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建设的内涵

2015-05-04 02:05史慧武程玉海冯志成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型愿景成员

史慧武,郁 杰,程玉海,冯志成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51;2.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建设的内涵

史慧武1,郁 杰1,程玉海2,冯志成1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51;2.张家口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高校创建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首要的是一定要抓住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因为只有抓住其特征并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和使命,才能赋予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准确的内涵,即: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组织结构精简、扁平、无边界;成员肯学习且善于学习;成员自主管理和自我创新;成员家庭与事业平衡;领导者扮演新角色;团队执着于“五项修炼”。内涵界定准确,建设实践才会有方向、依据和标准。

高校;学习型组织;内涵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作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政府、城市、企业、学校以至家庭管理等多个层面。在学校层面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同济大学、台湾台南市和顺国民中学等都是比较成功的例证。同时,国内很多学校也有将此理论运用于学生工作或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和实践中,且取得不错的效果。本课题组也尝试开展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创建研究和实践。我们以为欲使该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组织中见诸于形,首要的是一定要抓住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即鉴于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能和使命,赋予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以特定的内涵。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特征,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二是组织结构精简、扁平、无边界;三是成员肯学习且善于学习;四是成员自主管理和自我创新;五是成员家庭与事业平衡;六是领导者扮演新角色;七是团队执着于“五项修炼”。兹分而论之:

一、拥有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SharedVision)是组织中全体成员个人愿景的整合,是能成为员工心中愿望的远景,也是凝聚组织力量的纽带和推进组织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强大动力。所以,共同愿景是个人、团队、组织学习和行动的坐标。因为“人们寻求建立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共同愿景应该满足以下条件:第一,符合学习型组织对共同愿景的界定,它应包含愿景、价值观、目标(或使命)和具体目的;第二,符合党和国家对高校学生工作组织赋予的职责和功能;第三,符合党和国家对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第四,符合高校学生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职业发展;第五,体现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比如,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工作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定位于“胸怀国家,心系社会;爱校爱生,忠于职守;学习创新,见贤思齐;反求诸己,和衷共济;修身齐家,育人天下”;“每一位辅导员成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优秀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成为学生喜爱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获得他们享用一生的知识支柱”;“学院学生工作有大的飞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愿景包含了辅导员的使命、责任、价值观和具体目标。

二、组织结构精简、扁平、无边界

学习型组织理论要求组织要精简、扁平、无边界。鉴于此,高校学生工作组织在机构设置和机制运行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精简统一,淡化边界

1.整合学生工作相关机构,实行“大部门”制。尤其对于规模不大的高校,应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密切相关的机构进行整合,由一个部门统筹协调,由一个分管领导统一指挥。如,可将学生工作处、团委、就业指导处、公寓管理中心、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甚至社科部、体艺部等机构整合为一个部门,即学生工作部。干部岗位配置设一名部长和若干部长助理或副部长,每项事务由一名助理牵头负责一个团队全面、全过程的管理,业务不重复,服务到基层。这样,可以超越部门间的“法定”边界,各项工作在组织中可以顺利开展和完成。

2.合理设置院(系)领导班子岗位,精简统一。院(系)级一把手应既负责教学工作也负责学生工作,所以,院(系)级领导班子配置上,根据学生规模大小可采取以下两种模式:一是院长(系主任)负责院(系)一切行政事务,院(系)书记负责党务工作,再配一名或两名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教学和学生工作;另一种是院长(系主任)兼书记,再配一名或两名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教学、学生和党务工作。这样,院长(系主任)既负责教学也负责学生工作,减少主任与书记分工负责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上的协调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整合辅导员和班主任职责,实行辅导员或班主任一岗全责(为区别于中小学班主任,高校称“辅导员”更合适)制。根据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质量普遍降低的突出现状,应将辅导员与班主任两个岗位的职责整合为一个岗位。辅导员在系书记的领导下,全权负责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日常管理和服务等所有事务。这样集辅导员与班主任职责于一身,可使辅导员队伍精简高效。

