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

2015-04-29 12:44王旭民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孔乙己美的语文

王旭民

【摘 要】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反思我们自己呢,大多的时候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是低效的。

【关键词】

优化 课堂结构 提高 课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构建一个科学的时效、实效、高效的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而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自然。”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可能还停留在课间十分钟的精彩活动上或者是还沉浸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上,能否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拉到本节课的学习上,导入在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开头虽短但作用却很大,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只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那他们自然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如教学《吆喝》时,就可以配以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风味、老北京人等图片和《北京土著》《京韵悠悠》等音乐,以下面的语言导入“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代代相传的老字号……这就是北京。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 这段导语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老北京的场景,它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和对文章中人物的探究激情,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伴随着教材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得到了美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二、幽默评价,启迪智慧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语言的首选。一次语文课上,我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一首七绝。这位学生刷刷地很快就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字写得又高又大,引得其他学生都笑了起来。该生看着自己的“书法作品”亦颇有得意之色。待静下来以后,我说道:“这位同学的默写全对了,但是‘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太好了!”对学生在作业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缺点,我并没有大发其火,也没有一本正经地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思而得知后的笑声中受到教育。

三、质疑探究,提高能力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比如教师可提问:小说中写了哪些“笑”?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同情孔乙己,没有帮助孔乙己,却一味哄笑取乐?以哄笑声凸显孔乙己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四、点亮美学,生成教学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语文学科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美的艺术魅力。可在追求教学成绩和即成效益下的“灌、填、喂”的填鸭式教学,把语文课变成了一帧模糊而黯淡的黑白照片,陈旧而沉重。而,语文课堂必须是美的,该有对学生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该是一座看风景的平台,让学生坐在里头如沐春风。而教师是充满个性的魔术师,为学生点亮一道道的风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美育磁场,提升语文教学成效。例如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性强的讽喻小说,则可以排演课文剧,如《变色龙》;思辨明显的议论文则可以举办论辨会,如《俭以养德》;知識性突出的说明文则可以编写解说词,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因为“艺术能使僵化的世界说起来,唱起来,或许跳起来。”

总之,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感悟生活真谛,方可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孔乙己美的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