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俄战略协作新机遇构筑黑龙江省对俄及东北亚合作新平台

2015-04-29 00:04笪志刚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东北亚中俄

笪志刚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4)06-0021-04

随着2014年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第四次峰会和中俄首脑实现第七次会晤,两国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签订包括年供应380亿立方米、合同期30年、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在内的天然气大单,涉及投资、贸易、矿产资源开发、基础工程建设等项目,合同数额大、期限长、涵盖面广、数量达40余个的一揽子国家层面协议,两国在外交、政治、经济、科技、环保、旅游、人文等领域的互利共赢模式和深度合作机制得到再确认,两国战略协作进入层次更高、合作领域更广、合作程度更紧密的新阶段。中俄深化战略互动的诸多举措,不仅使国际社会对两国关系提升将如何影响未来东北亚乃至亚太格局产生联想,也使提升黑龙江省对俄战略协作的“五大互动机遇”与构筑对俄协作的“五大示范平台”的构想日益现实并明晰化,对俄合作的诸多潜力将得到最大化释放,中俄战略互动在经贸合作等领域衍生的新机遇和新设想,必将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迎来重大转折期。

一、提升黑龙江省对俄战略合作的“五大互动机遇”

(一)中俄政治互信进入历史最好时期的机遇。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即使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但中俄关系不断得到跨越发展。从“互相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伙伴关系”,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稳步向前发展,政治互信进入历史最好水平。2013年中俄两国分别实现了国家领导人的顺利交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还将俄方作为首访国,并积极评价两国关系,指出“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普京总统也在多个场合正向评价中俄关系,指出“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普京总统成为“中国机遇论”的坚定倡导和支持者。政治信赖和互信的进一步加深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空前巩固,双边中央政府层面日益密切的政经关系和领导人个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为黑龙江省扩大对俄合作规模和质量提供了政治和安全保障的宽松环境。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2013年3月24日的首访俄罗斯、2014年2月7日赴俄参加索契冬奥会、2012年6月5日普京再次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中俄签署多达17个不同领域合作文件、2014年2月26日同江大桥奠基仪式启动等利好因素,为中俄之间尽快改变“政治热、经贸冷,中央热、地方冷,高层热、底层冷”的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不同步现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这也为黑龙江省顺势而为,借力合力,推动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对俄贸易第一大省、投资第一大省、跨境经济合作示范省、中俄边境地方友好示范城市群,进一步强化和开拓对俄资源、能源、物流、林业、农业、科技、旅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优势,带来难得的合作和发展机遇。用好、用足中俄良好的政治互信传导给地方的区域政策利好,成为黑龙江省深化对俄乃至东北亚合作的战略选择。

(二)中俄战略问题互动形成最佳机制的机遇。中俄政治互信的强化,直接推动了两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等国际多边舞台和东北亚等区域合作层面上的战略互动水平的提升,中俄不仅在双边合作上秉承了友好和务实的传统,还成为在多边合作中相互支撑力度最大的好邻居、好伙伴和好朋友。从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中俄发表《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到2013年10月22日梅德韦杰夫访华催生中俄经济对话新战略;从上合组织针对中亚区域的安全和区域合作战略互动,到俄学习中国欲在远东地区打造俄罗斯版经济特区深化对华经贸互动;从中俄区域合作规划纲要不断落实,到中俄即将联合举办哈尔滨中俄博览会的区域互动,这种双边最佳机制的构筑为黑龙江省深化对俄战略转型释放了巨大的政策和外交空间。中俄在深化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互动、进一步落实好中俄区域合作规划纲要、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和选择优先合作重点上的战略取向和核心利益高度契合,更是为黑龙江省利用好对俄合作拥有的地缘优势、区位要素、历史传统、公共政策、经贸积淀、人文基础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机会。中俄之间中央战略互动日渐向地方合作渗透和转移的趋势,使黑龙江省对俄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合作成为大势所趋,时不我待。抢抓对俄合作的现实机遇、挖掘合作潜力,成为黑龙江省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进而拉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中俄区域合作呈现互利互惠发展的机遇。在政治互信和战略互动的双轮驱动下,经过多年的摸索乃至反思,中俄在双边经贸合作模式上、区域合作水平上、项目投资促进上,都日益呈现朝向互利互惠的务实风格。在俄罗斯远东开发加速、中国东北振兴深化、黑龙江省对俄合作转型的背景下,中俄这种以互利互惠、合作双赢为目标的区域合作不仅赢得了所在国区域内民众的民心、企业的信心、各界的决心,还为中俄区域合作更好融入东北亚区域合作,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以双边互利双赢拓展多边共赢创造了范例。众所周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作为后发区域,近年东北亚区域在全球经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实力凸显、潜力巨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合作规模、潜力、实力、活力、机遇与发展的地区。该地区经济总量之巨、贸易规模之大、投资实力之强,使其对亚太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前景一片光明。可以确信,随着区域各国深化理解、增信释疑,克服分歧,求同存异,在发展理念上、沟通能力上、合作水平上将有新的跨越。抓住双边互利互惠的发展机遇,并拓展向东北亚多边延伸互补合作的能力,将是黑龙江省实现瞄准俄罗斯、辐射东北亚、服务全中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战略制高点定位的关键。

