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寺香火

2015-04-28 09:57冰之
老年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布施香火白塔

冰之

宣教寺香火

冰之

我说的宣教寺是指呼和浩特东郊万部华严经塔下的那个早已倾圮的遗址。

就是那个俗称白塔的地方。

老实说,宣教寺的香火燃起于何年何月,寂灭于何时我并不知道。

但我知道大体的时间在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左右,差不多有500年。据史载,白塔建于公元1049年,那么,塔应在宣教寺内,宣教寺在丰州城内,故应该相距不远。另据白塔题记第303条称:“于在城北角内宣教寺宝塔上来游至此。”可以证明,白塔所在的寺院至少在元代至元年间就叫作宣教寺。至元年是开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的1264年,这已是13世纪的事情了。

说完历史的事儿,我们再说说现在的事儿。

今天,白塔南边仅二里处的黑河边上有一个村叫五路村。1995年的秋天,我因访古到过这个村,在一户人家购得了一个黑色的陶罐。该罐为大肚缩口型,高约25.5厘米,上口直径不到10厘米,底座直径10厘米,中间肚子直径约15厘米,全身有黄土擦痕,无铭文或刻记。带回家中请朋友把玩欣赏,推断其大致为辽金元时期。

这样,陶罐就和丰州城内的宣教寺一样有了故事……

宣教二字,查《汉语大辞典》,意为宣扬教化,应为佛教寺名的一种。问题是,辽金元时期的丰州城内为什么要有宣教寺?它的目的和功用是什么?它的存在教化了哪些民族,为什么曾经生生不息的佛寺香火,最后竟至悄然熄灭?

记得就是那个秋树暮云、夕阳西下的时刻,我漫步在白塔脚下刚刚收割过的农田里,远远望去,是苍茫寂寥的黄昏。近处,随着秋风的舞动,杨柳树叶传出阵阵喧闹的声音,脚下依稀可见的是忽隐忽现的游龙似的土垅。我知道,此刻,我的位置就在当年宣教寺的院子里,因为据考古资料,白塔位于丰州城西城墙之东约250米,北墙之南约6米,塔前和西侧是元代的建筑遗迹,即宣教寺的殿宇和仓舍。正于元代刘秉忠《过丰州》一诗中的“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半明城上楼”相对应。

那么,在宣教寺过去存在的那500里究竟发生过什么?

这个追问也许是毫无意义的,但好在有白塔的许多题记,我们还是能够找寻到些蛛丝马迹。

第212条写有“大宣教寺”。

第301条记为:“达鲁花赤兼都检点臣,丰州送官兼税管水鸦马天福(押),丰州管水鸦提领张伯川(押),丰州管水鸦提控王英祥(押),丰州管水鸦提点王天祥(押),至元十一年五月×日到此。”

第310条记有:“至正四年二月二十□日,李福祥转大藏经一百五卷,结此。”

第329条写有:“乙酉年后二月二十五日古丰兴福院末释,小比丘广深记笔。”

第504条题记是:“十方法藏寺僧普仁上宝塔四时写记。”

宣教寺在辽、金、元三代的丰州城内,白塔又在宣教寺内,所以理论上可以推断,那些年间凡是登白塔及留题记的人都要从宣教寺内进入,所以,宣教寺就是当时丰州城内的著名景点。并且从题记可知,许多人到宣教寺是敬香祈福的。这说明,宣教寺是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古叙利亚的粟特文化和中国中原汉族文化交汇的一个节点。各路善男信女中有官吏,比如达鲁花赤就是金代的一个官名,大约为从五品,相当于今天的副厅级;有商人,挣钱之后,烧香拜佛以求佛祖保佑;有僧侣,千里迢迢,云游拜佛敬香一炷,以了平生所愿;更有无以数计的庶民百姓,在敬香求佛,许愿还愿中献上布施,以求得佛祖保佑平安。在民族构成中,有汉人,更有女真、契丹等少数民族,比如金大定二年,白塔重修时,捐资碑文中就有完颜押里保、依特罗等女真人名及部落名称,像东通使族、西通使族、移室族、瞎乙刺族、落离族,当时就住在丰州附近,应是西南招讨司所管辖的部落名称。

由是观,宣教寺的香火是异常旺盛的,特别是元代,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授封八思巴为“国师”,后又加封为“帝师”,使喇嘛教成为至高无上的国教。相应的,汉传佛教也日益兴旺发达起来……

学佛念佛,上香敬佛,贵在境界与修持,对于一般信众而言,未必得其真味,而对于高僧大德,确能明心见性顿悟禅意,直达澄明透彻。

单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看,丰州城地下埋藏的文化遗物就已十分丰富。据考古资料,宣教寺的周围,辽、金、元各代的残砖碎瓦和日用陶瓷片密密麻麻。1978年冬天,我第一次到白塔时,农田里的瓦砾一不留神就要硌脚,拿起一块来,不是辽砖就是金瓦,或者就是一块元石。后来,考古队员又在这片遗址上发现了巨型莲瓣纹石柱基,日常生活用的白瓷大瓮,碗和碟,唐、宋、金、元各个时代的铜钱等。除此之外还有两处窑藏瓷器,钧窑香炉和龙泉窑花瓶,共六件。比这些更为奇特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钞实物,中统元宝交钞壹拾文。这张纸钞当年就在白塔第二层的积土中。据专家考证,此钞极有可能就是信众在宣教寺燃起香火之后,默念诵经,拜佛后又登上白塔祈福,布施于宣教寺。时间当在中统元年七月到至元十三年左右,正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

这个推断是有一定道理的。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公元1292年,“大同路丰州行用库官(正在宣教寺旁边),侵使倒下昏钞(兑回的烂票)买嘱监烧人员,虚行作数……”此事据史载,曾被元朝中央政府通报全国,所以,案发后,“丰州行用库”的库官、库子们就有可能登上白塔祈求佛爷保佑,并表心诚,暗地“布施”与佛爷。

这两种解释都与宣教寺的香火及布施有关。从中也可看出当年宣教寺所形成的影响力和教化能力是“法力无边”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丰州城、宣教寺被毁于明末清初的战火,其中有大量的瓦砾可以作证。刘映元先生考察五路村的历史时认为,自宣教寺被毁后,很多年丰州城一带阒寂无人,变成野狼疯狗出没的地方,直到康熙年间才算有了一点人气。康熙当皇帝时是1662年,那么,宣教寺的文明是怎样被灭绝的呢?这个迷到现在仍无法破解,因为“文献不足征也”。

可见,一种历史的文明并不是可持续的,也许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和选择。

猜你喜欢
布施香火白塔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苏轼布施观研究
德善
庆州白塔与庆陵、庆州城初探
烧香发财
顾恺之募捐
老挝,钵盂里的尊贵与虔诚
范缜当众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