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及基质对辣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5-04-28 04:17陈鸿洁等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幼苗生长出苗率基质

陈鸿洁等

摘 要 针对河口地区在生产上辣木育苗过程中出苗率过低的问题,采取不同种子处理措施及基质处理方法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多菌灵溶液的出苗率低于直接用冷水浸泡种子,不同药剂对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不显著;纯河沙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最好,株高与茎围均优于其它基质。研究结果对辣木的播种育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辣木种子 ;药剂 ;基质 ;出苗率 ;幼苗生长

分类号 S792.99

Abstract On the production of Moringa seedling germination rate is too low in Hekou, in the process of this study has taken a different seed treatment and substrate treatment method for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germination rate of 100mg/L KMnO4 solution and 1% carbendazim solution are lower than cold water. Different reagents influence on seedling growth status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Sand processing to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number, seedling in sand bed do best, plant height and stem circumference were superior to other substrates. The study result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eeding.

Keywords Moringa oleifera seed ; medicament ; substrate ; germination rate ; growth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为辣木科辣木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又称鼓槌树,是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辣木全身是宝,其根茎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叶片和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是全球最热门的高营养多用途植物,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功能,也可用于医药、保健、工业等方面,因此被誉为“神奇之树”、“生命之树”[1-2]。由于辣木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适应性广、栽培粗放的生物学特性,在中国发展辣木规模化种植和产品开发有着良好的市场和商业前景。目前,中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已经开展辣木的种植和利用。辣木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以种子繁殖为主。辣木种子价格昂贵,目前售价为1 000元/kg,种子含油量达40%以上,播种育苗时容易出现种子腐烂、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周明强等用多菌灵、促根壮苗剂、磷酸二氢钾等药剂做了辣木出苗率的试验研究[3],智顺研究了不同药剂及基质对辣木出苗率的影响[4],孔令芳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辣木种子萌发及生长状况的影响[5]。不过,他们针对的是干热河谷气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笔者针对的是红河流域的高温高湿环境,生产上出现种子更容易腐烂、发芽率更低的现象。选择适宜浓度的多菌灵、高锰酸钾溶液和冷水处理种子,并用泥炭土、椰糠与河沙按不同比例混合为播种基质进行辣木的播种育苗,通过双因素对比试验,选出适宜辣木播种的基质和种子处理方法,为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及降低播种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红河所大棚内进行,试验时间为2014年8~9月。辣木种子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提供;育苗盘的规格为长49.5 cm×宽30 cm×高5.5 cm;浓度为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多菌灵溶液;水;河沙;市售的椰糠、泥炭土,未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使用。

1.2 方法

1.2.1 试验设置

试验设A、B两个因素处理,A因素5个水平,B因素3个水平,重复3次,共45个试验小区。A因素以河沙、椰糠、泥炭土为基本材料,按体积比配成不同比例的混合基质,A1:河沙;A2:河沙∶椰糠=1∶1;A3:河沙∶泥炭土=1∶1;A4:河沙∶椰糠=2∶1;A5:河沙∶泥炭土=2∶1。B因素为种子处理方法,B1:用冷水浸泡12 h; B2:用浓度为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 h;B3:用浓度为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12 h。以上基质均用500倍的多菌灵溶液均匀喷洒消毒备用。

1.2.2 基质与种子处理

将配制好的基质按试验设置的双因素三重复的处理方式装入育苗盘中,基质高度距盘口0.5 cm,每种混合基质装9盘,每3盘为1个药剂处理,共45盘。将1 350粒种子均匀分成3份,每份450粒,分别浸泡在配制好的3种药剂中,浸种12 h后取出沥干水播种。

1.2.3 播种

将每种药剂处理的450粒种子均匀分成5份,每份90粒种子,分别播入每一种混合基质的3个育苗盘中,每个育苗盘播30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 cm,宽度为10 cm。即3个药剂处理、5个基质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4 播后管理

当大多数基质表面干燥时,用喷水壶适当喷水,保证基质处于湿润状态。大棚温度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

1.2.5 调查方法

播种后5~20 d调查出苗状况,移入营养袋时每个育苗盘随机抽取10株测量其芽苗株高和茎围直径。

1.2.6 数据处理

用EXEL和SPSS软件进行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辣木出苗、株高和茎围直径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冷水、100 mg/L高锰酸钾和1%的多菌灵浸泡种子的出苗率大小82.67%>74.23%>66.67%,冷水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幼苗的株高24.00 cm>23.40 cm>23.31 cm;茎围直径均0.28 cm。用EXCEL进行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药剂和基质之间的交互影响差异不显著,即P值均大于0.05;不同药剂对辣木种子出苗率的影响在0.01水平上有极显著性差异,即P=0.009<0.01,用SPSS软件进行新复极差测验的结果表明,1%的多菌灵溶液和冷水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不同药剂对辣木幼苗的株高、茎围直径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即P值均大于0.05。

