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2015-05-06 05:58胡广男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肺大泡气胸胸腔镜

胡广男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胡广男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103例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患者, 按照疾病类型分为局限性巨大肺大泡的A组(44例)、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的B组(33例)及肺大泡合并气胸的C组(26例), 对比三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间术中转为开胸手术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虽高于A组及C组, 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更适用于局限性巨大肺大泡及肺大泡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并发症

肺大泡为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肺部疾病之一, 本病临床有着较高的反复率, 轻者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者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胸腔镜手术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不同类型的肺大泡患者其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03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胸腔镜对于肺大泡的最佳手术适应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本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03例肺大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肺大泡, 而合并有气胸患者为第二次发病者, 排除存在胸腔镜手术禁忌证者。患者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44例局限性巨大肺大泡的A组、33例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的B组及26例肺大泡合并气胸的C组。A组, 男25例, 女19例;年龄19~41岁, 平均年龄(26.16±6.33)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0例, Ⅱ级17例, Ⅲ级7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战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51%~75%, 平均FEV1%(63.12±6.16)%。B组, 男18例, 女15例;年龄18~40岁, 平均年龄(26.34±5.1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 Ⅱ级11例, Ⅲ级7例;FEV1% 50%~73%, 平均FEV1%(63.22±6.04)%。C组, 男14例, 女12例;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26.31±5.5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 Ⅱ级8例, Ⅲ级5例;FEV1% 53%~75%, 平均FEV1%(63.19±6.18)%。三组患者性别、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及FEV1%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三组患者均接受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患者取健侧卧位, 并于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腋前线第4肋间及腋后线第6肋间行观察孔及操作孔, 于充分观察肺大泡情况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在院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比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在院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转开胸手术率比较 A组术中共有1例转为开胸手术, 转开胸手术率为2.27%, B组术中无转为开胸手术病例, C组术中无转为开胸手术病例, 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8>0.05)。

2.2 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B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虽高于A组及C组, 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及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及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表1 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注:三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 A组4467.12±5.12 90.31±10.55 B组3369.12±5.6693.11±9.32 C组2667.89±5.3690.55±9.09 F 3.1612.341 P 0.6610.673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n(%)]

3 讨论

目前临床应用于肺大泡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开胸手术治疗及胸腔镜手术切除两种, 其中因胸腔镜手术可在不降低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 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并易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故患者易于接受[3]。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指证主要包括局限性巨大肺大泡、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及肺大泡合并气胸等多种, 且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 其手术适应证也随之扩大。为总结出胸腔镜手术治疗在肺大泡手术治疗中的最优适应证, 本研究对于本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三组间术中转为开胸手术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肺大泡合并支气管疾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B组其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虽高于因局限性巨大肺大泡及肺大泡合并气胸的A组及C组, 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及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更适用于肺大泡局限及肺大泡合并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

[1] 李欣, 肖雄斌, 罗光明, 等.尘肺病患者肺气肿及肺大泡并发率调查.中国职业医学, 2014, 41(1):117-118.

[2] 张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临床效果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36):7690-7692.

[3] 张宏伟, 于晓锋, 董耀众, 等.同期不变换体位胸腔镜双侧肺大泡切除术25例.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2): 22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45

2015-05-04]

115007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中心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肺大泡气胸胸腔镜
不可逆转的肺大泡该如何治疗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肺大泡并发血气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要点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肺大泡是否应该手术切除?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