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小刀刀锋上的男人味道

2015-05-04 06:36王鑫叶金
中国西部 2015年30期
关键词:维吾尔小刀刀子

文/王鑫 图/叶金

英吉沙小刀刀锋上的男人味道

文/王鑫 图/叶金

每个维吾尔男性

都为拥有一把英吉沙小刀而骄傲

英吉沙小刀为刚健的气质而铸造

轻巧,不失稳重的神韵

华丽,不失勤劳的迹痕

刀柄是一座山

刀身就是山撑着的苍穹

英吉沙小刀是力的化身

沙海、戈壁,是刀的铁砧

盐碱、冰凌,是淬火的水源

黄风和土雨是十八磅的锤

锻打出英吉沙小刀的钢毅和灵魂

不去扪问刀为何用

不去抚试刀锋多灵

它为你展现一个民族的秉性

——诗人李宏《英吉沙小刀》

一把传奇的刀

仿佛一根干枯的木桩,满脸沧桑的吐尔逊老人此刻正坐在自家小院的铁砧旁,一锤一锤地锻造着手中的小刀。门外,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着瓜果葡萄呼啸而过,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在老人的手工锻造台上留下一层厚厚的灰尘。这里是新疆喀什的英吉沙,一座有着浓郁南疆风情的小城,吐尔逊老人在此打刀、卖刀。但英吉沙小刀的锋芒,也仿佛这满天的沙尘一样,在市场大潮中慢慢黯淡。

吐尔逊老人所在的英吉沙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北麓,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英吉沙,原名英吉沙尔,建县时定名为英吉沙县,意为新城。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英吉沙县正是以英吉沙小刀而闻名于世。相传,在16世纪末,在英吉沙县城南郊的卡尔瓦西村,一位名叫买买提·库拉洪的铁匠制作的一种雕刻有直、方、圆、齿、三角形图案,并涂有红、绿等颜色的木柄小刀,特别的锋利、美观。于是当地人家便纷纷仿制,此后,英吉沙小刀的制作工艺也就渐渐成为当地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手艺。后来,打刀的匠人们别出心裁,制作出有着各种造型的精美小刀,并在刀柄上用黄铜、白银、玉料、骨石等加以镶嵌,最后还仔细地刻上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们相互竞争,从而提升了小刀的质量。于是英吉沙小刀的名声越来越大,制刀技艺也迅速传入和田、莎车、喀什和库车等地。

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英吉沙小刀多数为弯刀,其造型华美的特点表现在刀柄上:黑黝黝的是兽骨把手,明晃晃的是钢把手,亮晶晶的是银把手,黄灿灿的是铜把手。无论哪一种英吉沙小刀刀柄,英吉沙的工匠们都要在上面镌刻绝妙的图案和流畅的花纹,有的刀柄上还会镶嵌上珍珠和宝石,显得玲珑华贵,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令人爱不释手。正如诗人赵力在《剑与花》一诗中所写的那样:“来新疆,谁不锻铸一柄锋利,削风雪于笑声之中,斩蟒龙于大漠之上。”

英吉沙小刀一般长十一二厘米。它们造型各异,有的如月牙、有的如鱼腹、有的如凤尾、有的如雄鹰、有的如红嘴山鸦、有的如百灵鸟头,然而无论何种式样,其做工都非常精细,外观也十分赏心悦目。英吉沙小刀不仅精美绝伦,其锐利无比的实用性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吹毛发一触即断,削铁片屑落纷纷,真可谓名副其实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由于英吉沙小刀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故历来有“用家”“爱家”“富家”之说。所谓“用家”,泛指各族农牧民,他们把这种小刀作为生活、生产用具,随身携带,切瓜、割肉、削木、剥皮无一不用。特别是牧民们更是人手一把,随时用来屠宰牛羊牲畜。“爱家”是指一些爱把英吉沙小刀作为装饰欣赏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人。“富家”则指旧社会中那些官僚富豪,他们为了特殊需要,常要专门定制一些特种的英吉沙小刀,用以炫耀自己的财富,而本地的巴依、阿訇赴麦加朝觐时,往往也要专门定制精工细作的英吉沙小刀。

由于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不崇拜偶像,因此英吉沙小刀传统文化里就没有“大师”这一说法。人们尊称技艺高超的匠人为大师傅,更不必刻意在刀上打上名字,以表示是所谓“大师”的作品。极品英吉沙小刀在手柄等关键部位都是手工打制的,所以产量极少,而且价格不菲,绝非寻常百姓可以拥有的。

将一把纯手工锻制好的极品英吉沙小刀拿在手上,会感觉格外压手。闪着银光的刀刃上暗藏杀气,刀背上那道浅浅的血槽赋予它一种冷峻的气质,那是一种男人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不禁让人联想起痛快淋漓的搏杀、快如闪电的刺击,以及速度、战争、鲜血与美人的笑靥等等,这些杂乱而毫无关系的联想在脑海中交织成一个不朽的真理——英吉沙小刀是一把传奇的刀,一把只属于男人的刀。