4.做事方式力求简洁,学生服务力求便捷。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领导易掌握,员工易操作,学生易办理,工作效率高。第一,制度范式化。将学生工作的各项制度提炼为指导执行者操作的标准范式,做到工作规范化、任务表格化、事务流程化、操作标准化。第二,管理信息化。一方面,校、院(系)结合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职能,分模块提供学习、管理、办公、信息共享等网络发布平台;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联系互动的信息交流机制,如留言版、辅导员博客、QQ 群等,提高工作的便捷性。

(二)组织扁平化,实行有机管理

按照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的要求,就是把中间管理层减得越少越好,并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最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现在,学生工作的管理层级一般是:主管领导—学生工作部或学生工作处(主管部门)—学院(系)(二级单位)—辅导员(执行层)——班级(学生)(反应层)。为减少中间管理层,柔化科层制,可采取以下方式,实行有机管理:

1.建立学生工作领导核心层,让院(系)领导参与校学生工作重要事项的决策。由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学工部部长(学工处处长)、团委书记、各院(系)一把手组成学生工作领导核心层,凡涉及学生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安排均由此核心团队决定,并形成例会制度。院(系)级执行层直接参与决策,一方面使决策更加合理可行,另一方面指令不易失真,能够得到更有效地执行。

2.强化院(系)的权责,实行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首先,由学生工作领导核心层共同制定院(系)学生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授予其相应的自决权。其次,各院(系)围绕目标实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学校通过绩效考评和兑现奖惩实现对院(系)的控制。

3.成立辅导员年级学研小组,加强学校层面对辅导员的直接领导和均衡培养。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尤其必要。辅导员年级学研小组由各院(系)同年级辅导员组成,学工处指派专人负责指导。学研小组以项目团队形式出现,主要针对本年级学生不同时期出现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学习、交流、培训和研讨等。辅导员的管理责任仍以各院(系)为主。

三、肯学习且善于学习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所以,肯学习且善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作为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在学习上应突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学习与工作不分离,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学习型组织的学生工作者要将工作的开展视为学习的过程,将每项工作视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学习贴近学生实际、围绕问题解决,而且,按照“决策——反思——行动——反思”的过程深化认知、获取新知,实现自身学习力提高和工作创新的有机契合。

同时,学习型组织的学生工作者要把学习与工作等同,把学习视作每天的一项必要工作,如同认真工作一样每天认真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工作形式。

(二)个人基础上的组织学习

学习型组织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在学生工作组织中,按照不同职能划分为各个层面和类别的学习小组,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开展团队学习。如建立以系为单元的由系思政干部和辅导员组成的各系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元的各年级辅导员学习小组,以公寓管理中心为单元的公寓辅导员学习小组,以学工处全体成员组成的处室学习小组,由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学工部部长(学工处处长)、团委书记、各系书记组成的领导核心学习小组以及以课题组为单元组成的课题小组等。同时,建立以信息反馈、反思和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系统,形成自动运行的组织学习长效常态机制。

(三)学后必须有新行为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后如果不能产生新行为,学习过程就没有完成。所以,作为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在学习制度的设计上,检验学习效果,不仅要检查是否完成学习内容,还要检验是否转化为新行为。组织成员要经常按照下表检验自己是否“学后有新行为”,“学习”过程是否真正完成。此外,还应建立学习成果转化制度,促进学习成果由知识形态转化为行为实践。

学后新行为检验表

四、自主管理,自我创新

(一)自主管理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方法。学生工作组织可以上述提到的各学习小组为单元形成自主管理团队,成员自己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选定改进创新的目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检查效果、评定总结。自主管理为每一位组织成员提供了参与管理的渠道,运用其内在的约束性来增强责任感,使他们从内心发出“我要干”、“我要干好”的愿望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自我创新

彼得·圣吉说过:“什么是学习型组织?用两个字回答,就是创造;如果用四个字回答,就是持续创造。”所以,创造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本质特征。那么,怎样才能不断地自我创造? 最重要的就是在学工组织中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比如,建立学生工作科研和成果转化评定奖励办法,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资源分配、用人晋升机制等,营造组织成员竞相创新的组织氛围。

