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县将怎样炼成?
——中共蓬溪县委书记张向福谈文化立县

2015-05-04 03:42谢达波
中国西部 2015年27期
关键词:书法旅游建设

文/本刊记者 谢达波

文化名县将怎样炼成?
——中共蓬溪县委书记张向福谈文化立县

文/本刊记者 谢达波

初夏的蓬溪,万山绿遍,满目竞翠,处处一片生机盎然。乘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踏着建设西部特色文化旅游名县的发展鼓点,蓬溪县委、县政府紧抓机遇,奏鸣突破发展的号角,乘势谋发展,带领80万老区人民经过艰苦探索和实践,使县域发展步入了折射着成熟和科学理性之光的运行轨道。

踏寻于蓬溪山水之间,追索着这片土地上曾经演绎的故事,感受着这里沧海桑田般的变革,撞入眼球的新闻腑首即是,使我们不得不为蓬溪的发展而赞叹,为蓬溪人而喝彩。

中国革命老区蓬溪县享有“梓东邹鲁”的美誉,现为四川省遂宁市下辖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是汉代道家严君平隐居之地,是明代宰相席书、清代宰相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的故里。

蓬溪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及推进策略是什么、成效如何?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蓬溪的文化旅游,蓬溪县委、县政府有着怎样的顶层思考?蓬溪将以怎样的姿态阔步走向时代的前沿?且看中共蓬溪县委书记张向福是怎样建设西部文化旅游名县的。

激活养在深闺的“宝贝”

面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模式已由生产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的快速转型,各地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撬动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的重要杠杆。“我们要找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发展大势,冷静分析自己的发展差异和比较优势,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避免同质化、泛概念化,努力提升县域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张向福道出了自己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独到见解。

先天的地域区位优势是发展地方旅游业的先决条件,而文化则是旅游发展的“根”,正所谓“根深者叶茂,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蓬溪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全县‘西部文化旅游名县’建设的深入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交通明显的改善,发展文化旅游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张向福如是说。

在查阅了蓬溪文史资料中我们发现:蓬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享有“孝子故里”“中国洞经音乐发祥地”“古壁画艺术之乡”等美誉。“蓬溪的书法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廉洁文化等文化资源在川中地区独具特色。”张向福说。

蓬溪的书法文化在全国影响重大。蓬溪“工诗文、善书法”之风历代传承,如唐代杜甫曾来此写诗论书法,宋代王弘作宝梵寺碑记,明代黄辉在此题匾“梓东邹鲁”,当代著名书画大家黄宾虹、沙孟海等也在此留下珍贵墨宝。全县有以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曾来德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1人,省、市书法协会会员300余人,民间书法家数万人,从而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青年书法群体和闻名书坛的“蓬溪书法现象”。蓬溪在2000年-2008年间相继四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蓬溪的宗教文化丰富,且精华众多。境内有始建于北宋的宝梵寺,其名是宋英宗赵暑以“佛中之圣,梵中之宝”之意敕赐,其壁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名山”高峰山坐落着蜀中第三大名观——高峰山道观,其八卦式道观建筑群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其老子塑像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蓬溪红色资源非常宝贵,红色文化的意义重大。”不少党史专家称,旷继勋蓬溪起义,是在中共四川省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一次震惊全川,震动全国的革命武装行动,在四川和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创下3个“红色”第一:1929年6月29日,根据“八七”会议精神,旷继勋将军率部在蓬溪发动了大革命失败后四川第一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和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以此为依托,蓬溪已成功拍摄电影《旷继勋蓬遂起义》、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勋公园。

蓬溪廉政文化内涵深厚,文脉绵延。清代268年间,四川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是蓬溪人士张鹏翮,康熙帝曾赞他为“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蓬溪从政者。

用思想照亮文化立县之路

“高亢远行,必须用战略照亮征程。没有战略的文化旅游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更不能引领县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走得更远。”张向福明确指出。

文化旅游到底应该有着怎样的发展理念、确立怎样的目标和思路、构建怎样的发展模式?蓬溪人为此进行了深度追问。

“我在蓬溪工作三年多来,当有的部门负责人给我汇报,我们蓬溪有好多好多的劳动力在外务工,带回了好多好多的劳务收入,我听后会感到很痛心,我甚至把这当成一种耻辱。”张向福在谈发展愿景中给我们讲道,他一直有一个纯朴而简单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能在他任职蓬溪期间,通过全县的共同努力,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能在家门口就富裕起来,能活得更有尊严、更幸福,能因为自己是蓬溪人而骄傲。

张向福带着“以民为先”的梦想,进行了冷静分析:民不富则无投资,蓬溪的基本县情决定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仍然属于投资拉动。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资本、民间投资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决定今后蓬溪发展的速度。民不富则无消费,蓬溪的消费市场在与遂宁的同城化发展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蓬溪能否实现从劳务收入大县向就业消费大县转变,将直接决定今后蓬溪发展的质量。