英吉沙的刀客

当新疆清晨的阳光洒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时候,这个维吾尔小院里已经响起铁锤叮叮当当的声音和机器沙轮嗡嗡的鸣叫声。土制的大土炉里炉火正旺,炭火和铁屑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叮当作响的敲击声此起彼伏,衬托着古城的每一个日出与日落。

吐尔逊老人将一块长条形的钢块放在火上烧得通红,然后迅速将它拿出来放在铁砧上不停地锻打,如此反复地敲击了几十次,那块烧得通红的钢条却还没有一点刀子的模样,仍是一块薄薄的长条形状。这样的敲击过程已经持续近四十分钟的时间,而要最终打制成一把英吉沙小刀,最少还需要四个小时。小院子对面的土炕上,吐尔逊老人的三个儿子也在做刀,不同的是,他们用的是现代化设备,父子两代似乎各不相干,也从不交流。一个不大的小院里,仿佛同时运行着两个不同时间维度的空间。

吐尔逊老人的家在英吉沙县芒辛乡,他们村的210多户人家中,有166多户在打刀子,30多户在卖刀子。闻名于世的英吉沙小刀大多出自这个村子,因此这里也被誉为“中国小刀之乡”。吐尔逊老人家传的打刀技艺,迄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吐尔逊老人的曾祖是这里最早开始打刀子的手艺人,传到吐尔逊老人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了。到如今,他也是村里唯一存留的用手工打制刀子的人,而村子里别的打刀人家早就投奔到工业化的浪潮之中,这让如今仍在坚持手工打刀的吐尔逊老人显得愈发落寞。

吐尔逊老人打一把刀子需要半天的时间,而他的儿子们一天却可以轻易打造六七把。当然,这并非纯手工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得益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他们从上海订做加工好的不锈钢刀刃,然后再手工打造刀把后组装即可。对此,吐尔逊老人总是十分不屑,他认为,儿子们打造的不叫刀子,只能算做个刀把子而已。

在新疆,英吉沙小刀与伊犁沙木萨克折刀、焉耆陈正套刀、莎车麦麦提折刀一起被尊为“新疆四大名刀”,英吉沙小刀虽然声名显赫,但其锋芒却正在市场大潮中慢慢暗淡。英吉沙小刀出名后,需求量大增,传统的手工刀因工序繁杂、加工时间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上手工刀销到内地很容易生锈。因此,市场上销售的刀子多为“组装品”,即刀身是从上海工厂里统一加工好的不锈钢材质刀身,运到英吉沙后,再由当地刀匠手工安装上富有维吾尔特色的刀把。做好刀把之后,再将它们卖给村子里几个卖刀子的大户,最后由这些大户统一销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上。

对于这样的流水线打刀工艺,吐尔逊老人不屑却又无奈。“现在手工打的少了,很多都是机器生产的,”吐尔逊老人说,“当初那些老工匠的手艺,人不在了,就没人会做了。”因为吐尔逊老人的几个儿子都不愿意跟他学打刀子的技术,这让吐尔逊老人非常生气,他常说,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东西怎么能断代?但同时,他也十分无奈,曾几何时,他家的小院里永远都客商如云,来往的人们都喜欢买一把他打的刀子。但现在,不知怎的,人们似乎更喜欢那种千篇一律的上海不锈钢刀子。对此,吐尔逊老人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不肯向这个时代妥协,只能低着头,默默无语地敲击着他手中的刀刃。火光中,被煅红的刀刃映红了他沉默的面庞。

虽然自己的手艺已经不被这个时代认可,但这依旧无法阻挡吐尔逊老人对自己打刀技术的自豪:“我从小跟爸爸学打刀子,已经打了四十年的刀子了。许多本地人,杀羊的刀子、割肉的刀子嘛都还是到我这个地方来拿。虽然别的村子也有手工打刀子的,但他们还是认我家祖传三百年的刀子,几十年了都是这个样子。”是的,恪守传统的刀匠永远不会向这个工业化的时代妥协,相比于那些大批量的流水线加工,他们更醉心于自己的手工制造。就好似人们喜爱手工拉面胜过机器轧的挂面一样,或许这正是英吉沙小刀的魅力所在。一座小泥炉、一把小铁锤、一支小铁钻,这几乎就是刀匠们打刀的所有道具。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精美绝伦的英吉沙小刀就是靠这些原始落后的工具,用一双双黝黑粗糙的双手锻打出来的。如果说绣花帽是维吾尔女人的专利,那么英吉沙小刀就一定是维吾尔男人的杰作,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刀锋上的传奇。

吐尔逊老人停止了锻打,反复端详那块冒着烟的钢条。那块钢条看上去已经有了一点刀子的形状,他用夹子将钢条又重新放到熊熊燃绕的火焰上,鼓风机的声音又开始响了。炉膛中的那块钢条,在熊熊烈火之中,也越来越像一位裹着红纱的纤巧美人了。

