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地区菜用土人参多年生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5-04-28 19:20谭晓燕史红林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嫩茎菜用人参

谭晓燕 史红林

导读: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宁镇地区多点进行了大棚菜用土人参多年生栽培,土人参表现出耐高温、较少发生病虫害的优良特性,是一种极好的高温季节上市的绿叶无公害保健蔬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菜用土人参大棚栽培从播种育苗到适时采收上市的关键技术,及越冬管理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土人参是马齿苋科土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菜用土人参食用部位为其嫩梢、嫩叶、嫩苗,从春季到秋季均可采集食用。其嫩茎叶可凉拌、炒食、作汤,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助消化、润肺生津、补中益气、滋补强壮、消痈,对痰多久咳、劳伤等有功效,其肉质主根也可用作药膳配料。

土人参株高30~60 cm,直根系,主根肥大肉质;茎直立,肉质;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肉质,叶长7~10 cm,宽3~4 cm。花粉红色,圆锥花穗;果实圆球形、红色;种子小、千粒质量为0.25~0.3 g。

土人参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高温高湿,不耐寒冷。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0~25℃,植株生长适温25~30℃,能耐36℃以上的高温,15℃的时候生长缓慢,宿根在0℃能安全越冬,但在宁镇地区,露地土人参若遇低于-5℃持续12 h以上,植株易受到冻害死亡。土人参喜光,但也耐阴。茎叶生长期要求水分充足,否则,叶片小、品质差。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有机质丰富、疏松壤土栽培为宜。

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句容江苏农博园、句容白兔镇、南京高淳桠溪镇进行了大棚菜用土人参丰产栽培试验,土人参长势良好,品质优良,效益较高,是一种极好的高温季节上市的绿叶无公害保健蔬菜。现将菜用土人参多年生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种植基地的选择

开展无公害菜用土人参生产,必须选择在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良好区域进行。

2 栽培季节

虽土人参在宁镇地区春、夏、秋季均可栽培,但以春季栽培为主。一般1月下旬2月初播种育苗,苗龄30~40天,3月底至翌年11月陆续采收上市。

3 整地作畦

深翻炕土7~10天,畦面细碎松平,667 m2穴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作基肥,与土拌匀。按1.2 m宽开厢,畦高15 cm,沟宽20 cm。

4 培育壮苗

4.1 苗床育苗

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播种前深翻炕土10~15天,土人参种子细小,苗床土需整细耙平。

播前将土人参种子在太阳下晒3~4 h,然后用40℃左右温水浸3~4 h,捞起与极细的泥土或细沙拌匀,直接撒播在育苗床上,每667 m2用种10 g,苗床约15 m2。也可用2 mg/L的6-BA溶液浸种15 min,促进土人参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

播种要求均匀,适当稀播。播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0.5~1 cm厚的沙土或细土,浇足底水,春季覆盖薄膜小拱棚育苗,10~12天后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适时间苗防止徒长,培育壮苗。

4.2 基质穴盘育苗

也可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在温室大棚内,用70孔穴盘装好育苗专用基质,浇透水,每穴播1~2粒处理后的种子,盖基质0.5 cm厚,再盖上薄膜保温保湿。10天以后出苗60%时,及时揭去薄膜。当幼苗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5 适时定植

定植株行距30 cm×25 cm,每畦2行,每667 m2栽7 000~8 000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利苗成活。穴盘育苗育成的苗根系发达,定植后成活快,没有缓苗期,浇足定根水即可。

6 田间管理

6.1 追肥

定植缓苗后施速效氮肥,667 m2施尿素2 kg。每次采收嫩茎叶后,叶面追肥1次,可用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第4~5次采收前,要追施有机肥液或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以后酌情每采收1次追肥1次。

6.2 浇水

一般每采收1次结合追肥浇1次透水。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茎叶迅速生长和保持产品鲜嫩。土人参不耐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大棚及设施栽培原则是见干才浇水,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以利排湿,减少病害的发生。

6.3 浅耕除草

田间杂草要及时除掉,如土壤板结则行浅耕,浅耕深度以3~4 cm为宜。以后视田间生长情况,每隔20天左右人工除草1次,保持田间清洁。

6.4 及时调整植株

为避免植株开花结果,需要矮化植株,可在株高10 cm时把生长点摘除,或等到第一级分枝达到采收长度时摘尖矮化。

7 病虫害防治

土人参生长势强,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及化学肥料即可生产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但是采用设施进行多年栽培的,会有蚜虫、白粉虱发生,可用0.5%藜芦碱纯溶液800~1 000倍液喷洒,或张挂黄板诱杀,畦间每隔10~15 m张挂25 cm×20 cm黄板1张,并及时摘除受病虫为害的部位,加强肥水管理,便可促进新的嫩梢抽生。

8 及时采收上市

8.1 采摘嫩茎梢上市

定植20~30天后、苗高15~20 cm时采收嫩茎叶,留6~8叶采摘主茎尖,采收标准以茎梢脆嫩为度,以用手可折断为佳。梢长8~10 cm,捆扎上市。

以后顶端的2对叶腋间抽出新的芽梢约10 cm长、具5~6叶时,留最基部1对叶,在叶的节上采摘。温度适合,每隔10~15天可采收1次,注意留4 cm左右基部1~2对叶,促使新梢不断抽生,不断采收。一般667 m2产量可达4 000~4 500 kg。

8.2 采收叶片包装上市

土人参叶片肥厚浓绿,营养丰富。也可采收成熟完整的单张叶片作商品,叶片采后整齐叠放在塑料保鲜盒中,每盒150~200 g,可在超市上柜销售。

夏季和初秋栽植时很易抽花穗,应及时在花穗未抽出时采摘,及时采收能抑制开花。若采摘不及时会导致开花,抑制侧芽的抽生,减少产量。若采收带花穗的茎梢作为商品,产量及品质也不佳。因此,及时采收是高产优质的保证。

9 越冬管理

秋冬季节,气温低于15℃地上部生长停滞,0℃以下植株地上部冻死,进入宿根越冬期。

为了使翌年尽早萌芽和地下根养分充足,可在地上部茎叶完全干枯后,于冻前割去茎秆,667 m2在地表面铺一层腐熟的有机肥1 500~2 000 kg,然后冬前再进行培土3 cm,土壤湿度保持在10%以下,利于防寒越冬和早春萌芽,提高产量。

翌年春天气温在15℃以上时,土人参开始萌发,此时,加强水肥管理,增盖棚膜以提高温度达20℃左右,促进新的嫩梢长出,提早上市。

第三年秋天,可适当疏苗,扩大株距,有利于来年嫩枝充分扩展、地下部肉质根生长,促进地上茎叶生长,提高单株产量。

猜你喜欢
嫩茎菜用人参
水中人参话鳅鱼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文冠果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不同贮存方法对沅江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生长、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