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边防放飞的梦想

2015-05-04 17:22杨念黎
西藏文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帕里警营边防

杨念黎

去年初秋,随“中国名刊名编名家走边防”采访团,从拉萨来到有“世界第一高城”之称的日喀则帕里镇。

沿途如画般的山山水水,让我目不暇接。田野里的庄稼金黄一片,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载歌载舞如庆丰收;山坡早已披上了绿色的毯子,悠闲的牛羊徜徉其上,眺望过去似被镶嵌的黑白珍珠;白云在峰顶悠悠地飘动,沿途美丽的卓木拉日峰、多情湖让一行人久久驻足……

当汽车驶入帕里边防派出所的那一刻,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高原警营的想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宣传板,整洁的营区内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栏、军人核心价值观标语牌、文化墙……警营基础设施健全,年轻的官兵个个充满朝气和活力。遗憾的是派出所里的“五朵金花”在我们到达时,只有两个人在岗,其她几位因公外出去了。

帕里镇属喜马拉雅山麓冲击平原地貌,海拔4300米,全镇年最低气温零下30多度,即使在盛夏的8月,这里的气温依然很低,无霜期仅有85天。由于这里气候多变、风大雪多、高寒缺氧,帕里镇吃菜一直是个难题。

此时回想,到达当天与边防官兵共进晚餐的情景让我此生难忘。干净整洁的餐厅里摆放着四五张饭桌,桌上摆着三菜一汤和白米饭,简约而实惠。进餐过程中的倾心交流,让我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在帕里吃的新鲜蔬菜只能到市场上去买,市场里的菜品种少,价格贵。为了节约经费,菜品多样,派出所官兵就在塑料大棚里种植蔬菜,只因气候地理原因,有些菜不能完全成熟。在帕里边防派出所,吃到的就是绿色的西红柿和黄色的鸡蛋。

饭后,师教导员把我们领到了所里的暖房里,因为需要,暖房的一面墙上已被开辟出“梦想墙”,官兵们贴在墙上的梦想让我们一行人感叹不已:

我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一本文集——用文字、图片等翔实记录战友们在戍边卫国伟大事业中的点点滴滴和感人故事,以及祖国边境的美好河山。让更多的人了解边境、认识边防、认知最可敬的边防官兵。

——师胤嗣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穿上绿军装,手握钢枪,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现在的梦想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边防军人,让辖区群众因我们的存在而过得幸福美满。——周树润

我的梦想是刻苦学习,全面提高文化素质,考上军校,让家人因我感到骄傲。

——丹增索朗

……

条件虽苦,梦想在飞。34名官兵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是如此的质朴、真切,没有豪言壮语,用最平实的语言表白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戍边卫国,保一方平安。

帕里小镇的气候极其恶劣,生活单调,但帕里边防派出所的广大官兵却坚信“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他们积极营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始终用正能量和主流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帕里边防派出所开辟了“文化沙龙”、“书画艺苑”、“史海钩沉”、“两角一墙”等多个教育园地,定期举办以小讲坛、小课堂、小演说、小座谈、小故事、小板报、微电影为载体的“七小活动”,组织官兵制作笑脸墙、梦想墙,组建了文艺小组、书法摄影小组、文学写作小组、网络兴趣小组等,为部队培养了许多一警多能型人才。

几天的相聚,离别时却有太多不舍。这样的警营生活,却让我无声地感动。面对官兵们,一切溢美之词都显得苍白无力。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可爱、淳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橄榄绿,平凡的他们在演绎着不平凡的事;在这里,他们用寂寞和坚守护卫国门;在这里,花样年华的他们书写国门前的优质服务;在这里,格桑花的坚强不屈永远屹立在世界屋脊。

一身戎装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他们就是平凡伟大的国门卫士,我们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猜你喜欢
帕里警营边防
意外之『喜』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长航南京:开展“萌娃进警营”消防开放日活动
用恒心和毅力雕琢成功
走边防
警营情怀
新时期背景下警营文化的建设研究
不老的故事
歌颂老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