(四)中国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水平的机遇。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提升沿边开放战略,在我国的东南西北涉及九个省区的2,2万公里漫长陆疆上,出现了东部绥芬河为代表的向东北亚区域开放、满洲里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和新疆霍尔果斯跨境合作区为代表的向俄蒙及中亚区域开放、深圳前海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向粤港澳开放、广西东兴和云南瑞丽为代表的向西南东盟开放的沿边开放新格局,中国沿边开发开放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格局迈进。而随着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确定以“深化沿海开放和提升沿边开放为重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全国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明确黑龙江省牡绥地区为重点发展区域、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在东北地区的沿边开放日益成为我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新着力点的同时,黑龙江省以对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欧亚大陆桥上的国际大通道,通往东北亚的重要物流枢纽,边境地区友好合作的示范区,睦邻、安邻、富邻的试验区等特色定位,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重要门户、深化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中国东北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双边国别合作向区域合作演变,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日益呈现区域化特征和地方国际交流浓厚背景下,黑龙江省毗邻俄罗斯、辐射日韩朝、面向东北亚的沿边区位优势日益突出。把握好上述趋势,并在对外开放和沿边经贸合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联通、人文相通新路径,将是黑龙江省在中国沿边开发开放新格局中,形成新的后发优势、打造新的竞争合力,取得新的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五)中俄双边合作拉动中日韩多边合作的机遇。党的十七大做出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部署,并指出“提升沿边开放层次和水平,丰富和扩展沿边开放内容,是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的重要任务”。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又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上述战略描绘为黑龙江省通过深化对俄合作拉动中日韩多边合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目前,围绕中日韩多边合作出现了注重发展利益、提高民众福祉、经贸促进和解的趋向,继2013年3月在首尔召开首届中日韩FTA谈判后,2013年7月、2013年11月和2014年2月,三国先后举行了四轮自贸谈判,并在一些重要领域达成初步意向。中日韩一旦缔结FTA,不仅将使东北亚区域整体的自由贸易水平大幅提升,作为与日韩经贸合作均较为密切的中俄首先受益。而从地缘、运距和人文角度来看,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将成为日韩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在中俄经贸额中占比最大的黑龙江省,对俄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也将直接受中日韩自贸区溢出效应影响,成为日韩技术和产业转移的目标区域。黑龙江省要进一步发挥对俄双边贸易和投资的规模转移效应,转变单纯依靠对俄商品及资源贸易的发展模式,强化“出口抓加工和进口抓落地”的产业培育战略,提升绥芬河、黑河、同江等国际通道的吸引和集散能力,加快推进陆海联运和江海联运等延伸至日韩的贸易通道的常态化和规模化,扩大引进俄日韩高科技、环保产业以促进技术产业化,引导企业开展多边合作的境外投资,打造高技术产品出口和文化创意基地,使中俄合作早日成为承载中俄日韩多边合作的试验区、蓄水池、保障区和示范区。

二、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五大示范平台”

(一)以中俄地方战略合作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示范平台

面对东北亚新的地缘摩擦、安全风险、信任危机、感情恶化等风险叠加的现实,中俄构筑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关乎双边政治信赖和合作互信水平,还应直接发挥东北亚稳压器的作用,利用地缘影响力、经贸实力、军事遏制力、软实力,抑制域外势力的过度渗透,发挥东北亚区域内部稳定与外部制衡的示范作用。黑龙江省作为边境省份,具有对俄边境线长、毗邻州区多、水陆口岸众多、边境往来密切、边民通婚等现象多的诸多地缘优势。通过深化黑龙江省与俄远东毗邻地区之间以经贸和人文为拉动的特色合作,将为东北亚地区扩大国际化交流,并为区域稳定与合作摸索新的地方释放正向影响力的模式提供借鉴与参照。