刀是男人的脸

听当地人介绍,以前的芒辛乡里,手工打刀的刀匠有很多,这里打制的刀子远近闻名。维吾尔男子有随身佩带刀子的习惯,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一把心爱的刀子。有一把得意的刀子,小伙子在姑娘面前都会神气很多,因此可以说,刀子就好像一个维吾尔男人的脸面。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已经很少有年轻人带刀子了。失去了这一世代延续的雄性审美,如今手工打造的英吉沙小刀大多是当地人自家使用,因此销量也越来越少,往往只有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来买,但维吾尔族男人对英吉沙小刀的喜爱却从未改变。

维吾尔族为什么如此喜欢小刀呢?这里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维吾尔族兄弟上山去打猎,除了猎枪之外,他们每人身上还佩带了一把小刀。进入山沟不久,就听到“呼呼”的声音,抬头一看,只见一只吊睛白额虎从林中蹿了出来!瞬间,跑在后面的弟弟就被老虎叼走了。哥哥转身拼命地追赶老虎,可怎么也追不上。他突然想起弟弟的腰中还别着一把刀子,就放声高呼:“弟弟,你腰上有刀!”这一下子提醒了弟弟。于是,他拨出刀子,拼命地朝老虎的胸前和腹部刺去,不一会儿老虎就躺在了血泊中。这个故事传出之后,维吾尔族男子都要佩带一把刀,以防万一。久而久之,就在当地形成了佩带小刀的习俗。

传说未必可信,不过英吉沙小刀的出现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相关却毋庸置疑。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崇武尚刀,他们多以游牧为主,副食也多是牛羊肉,宰剥牛羊或切割肉块需要相适宜的刀具。维吾尔人喜食大块的牛羊肉,尤其爱吃烤全羊。在众宾围坐的筵席上,当美味飘香的羊肉端上时,宾客们便纷纷亮出各式各样的刀子宰割羊肉。谁的小刀精美漂亮,人们就会投去赞赏的目光。因此,在这样的场合,英吉沙小刀已经不再是一把工具,而是一个维吾尔族男人的面子。

休息了片刻之后,炉膛里的火焰又熊熊地燃烧了起来。吐尔逊老人又坐在铁砧旁开始了他的工作,不停地捶打那块被烧得通红的钢条。铁锤起落的动作,已不知重复了几千次,那块在锤声中不断延展的钢条,此刻已经基本有了刀的模样。对面凉棚下的土炕上,他的三个儿子已经做好了十几把刀子,凌乱地堆在一堆,好似一座微型的刀山。

在铁锤锻打的敲击声中,四个小时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渐渐地,锻打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吐尔逊老人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将这把已经打制成型的刀子放在水中淬火,随着“呲”的一声巨响,水面上升起一团白雾,旋即又消散在新疆燥热的空气中。这是英吉沙小刀锻造过程中的淬火工艺,也是刀匠们世代相传的诀窍技术,一般都互相保密,绝少外传。据说,经名师淬火处理过的英吉沙小刀,钢口锋利非凡,用它来削刮铁条,只见铁屑迎刃而起,而刀锋却未见崩口和卷刃。如果用手指轻轻弹动刀体,还可以听到清脆悦耳的音响,甚至能延续长达半分钟之久。淬火之后便是刨光,经过刨光的小刀会散发出一种金属特有的幽光,冷冽而霸气,一如维吾尔男人的眼神。刨光的过程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刨光好的刀刃只需装上已经做好的刀柄即可。于是,经过四个小时的烈火煅烧和一个小时的精心刨光,一把闪着幽光的英吉沙小刀就在吐尔逊老人的手中诞生了。

将小刀拿在手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白“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的画面。此刻,仿佛血管里也流淌着维吾尔族男人的英武与豪迈。是的,这是一把属于男人的刀,男人锻造、男人传承、男人使用,因此这把传奇的小刀才会沾染上男人的味道,承载了男人的性格,并塑造了男人的气质。一把真正的英吉沙小刀,是经过无数次锻打后才诞生的。正如维吾尔族男人,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变得威武彪悍一样。

英吉沙,一个属于男人的刀锋故事。(责任编辑/三金 设计/赵清)

【相关链接】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使用的原料有白银、白铜、黄铜、贝壳、牛骨、骆驼骨、有机玻璃、塑料、宝石和钢铁等,现已有二十多个品种。现在市场上比较好的牌子如巴旦木花牌、阿那尔古丽牌、米斯然牌,都出自英吉沙县芒辛乡。

维吾尔和哈萨克等民族的成年男子都喜欢随身携带一把心爱的刀子,用于日常切瓜、割肉、宰羊等,有的则只是作为一种装饰物佩挂在腰间。这种小刀大多刀刃锋利,造型美观,做工精致。南疆各地虽然都有生产小刀的地方,但数英吉沙小刀最为出名。

英吉沙小刀有四十多种,有维吾尔人喜爱的凤尾式、百灵鸟式、喜鹊头式等等。

芒辛乡是英吉沙小刀的发源地,也是小刀生产的专业村。在村子里,你随便走进哪一家,都可以看到生产小刀的过程。

猜你喜欢
维吾尔小刀刀子
轻便方便的小刀
间谍酷知识
深夜,给我递刀子的人
刀子
暮光如刀子
感觉像刀子
过气的大侠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HPLC法测定维吾尔药复方克比热提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维吾尔医综合治疗60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