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之城阳光下的避暑天堂

2015-05-04 07:23总策划张筠执行策划谢达波黄世涛组稿张筠谢达波黄世涛罗晓庆鲍相龙杜妮统筹谢达波资料来源四川省马尔康县旅游发展局和嘉绒文化研究会供图四川省马尔康县委宣传部马尔康县文联
中国西部 2015年5期
关键词:马尔康藏族策划

总策划/张筠 执行策划/谢达波 黄世涛 组稿/张筠 谢达波 黄世涛 罗晓庆 鲍相龙 杜妮 统筹/谢达波资料来源:四川省马尔康县旅游发展局和嘉绒文化研究会 供图/四川省马尔康县委宣传部、马尔康县文联

康养之城阳光下的避暑天堂

总策划/张筠 执行策划/谢达波 黄世涛 组稿/张筠 谢达波 黄世涛 罗晓庆 鲍相龙 杜妮 统筹/谢达波资料来源:四川省马尔康县旅游发展局和嘉绒文化研究会 供图/四川省马尔康县委宣传部、马尔康县文联

大藏寺全景图 摄影/王国民

那些清晨、那些黄昏……行走在“高原明珠城·最美马尔康”的偏远村寨、热闹街头,总是忘情地投入到她的山水之间,饱览她的秀丽风光,总是希冀能够领略到她的全部风貌和文化底蕴,解读她古老的土司风情,追寻她从古至今的神秘足迹。

马尔康,藏语意为“酥油灯点亮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这里是嘉绒圣地,这里是锅庄故乡,这里是长征驿站,这里是避暑天堂,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其独特的、保持着原生态风貌的嘉绒藏族文化、红军文化、宗教文化、自然景观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原味,形成了一道让人流连忘返的生态旅游环线。

高原明珠迎朝阳

旅游业是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对外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闪耀在雪域高原的红色文化

冬季的马尔康已覆盖着皑皑白雪,人们大都呆在屋子里等待着寒冬过去,有年长者,围着火炉向后辈们追述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往昔岁月。

嘉绒建筑 川西高原上凝固的音符

嘉绒藏族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因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土司制度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嘉绒文化。作为文化的符号和历史的见证,嘉绒地区的建筑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如建筑的结构强调军事防御和保暖功能;修建的材料多就地取材,选用常见的片石垒叠;在建筑的装饰上,蕴含着嘉绒藏族人的信仰。

蓝天下,一幅秀美的生态画

从成都出发,穿越300公里的成灌、都映高速和汶马高等级公路,您就来到《尘埃落定》之地……

浪漫的嘉绒藏族风情

“嘉绒”系藏语音译,是“嘉莫察瓦绒”的简称,意为东方河谷地带。以马尔康为中心的嘉绒藏族,长期生活在大渡河上游两岸,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嘉绒美食 醇香味美

马尔康是一个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相融共处的城市,这里的饮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无论你是哪个民族,有哪种饮食嗜好,在这里都会品尝到如意的佳肴。

绘就生态旅游发展新蓝图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

构建马尔康县旅游发展新常态

马尔康境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景观、优美的高山峡谷、高原草甸、温泉湖泊等自然风光;拥有绚丽多彩的嘉绒文化……

猜你喜欢
马尔康藏族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马尔康市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