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名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

2015-05-05 12:51易连斌李雪梅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教中学物理荣誉

易连斌+李雪梅

“关于中学教学名师成长规律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高中物理二班(西华师大)的13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集齐了他们的名师档案、名师推荐表等材料,从个人荣誉、教学研究、专业获奖、教学指导等方面对名师的成就进行调查统计,从中得到一些规律,由于材料均为本人填写,真实可信。我们在孔凡哲老师《名师成长规律及其启示》一文的指导下,形成《中学物理教学名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一文,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对年轻教师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有学者认为,教师分为若干个层次:合格教师,好教师,名教师,教育家。

研究发现,一般教师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适应发展期:从师范毕业生到做一名合格教师,大约需要5~8年时间,在27~30岁之间,以评上中级教师为标志。大多数教师会获得一些较低级别的个人荣誉,极少数特别优秀者会获得较高级别个人荣誉,下面对五位四川省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进行对比。

晋建辉,1982年参加工作。1998年9月,第一篇获奖论文《处理好“两纲”和两本的关系》荣获内江市一等奖。2000年第一篇发表论文《高中物理素质研究》收录到《中国发展研究文库》。1996年获中教一级。

易连斌,1985年参加工作。第一篇论文《水——玻——玛定律实验的最佳润滑剂》发表在《物理实验》1995年第4期上。1992年6月,第一篇获奖论文《验证玻—玛定律学生实验的研究与改进》获南充市三等奖。1994年获中教一级。

彭孝勇,1990年参加工作。1997年10月,第一篇论文《对改革农村中学课程设置的构想》发表于《巴中周报》。1998年5月,第一篇获奖论文《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在巴中市经验论文交流中荣获二等奖。1997年获中教一级。

李书永,1992年参加工作。第一篇论文《探究一道力学选择题》发表在《理科考试研究》2004年第3期上,2004年10月第一篇获奖论文《浅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获宜宾市论文评选一等奖。1998年获中教一级。

李阳,1992年参加工作。2005年11月,第一篇获奖论文《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获遂宁市教育局三等奖。2008年6月,第一篇论文《应考策略》发表在《中国高校教育研究》上。1998年获中教一级。

通过几位老师的获奖论文、论文发表和评中级职称的时间看,1990年后参加工作的名师成长迅速,经历时间6~10年。他们和普通教师没有多大的区别。

第二阶段是成熟期:从合格教师走向成熟,大约持续10~15年,在37~45岁之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以评上中教高级为标志,大多数教师会在教学、教育、教研中取得一定成绩,比较容易获得较高级别的个人荣誉,这是教师出成绩的黄金时期,极少数特别优秀者会获得高级别个人荣誉,如省、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师德标兵等,他们是朝着名教师迈进的有力竞争者。

获得中教高级的时间,晋建辉:2001年;易连斌:2001年;彭孝勇:2004年;李书永:2002年;李阳:2005年。

这是名师的创业时期,他们的主要工作在教学和班主任上,文章发表、论文获奖、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职称评定。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他们没有在教研上有大的建树,但却经历了人生漫长的累积期,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经验逐步丰富,为快速发展期做好了充分准备。他们有别于普通教师的地方在于教学成绩和个人荣誉的获得,13位名师均荣获省、市骨干教师称号,还有省、市优秀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高级别荣誉。

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期:经过成熟期以后,从好教师成为名教师,大约持续2~6年,在45~50岁之间。一部分好教师会朝着名教师发展,如荣获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称号的老师,将经过三年较为系统的国家培训,承担一系列的名师工作,建立名师工作坊,承担名师课题研究,使他们向专家型教师过渡,其优秀者以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专业最高荣誉为标志。

这一时期教师精力充沛,头脑反应灵活,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再加上学校把更多的教学任务,更好的教学班交给他们,使名师逐步达到人生的巅峰时期。

参与比较的五位老师都是四川省政府2011年12月批准的首批名教师,至今为止,高级职称评定已有10~14年,一般教师早就进入了职业倦怠期,而他们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却能进一步提高。下面对这一时期的各项工作做一个统计。

晋建辉:获奖课件3个,最高省级二等奖,优质课和公开课6节,论文5篇,《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浅谈》获全国二等奖;专著2本,《数字化实验与中学物理教学》主编。高考最好成绩资阳市理科第一名。

易连斌:获奖课题5个,《中学物理教师培养机制的探究》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公开课和示范课7节,在《物理教学探讨》《中学生学习报》等刊物发表教学论文40余篇,《分层教育与四不原则的应用》发表在《学问》杂志上,获奖论文18篇,《扎实搞好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获省级一等奖。参编书籍有5本出版发行,《新编初中物理智能训练》主编。高考最好成绩南充市理科第一名。

彭孝勇: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教科研导刊》

猜你喜欢
中教中学物理荣誉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获得的荣誉
在文学经典中教陶艺 让儿童的想象飞起来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与不教的实践思考
获奖荣誉统计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