五、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

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为此,关键要解决好两个矛盾,一是工作与家庭之间价值观的冲突,二是工作和家庭在争夺时间的冲突。

以上两个冲突的解决,需要在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依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充分考虑如何满足每位成员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如归属感、尊严以及在组织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生命意义,使学生工作成为他们获得个人需求的必要载体。因为,如果成员取得优异的工作成就和较高职业地位,那么,其家庭成员也获得荣誉感,特别其子女还会由此汲取自信心和进取心。这样,在价值观上组织、成员、家庭达到了共赢。同时,在工作安排上,尽量不挤占成员的业余时间和影响其正常的家庭生活。如,孩子在哺乳期的女辅导员不值夜班,就能避免子女养育与工作的冲突。由此,个人与组织的界限将变得模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也将大为减少,从而达到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六、领导者扮演新角色

学习型组织是从组织领导人的头脑中开始的,要求他要能理解学习型组织,并能够帮助其他人获得成功,他应扮演三种角色: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作为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的领导者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如:就整体学生工作组织而言学校分管领导是领导者,而就院(系)团队而言院(系)书记就是领导者。不论哪个层次的领导者,其发挥的作用是相近的,即:设计师就是对学生工作组织要素进行整合,设计组织架构、政策、策略和学习活动,促进愿景的建立,具体起草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建设方案;仆人角色表现在他对实现共同愿景的使命感,将权力、观念、信息分给大家,放下身段和成员站在一起,寻找正确方向,在组织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上亲自示范实践;作为教师,主要任务是利用领导掌握的较为全面的信息界定真实情况,开发自我,与成员沟通,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帮助成员对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提高他们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促进每个人的学习。

七、执着于“五项修炼”

作为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除具有以上内涵之意外,更重要的是在共同愿景下,进行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鼓励所有成员自我超越、进行系统思考的组织,即执着于“五项修炼”的组织。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其书名即表明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是共生的关系。所以,学生工作系统要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就必须持续进行“五项修炼”。通过“五项修炼”重塑组织文化,培养学习型组织文化,即:学习力文化、快乐工作、创新文化、反思文化、共享文化、速度文化,唯此学生工作组织才能真正成其为学习型组织。

[1]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07.

[2]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实践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EB/OL].中华讲师网:http://www.jiangshi.org/video/3016/.

[4]吴明烈.组织学习与学习型学校/台湾教育名著丛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曹威麟,钱大奎,严韧. 超越方舟:学习型组织修炼之道[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6]郑立梅.管理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陈幼德.对学习型学院内涵建设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1,(1):34-35.

[8]王凌宇.广播电视大学创建学习型组织初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50-53.

[9]高世杰,赵红灿.基于“五项修炼”的高校辅导员学习型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4-107.

[10]夏国荣,等.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的实践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90-92.

[11]百度百科.学习型组织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332.htm?fr=aladdin.

The Connotation of Learning Student Affairs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Schools

SHI Hui-wu1,YU Jie1,CHENG YU-hai2,FENG Zhi-cheng1

(1.Zhangjia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bei 075051;2.Zhangjiakou College,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To construct learning student affairs organization in higher school, the key point i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student affairs organization. Only w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grasped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fun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 affairs organization of higher schools, the exact connotations can be embodied in learning student affairs organization of higher schools, namely, the members of organization share the same will; organization systems are simple and flat and have no boundary; members manage and innovate on their own; members balance family and career; leaders play new roles; teams focus on “practicing five items”. When connotation is defined exactly, construction practice will has direction, basis and standard.

higher school;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nnotation

2015-04-10

史慧武(1965-),女,河北万全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学习型学生工作组织创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Z141196)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7

A

1008-8156(2015)02-0017-04

修回日期:2015-05-21

猜你喜欢
学习型愿景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全力护航交通安全——解读瑞典“零伤亡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