2.2 不同基质对辣木出苗、株高和茎围直径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不同基质对辣木种子出苗率、株高及茎围直径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即P>0.05,但是就各个试验处理的平均数来看,如表3所示,辣木种子在5种栽培基质上的出苗率大小为:A1(78%)>A3(76.3%)>A2(73.3%)>A4(73%)>A5(72%),即辣木种子在纯河沙中的出苗率最高,与刘昌芬等[6]的研究结果相同,沙与泥炭土体积比2∶1处理的出苗率最低;从幼苗的株高来看, A1(25.86 cm)>A4(23.46 cm)>A3(23.29 cm)>A2(22.81 cm)>A5(22.44 cm),茎围直径A1(0.29 cm)>A3(0.28 cm)、A4(0.28 cm)>A2(0.27 cm)、A5(0.27 cm),即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优于其它处理。

2.3 株高与茎围的相关性分析

在不考虑育苗时期不同药剂和不同基质的影响情况下,将所有测量的幼苗株高与茎围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辣木的株高与茎围的相关系数R2=0.691,t值=9.806 5>t0.01=2.70,在0.01水平上极显著,即株高与茎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线性方程Y=0.005 1X+0.156 6,株高越高,茎围直径越大。

3 讨论

辣木是一种典型的热带作物,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湿润土壤上生长良好,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5℃,较适宜在干热环境下生长。辣木的引种栽培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能否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河口的湿热环境条件下,辣木的营养生长较旺盛,种子吸水膨胀后,5~6 d即可大量萌发,15 d后只有极少数种子萌发,20 d后种子基本停止发芽。在本试验中,发芽后的20 d将基质中的幼苗移入营养袋,同时测量株高与茎围,幼苗的生长速度较快,芽苗株高已经达到20 cm以上,高的超过30 cm。由于移入营养袋的时间较晚,芽苗细长瘦弱,因此在以后的育苗技术上,应该适当缩短移植幼苗的时间。

本试验中用于育苗的5种基质中,沙床育苗的出苗率和幼苗的长势均优于其它处理,原因可能与纯河沙的通透性、保湿能力优于其它混合基质有关。多菌灵和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能提高辣木种子的发芽率和改善幼苗的生长状况[6]。本试验中用冷水浸种的出苗率高于多菌灵和高锰酸钾浸种,可能是药剂浓度和浸泡种子的时间把握不当造成的,药剂浓度过高,反而对种子萌发有害或有抵制作用[7]。

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辣木种子处理过程中,所选用的药剂100 mg/L高锰酸钾溶液和1%多菌灵溶液的出苗率低于直接用冷水浸泡种子,1%多菌灵溶液处理的出苗率最低,两种药剂间无显著性差异,冷水与1%的多菌灵溶液对辣木出苗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剂对幼苗的生长状况影响差异不显著。

5种基质配方对辣木种子出苗数及幼苗长势影响的差异不显著,但就各个基质处理的平均数来看,出苗率沙>沙∶泥炭土(1∶1)>沙∶椰糠(1∶1)>沙∶椰糠(2∶1)>沙∶泥炭土(2∶1),沙子处理的出苗率最高,沙∶泥炭土(2∶1)处理的出苗率最低,幼苗在沙床上的长势最好,株高与茎围均优于其它基质。株高与茎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株高越高,茎围直径越大。因此,本试验中最适宜、最经济的种子处理方法是直接用冷水浸泡12 h,然后播种于沙床上。本试验仅对药剂和栽培基质对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关于最佳的辣木种子处理方法和药剂筛选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辣木育苗技术措施的研究,研究一些成活率高、出圃时间短的育苗技术,实现辣木的快速繁殖,总结出一套合理、可行、高效的苗木繁育方法,以解决生产中育苗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子记,孙继华,刘昭华,等. 特色植物辣木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9):1 871-1 878.

[2] 郑学勤,刘福利,刘兴地,等. 辣木[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12):64-67.

[3] 周明强,刘清国,田大清,等. 几种药剂处理对辣木出苗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 414-5 415.

[4] 智 顺,武新琴. 不同药剂及基质对辣木出苗率的影响[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2):44-45.

[5] 孔令芳,宋雅迪,陈艳林. 不同处理方法对辣木种子萌发及生长状况的影响[J]. 大理学院学报,2012,11(4):48-49.

[6] 刘昌芬,龙继明,杨 焱,等. 多功能植物辣木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591.

[7] 郭群利,胡 晋,洪中川. 高锰酸钾浸种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成秧率的影响[J]. 种子,2007,(26)6:87-88.

猜你喜欢
幼苗生长出苗率基质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硝普钠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硝普钠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腐植酸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