“基于对新常态下全国、全省、全市发展总体趋势的认识,基于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考,基于对蓬溪‘一区三县’定位的分析,特别是结合蓬溪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取得了新业绩的实际,县委、县政府明确以‘富民强县、生态育县、产业兴县、文化立县’的发展思路引领蓬溪的各项工作。”张向福说,这一思路是“工业提速、农业转型、城镇上档、三产升级”战略的升级版,也是蓬溪建设“一区三县”的指南针。“富民强县”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贯彻落实,是我们的发展目标;“生态育县、产业兴县、文化立县”是发展路径,是具体举措,是支撑抓手。

“强县必须先富民,民富才能县强。”张向福说。然而,强县首先得立县,而且必须得用文化立县,因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蓬溪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建设西部文化旅游名县的过程中,张向福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形势,围绕新构想、新思路,积极投身蓬溪“富民强县、生态育县、产业兴县、文化立县”的主战场,掀起加快建设“一区三县”新高潮。

科学有序推进文化立县

如何具体落实“文化立县”战略意图和战术布置,解决“立”什么、如何“立”的问题,使蓬溪文化的发展有明确的路线图,使之科学而有序?张向福说,文化传承是蓬溪的精神命脉、思想家园,走“文化立县”之路就要认真落实中共蓬溪县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名县的决定,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优势,致力加快文化建设。

蓬溪在确定要走文化立县这一发展之路时,张向福就想好了具体该怎么走。

“‘厚德崇文、开放包容、奋发图强’的蓬溪精神是80万蓬溪儿女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张向福说,第一要强化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要通过加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人们对书法之乡蓬溪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要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特色,挖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用好红色资源,做好名人、名山、名水文章,倾力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唱响主旋律,提高文化的影响力,给群众带来独特的文化感受。”张向福说,第二要做实做强文化品牌。蓬溪不仅仅是书法之乡,还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挖掘。要通过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将历史文化融入到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中。要通过做实做强文化品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体现蓬溪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蓬溪文化品牌在西部乃至全国立得起、叫得响。特别是在城镇建设、新村建设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还原本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貌,避免为书法而书法,做到既一枝独秀又百花齐放。

与张向福交谈得越深入,我们越被他独特而科学的发展思路所吸引。对于文化立县,他在结合蓬溪自身资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发展蓬溪文化。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是‘文化立县’的内在要求。”张向福说,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成了蓬溪文化立县的重要工作。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信仰宪法、敬畏法律,拥护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治蓬溪建设,引导和形成“讲法治、讲文明”的社会风尚。

文化让蓬溪走出特色

在实行“文化立县”战略中,书法、红色、宗教、民俗等文化融入县域发展,对蓬溪实施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战略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生态蓬溪新县城

“灿烂的文化是蓬溪有别于其他区县的另一品牌。”张向福说,蓬溪于东晋建县,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有以张鹏翮为首的蓬溪籍古圣先贤彪炳史册,今有以曾来德为代表的蓬溪书法群体扬名中外。

“坚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富民强县之路。”张向福说,蓬溪按照中央遂宁市委文化振兴计划的部署,加快建设“一城三景区”,加快构建具有蓬溪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一是加快提升中国书法城品质。根据书法文化特质和县城历史文脉,复建新建大约100座书法牌坊和1000处书法匾额楹联,建设“中华牌匾城”;有效利用优势资源,在县城规划建设“现代书法艺术馆”;在城河湿地建设“中国书法艺术长河”,形成“景城一体、文城一体、产城一体”的现代城市。当前,“中国书法城”项目顺利推进。同时,依托旷继勋纪念馆和奎阁广场、问陶园廉洁文化集中展示区,加快打造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构建“一镇两馆两基地”格局,把中国书法城加快建成全国知名的旅游集散地。

二是积极打造“三景区”。首先,推进赤城湖·中国书法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唐兴书院)项目建设,坚持“合同原则、规划原则、安全原则、品质原则”,全力推进书画小镇、书法主题酒店、锄园书画村、唐兴客馆等项目建设及创建工作,由此把蓬溪建成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西部地区书画产品集散地。其二,推荐高峰山道家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依托高峰山自然环境、道教文化,建立养生、养老产业体系,将高峰山建成道家养生旅游度假区、中国道家养老产业示范基地。其三,稳步推进中国·红海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设。计划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完成旅游度假配套项目,力争到2020年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蓬溪注重文化与现代新兴产业的融合,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使县域旅游产业呈现出“从无到有、稳中求进、总体向好”的局面。

在蓬溪的几天行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蓬溪“生态育县、产业兴县、文化立县”在建设中跳动的脉搏。“一直以来,蓬溪广大干部群众心中装着一个富民强县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的实现,蓬溪人科学的走上文化立县之路。”张向福充满信心地说:“相信在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奋力拼搏之下,蓬溪将被建成一个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文化名县。”(责任编辑/德翰 设计/王静)

猜你喜欢
书法旅游建设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书法欣赏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