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三法

2015-04-29 00:44关彪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1期
关键词:范读韵律古诗词

关彪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法。宋人郑侠有曾这样描述诵读之法:“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莫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意思是说:读书安神静气,虚心专一,思考问题就不会分神。读书的时候,眼睛看到的就应该用口诵读,当听到自己诵读的声音后能够用心思考、记忆,这就会像是在品尝美味佳肴一般。这样的诵读效果可以胜过你读十遍,而且还不会觉得累。也就是说,诵读是一种眼、耳、口、心同时活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一个对文本中字、词、句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情感全面的感知过程,是在一个在实践中增强语感,领悟文学真谛的过程。那么,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指导诵读呢?

一、范讀引领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这一时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古诗词的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重视范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当能够亲自背诵以作示范,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读诗学诗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古诗词,要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古诗词的内涵。学生受年龄、知识背景等的限制往往不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与诗人的共鸣。然而教师在深刻体会古诗词内涵及情感的基础上深情并茂的范读,更容易引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及情感的共鸣。梁实秋先生曾写道“记得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读《古文观止》,选中一篇课文后,并不立刻开讲,而是先行朗诵一遍……”细心龄听教师优美的范读,在进入理解诗词涵义之前,学生们能够更快地体会到诗词表达地妙之处,进入到教师范读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

其次,范读古诗词,教师还可以选择很多的方法,可以请读书能力较强的学生范读,可以给学生播放录音,还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可以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范读。

二、目的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正确指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诵读。这里的诵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也不是拆词拆句地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诗词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地读,要能够让学生这样进行诵读:

一读,读得准确。古诗词中有些字、词的发音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如“煮豆燃豆萁”的“萁”,“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这些字比较生僻,这就需要教师釆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让学生做到准确无误、不添字不漏字地诵读。

二读,读懂诗意。一般情况下,古诗词的内容较深奥,学生在字词句地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字词句的讲解,或通过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字词的意思,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读懂诗词的大意。

三读,读出韵律。闻一多说:“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可以说,节奏韵律是诗人表达情感最有效的手段。古诗词中或急促跳跃、或低沉滞重、或轻松快乐、或舒缓悠长,不同的节奏韵律反映着诗人思想情感的跌岩起伏,及诗词丰富的内涵和意境。所以,教师指导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读得准确,读懂诗意,还要注意读出诗词的节奏,读出诗词的韵律。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许还不太了解诗词格律,但是教师可以适当得引导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古诗词特有的规律。例如:声调、押韵及平仄等的细微分别;引导他们掌握七字句二二三的停顿规律,让学生可以读出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读得短而重等。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带有韵律节奏地诵读,这就使得古诗词的美感油然而生。

四读,读出诗情。我们知道,古诗词的“美”,除了音韵的高雅优美,还在于它的意境引人入胜,情感动人心弦。而诵读的最髙境界就是能够在读出作者感情的同时还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情,在诵读中将作者与读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达到精神上的共鸣。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教师可以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介绍作者的历史背景及生平事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入诗词的意境,是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我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相应的共鸣,达到情和声的统一。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教师要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将这样的美好和愉快的心情融于诵读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读得深切,读出诗情。

三、强调背诵

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背诵环境,在引导学生准确、深情并茂地诵读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能够以朗读的要求进行古诗词的背诵,切忌机械式地背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求学生进行古诗词背诵,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风细雨般的熏陶中感到自豪,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并能够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诗词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胞,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耐人寻味,道难道之景,行难行之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是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越来越体现出其国际化、全球化的改革趋势,而为了保持住我国本土文化在新一代学生成长中的影响力,为了进一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古诗词的教学。诵读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范读韵律古诗词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踏青古诗词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