(二)以中俄资源合作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型互利共赢模式的示范平台

近年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出现了围绕资源合作的恶性竞争乃至国家层面的战略竞争态势。资源供应国与资源消费国之间围绕定价机制的博弈不断加大,地缘政治外交对资源开发的影响也不断显现。从资源合作基础和历史、构筑消费国和供应国良性关系的角度来看,中俄应率先在东北亚区域建立具有环境意识、互利特色、共赢结局的资源开发新模式,实现发挥东北亚区域新型互利共赢模式的示范作用。黑龙江具有对俄资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与条件。截至2013年末,黑龙江省累计核准对俄投资企业416家、投资总额49.1亿美元,实际投资额22.1亿美元,占全国的22.4%,成为中国对俄投资第一大省。能源矿产业、林业、农业、加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主要投资领域。投资额分别为4.3亿美元、3.2亿美元、1.98亿美元的北极星纸浆工业联合体有限责任公司、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龙兴有限责任公司等成为中国对俄投资代表性企业。黑龙江省的对俄投资不仅成为中俄资源合作的典范,也为未来东北亚地区确立资源合作的互利共赢模式提供了示范平台。

(三)以中俄货币流通合作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地方金融合作的良性示范平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周边合作的“五通战略”并得到俄蒙及中亚各国的积极响应。其中的货币流通应该是实现较高水平区域一体化的金融上的创新。2013年12月9日,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中国首个俄罗斯卢布使用试点城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中国某个特定区域行使与主权货币同等功能。至此,卢布可在绥芬河自由存取,俄罗斯游客可用卢布直接进行各种消费。卢布流通有利于绥芬河规范卢布交易市场,打击黑市交易,使民间卢布交易市场从“地下”走向“地上”。在被誉为中俄边境上的“国境商都”的绥芬河市的试点,使黑龙江省深化对俄金融合作迎来快速发展期,加上对俄跨境电子商务的推广,黑龙江省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对俄及东北亚地方金融合作的示范平台。而且绥芬河的卢布城市流通试点,未来还有可能扩大到其他边境口岸地区。对未来中蒙在口岸地区试行双方货币流通,对东北亚大国与小国、关系不对称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开创良性示范,进而为中俄蒙次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以中俄跨境物流合作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互联互通载体的示范平台

从东北亚未来有望成为继美加墨自贸区和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角度、从区域货物和服务贸易便捷往来的现实层面来看,中俄应在物流合作上谋划新的突破。东北亚能否成为较为成熟的区域共同体,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解决区域内互联互通问题。中俄物流合作将从陆海空立体角度,实现作为互联互通基础的物流交通设施的平台和载体的功能,实现东北亚区域与欧洲、亚太乃至全球的无缝连接。黑龙江省在上述中俄跨境物流通道和互联互通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原有的铁路和公路口岸基础上,2013年黑龙江省加大了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优化口岸布局、加快口岸物流体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2013年全省口岸货运量2654万吨,同比增长5.4%。争取国家支持绥芬河铁路口岸进口化肥换装线,建设了口岸集装箱换装场和危化品办理站等基础设施。积极利用《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契机,正在谋划利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绥芬河一满洲里一俄罗斯远东铁路大通道,建设东向通往俄远东港口群和日韩,西向通达俄罗斯和欧洲腹地的陆海丝绸之路。这些为黑龙江省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互联互通载体的示范平台打下良好的物流和贸易通道基础。

(五)以中俄人文合作构筑对俄及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和归属感认知的示范平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地缘风险叠加、民族主义情绪有增无减的今天,因各种因素恶化的国民感情已经成为深化区域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打破区域一体化认知和归属感倒退的窘境?人文交流与合作是区域内深化相互理解、提高信任水平、增进民众感情、缓解上述紧张态势的利器。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讲话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的中国没有称霸基因的“新四观”,堪称是在构筑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和归属感认知上的真知灼见。中俄之间地缘相近、文化相吸、信任递增、合作互补等历史和现实优势,具有引领实现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和归属感认知的示范作用。黑龙江省对俄人文交流历史悠久、人文合作成效显著,极大支撑了中俄之间人文合作走向成熟。近年,黑龙江省积极利用跨境旅游和中俄“旅游年”、“文化年”、“语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等国家级交流机制,深化对俄各种人文合作并取得显著效果。2013年,黑龙江省口岸实现过境人数近300万,对俄旅游贸易同比增长89.2%,占全省对俄进出口总值的7.1%。黑龙江省上述对俄人文合作优势,使其对俄及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和归属感认知的示范平台作用愈加显现。

[责任编辑:刘伟东]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东北亚中俄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文在寅:朝韩及东北亚共同举办世界杯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面向全世界 服务东北亚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