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efing

2015-05-04 03:42
中国西部 2015年27期
关键词:国家旅游局青海湖旅游

Briefing

成渝客专7月10日送电 7月15日正式联调联试

7月11日,中铁建成渝项目部对外宣布,成渝客专成都东至壁山接触网设备自2015年7月10日18:00起带电,并将于7月15日正式开始成都东至永川东的联调联试,共涉及简阳南站、资阳北站、资中北站、内江北站、隆昌北站、荣昌北、大足南、永川东及璧山等站。

据悉,本次联调联试及动态检测计划从7月16日至9月10日,内容为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电力牵引供电、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客服系统、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综合接地、电磁环境、振动噪声、声屏障。联调联试以成渝客专成都东至重庆北段达到设计速度为目标,对全线各系统和整体系统进行调试、优化,使各系统和整体系统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成渝客专是国家确定的2015年建成通车的重点工程之一。目前,四川省境内段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年底将开通运营。成渝客专线路全长308.206千米,其中特大桥、大中桥共计297座,隧道45座。

成渝客专是连接重庆、成都的首条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了双线无砟轨道,全长308.2公里,其中四川境内185.5公里,重庆境内122.7公里。全线设计走向是:成都东→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隆昌→荣昌→大足→永川→璧山→沙坪坝→重庆(菜园坝)。全线设计最高时速为300km/h,通车后重庆到成都仅1小时。(来源:央广网)

国家旅游局“旅游大数据库灾备中心”揭牌仪式在贵州举行

7月9日,国家旅游局“旅游大数据库灾备中心”在贵州正式揭牌。仪式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与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常小兵共同签署《旅游基础数据库灾备中心和大数据应用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旅游局、贵州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联通公司在通信服务、旅游云、旅游大数据等领域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旅游大数据库灾备中心”是贵州省全面发展大数据产业以来第一个在贵州落地的行业数据灾备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不仅完善了数据安全体系,而且借此实现了多级数据融合和社会大数据的共享,探索了旅游大数据共建、共享、共管的新模式,对解决目前旅游大数据发展落地难的问题做了有益的尝试,将对全国范围的旅游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来源:国家旅游信息中心)

“十三五”期间,我国17%的贫困人口将实现旅游脱贫

7月10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的成效。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共同宣布,“十三五”时期,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17%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2015年到2020年,全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

会上,国家旅游局通报了下阶段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重点工作。推动出台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推介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解决乡村旅游环境卫生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问题;开展百村万人乡村旅游创客行动;通过开展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和乡村旅游村官培训等,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国务院扶贫办介绍了下一步支持旅游扶贫工作的重点举措。一是完善精准帮扶措施,制定精准扶持模式,进一步加大试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力度;二是鼓励相关省区整合统筹扶贫资金和各项支农资金,加大对试点村的支持;三是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旅游扶贫,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以上举措,到2020年实现在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受益农民5000万人,每年带动200万贫困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来源: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

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究竟有多美

进入7月,四川藏区就到了一年中美不胜收的季节。日前,《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317川藏世界旅游目的地 (四川段)规划》(以下简称《318/317四川段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其规划到2020年,以四川藏区为主,涵盖雅安和成都部分区域的318/317景观大道(四川段)将被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

不同于传统旅游规划侧重景观打造,最新出炉的《318/317四川段规划》,特别注重游客体验与参与,将打造以生态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科普科考旅游、户外运动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对此,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路德维希·雷德如此评价:“国外具有经济实力、消费实力的年轻群体,他们更希望更有活力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参观景点。因此,该规划以活动为主题的思路很有必要。”(来源:四川日报)

快 讯

·第八届中国(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暨世界荷花博览园开园活动将于7月31日在四川遂宁圣莲岛举行。

·2015年7月9日,东方航空公司MU7185旅游包机航班在张掖机场平稳降落,标志着宁波—张掖首航成功、张掖第三条旅游包机航线开通运营。

·7月11日,来自重庆主城区以及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省市的三万名自驾车友齐聚酉阳,共同参与“酉阳桃花源雪花勇闯天涯露营啤酒节”狂欢大派对。

·7月8日,随着一声汽笛鸣响,首趟银川开往杭州的K1805/6次“丝路驿站——银川号”品牌列车,向着2402公里以外的杭州一路飞奔。

·位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的陕西铜川新近发现一处罕见的石林景观。当地已委托专业单位进行规划,计划将其打造成陕北地区的乡村石林景区。

·近日,广西旅发集团在香港成功举办桂港旅游业联谊交流会。

·7月10日,在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分会场,南部县第四届莲花节暨川陕甘渝“2015寻美嘉陵江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部县四龙乡莲花博览园举行。

未来三至五年游客有望骑车观赏青海环湖赛

7月7日,绿草如茵的青海湖畔,三五成群的驴友在新建的自行车车道上悠闲地欣赏青海湖的美景。未来三至五年内,青海省交通部门将铺设一条365公里的环青海湖自行车道,方便游客观光旅游和健身。

每年的7月至8月,众多游客慕名来到青海湖观光旅游。随着每年一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青海举行,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骑车环湖来完成他们的旅途。据统计,目前,青海湖畔骑行客数量有数十万之多。这条沿青海湖畔铺设的自行车道,成功实现自行车和机动车分离,自行车游客将有了更高品位、更为安全的骑行环境。同时,环青海湖周边也将建立起专为自行车游客服务的驿站。青海湖骑行产业模式,将有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青海湖景区自行车租赁摊点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自行车作为一种过时的交通工具,由于其健康、环保、便捷在旅游界成为了一种新潮。每年环湖赛都会引发许多游客的自行车骑行热。环青海湖骑行能让游客看到很多平时看不见的风景,能给游客的旅途增添许多乐趣,也能带动青海湖周边的自行车租赁业务。(来源:西海都市报)

多彩贵州着力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

入夏时节,贵州旅游迎来一年中最“旺”的季节。全省上百个景区推出漂流避暑、山峰避暑、溶洞纳凉、都市休闲、乡村度假等丰富多元的生态避暑旅游产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光避暑客。近年来,贵州省加快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园省”的生态旅游发展愿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加快构建以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为主要载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康体、科研、文化体验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来源:贵阳日报 )

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逆势上扬 旅游消费和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逆势上扬,呈现旅游消费和投资两旺的良好态势。旅游消费总额创历史新高,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入境旅游继续回升。在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稳增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旅游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扩大内需新增长点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旅游投资高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同比增长28%,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速度高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旅游投资增速高3个百分点;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占59.5%,成为旅游投资主力。

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4.1个百分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8.7%,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4%。其中,门票收入增长8.3%。星级饭店经营出现回暖趋势,客房收入和平均房价增幅约1%。旅行社接待国内游人数增长7.8%,组织出境游人数增长35.2%。

入境旅游超过出境旅游人数 上半年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27亿人次,同比增长9.8%。其中,入境旅游人数651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619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超过出境旅游320万人次。入境旅游保持了稳步复苏的势头。(来源:国家旅游局)

猜你喜欢
国家旅游局青海湖旅游
那美丽的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青海湖》
踏浪青海湖
旅游
“五一”假期中短途旅游需求旺盛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