的巧思自画作里浮现出来,转化成时尚的卷轴精品杯组,赋意悠闲的新东方生活时尚,设计意念与画作相符,寓意闲适。

自然文物衍生商品开发应用

格林文化公司、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威泰创意公司、南仁湖、诚品书店共同合作海洋文物的数字插画,格林文化公司选用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的小白鲸、绅士企鹅、鹦鹉螺等影像典藏素材,由著名意大利插画家朱里安诺大师转换为数字插画图像,进行初步增值,再通过授权进行增值商品开发,除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外,还通过协助销售商合作销售。

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提供有关珊瑚的数字图像素材,以及台湾海洋生态相关研究资料,由佳世达科技设计团队以分组脑力激荡、主题故事发想、图像板(Imageboard)等方式,将海洋与光的产品意象转换成数字典藏素材,开发出光与海洋系列造型LED照明。

佳世达科技公司隶属明基友达集团,原本在集团中扮演3C产品代工的角色,然而在代工毛利日益微薄的趋势下,该公司亟思转型为LifeStyle产品品牌商。为此,佳世达整合了其内部工业设计、心理学、行销、业务等多方面的人才,并且找到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希望能找到LED照明造型上的灵感。于是,佳世达与海生馆通过潜水组建团队,以及脑力激荡会议激发创意、凝聚共识,连续四年,每年发表新作,且每年皆在国际四大设计竞赛上获奖。

图6 木田工场的“螃蟹过马路”数字作品

其中佳世达科技公司与海洋生物博物馆合作的LED灯具“恋滟系列”,经过设计及海洋元素的增值,突破消费大众的刻板印象,扩大了数字典藏应用广度,所呈现的产品附加价值也相对提高,该系列的价值是一般LED灯具的20倍。

再如木田工场与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共同合作螃蟹过马路数字学习教案与教材,以屏东地区路蟹生态保育为题材,结合Q版数字插画、线上测验、动态教材、故事旅游、故事游戏,教导学龄儿童自然生态保育的观念。

学学文创建立台湾色彩体系

该项目由学学文创公司搜集了岛内5100余个数字典藏图像,进行色彩分析,建立“学学台湾文化色彩资料库”。这些图像的来源包括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台湾师范大学艺术银行、日本天理大学附设天理参考馆、李梅树文教基金会、云门舞集、吴垢舞蹈剧场、优人神鼓、台北市野鸟学会、金门公园管理处、阳明山管理处、以及数十位岛内艺术家自藏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日本天理参考馆的台湾原住民文物典藏。日本殖民时代有许多先民文物被日本人收藏并带回日本本土,天理参考馆是其中一个收藏台湾原住民文物的重要博物馆。此番应学学文创的要求,使台湾人有机会认识先民的生活,对文化传承的意义重大。而学学文创公司于该网站成立后,不仅持续增加其灵感图库的数量与来源,并以此为核心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提供商业与教育等色彩美学相关经纪服务。包括开发素人配色练习App软件、色彩系列课程、色彩市调与色彩顾问服务、以及色彩种子助学计划等。

八方新气以史博馆古老馆藏打造新美学

中国人传统上向以龙与凤作为王与后的象征。此外,传说中的凤凰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性,因此拥有君子之鸟的特性。台湾八方新气工作室与台湾历史博物馆合作,以“凤鸣八方”为主题,由台湾历史博物馆提供数字典藏图像及研究成果予工作室,作为创意设计发想的题材。“凤鸣八方”系列作品共分为五种造型:“凤朝阳”、“凤天承运”、“凤鸣八方”、“日新又新”及“迎风”。每种造型限量发行7件,每一件都有独立的编号。由于此系列为八方新气工作室转型从事纯白瓷创作之后的里程碑,因此该在预购期间即已销售一空,其后虽加制“迎风”188件,也已销售一空。由于该系列作品无论在瓷器烧制技术上和作品创作理念上皆有重大突破,且艺术价值颇高,为了让无缘收藏的民众也想亲眼一睹该系列作品的风采,该工作室特别捐赠了“凤天承运”及“凤鸣八方”两件给台湾历史博物馆。该馆也将其设为常展典藏品之一,长期于馆内展出。

图7 学学台湾文化色彩网站及衍生应用

图8 八方新气工作室与台湾历史博物馆合作的双品牌“凤鸣八方“系列作品

表2 台湾应用数字典藏发展海洋生态保育教育典型项目

新天地国际转型为提供知识的智慧餐厅

为协助读者能更了解全球暖化及气候变迁等议题,数字典藏产业化的推动工作,不仅在提高产业的产值,更在提升知识的价值。因此过去几年,随着资讯应用科技的发展,台当局有关部门陆续通过辅导厂商以及与厂商合作方式,以游戏式学习方式提供海洋生态保育的知识传递服务,以唤起人们共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图9 四个应用海洋知识与数字典藏的创新应用案例

新天地国际公司原本起家于60多年前的台中梧栖港。草创时,只有四张竹桌和几把竹椅。时至今日,这家海鲜小吃摊已扩张到全台9家、中国大陆1家的股票公开发行企业。面对市场上的削价竞争,为了寻求稳定的市场,该公司努力成为观光服务业的蓝海企业。除了设立中央厨房、建立食物烹调标准程序、提供料理包外卖等服务之外,新天地也希望扮演海洋知识教育场域的角色。然而实体的鱼类展示维护成本高,且对生态保育也有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典藏产业化团队的引荐,新天地认识了中研院鱼类专家和贝类专家,加上互动体验科技设计企业艾伯特电通公司,三方合作创作出高5米、宽24米的海底世界虚拟实境、虚拟水族箱互动游戏、互动数字餐桌及海洋知识套卡等四种类型的数字互动情境,以配合新天地国际各种营业场地的型态,提供不同互动模式的海洋生物教育内容,成功将新天地提升为寓教于乐、具有文化与知性的场所,让其成为餐饮服务、数字内容与互动科技结合的餐厅,让一般民众有机会接触到中研院海洋生物的典藏内容与研究知识,引起深入学习的兴趣,进而宣传可持续海洋、绿色海鲜的环保理念,不仅创造文化学习体验新环境,更有效提升传统产业新形象,以及带动周边产业经济效益,同时开创出餐饮服务业的新示范。

猜你喜欢
典藏厂商博物馆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博物馆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典藏
往来·典藏
典藏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露天博物馆
典藏阁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