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区域教育正能量

2015-05-06 08:00刘太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云梦县云梦布局谋篇

刘太平

2008年以来,云梦县教育局在《湖北教育》编辑部的帮助下,挖掘新闻、提炼经验,推出了3期总结和宣传云梦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长篇报道,大大促进和提升了云梦教育发展水平。

密切沟通,选准角度,找出响亮的鼓点。保持和编辑部的密切联系,经常就我县教育工作的重点、成效、亮点进行沟通,推荐新闻素材,请编辑老师进行分析、指导。凡重大的宣传报道,邀请记者、编辑老师来云梦一同采访、策划,选定好切入的角度,找准云梦教育不同时间段最响的鼓点,准确把握云梦教育发展的脉搏。如2008年《湖北教育》第2期《播种习惯 收获成功》,从第三方的角度,以参观者的口吻抒写对云梦县养成教育的体验感受。文章开头呈现了一个特写镜头:精彩的文艺演出结束,现场学生区域干干净净、家长席上一片狼籍;学生离场时自发走过去,顺手收拾起家长丢弃的废纸和烟头。文章没有直接写我县养成教育的具体作法,而是描写了学校“小事大做”、教师“引领示范”、师生“相互监督”、村民“积极参与”等几个典型片断,突出我县注重文化熏陶、环境育人的养成教育特色,一线穿珠地再现了云梦推进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场景,再配以直观的图片,让养成教育可观、可闻、可感、可触,有如身临其境,使我县养成教育工作更加鲜活闪亮。报道刊发后,引来周边及武汉、襄阳、黄梅等十几个县市区组团来云梦参观学习。

实地挖掘,布局谋篇,谱出动人的旋律。两篇内容相近的报道,如何写出各自不同的风味?编辑部的老师们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答案。2010年的主标题是《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分“关注学生:让每名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锁定课堂:让每位教师都当最大的赢家”“聚焦校园:让每所学校都成为最美的风景”三个板块,突出了我县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均衡之路。2013年的主标题是《着眼持续高位均衡》,则从云梦县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出发来布局谋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小场景、本色的小举措,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教育发展带来的种种实惠。两篇报道内容错落有致,各自重点突出,切合了当时云梦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就像同样的歌词,在不同的背景下,谱成旋律各异的曲子,一样的优美动听。

多方联动,天籁齐鸣,奏出美丽的和声。在《播种习惯 收获成功》的正文之后,编辑部安排了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教授的评论文章《习惯在“公共资源”中养成》;在《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的正文之后,编辑部又请黄俭副厅长撰写了评论文章《教育均衡发展与实施素质教育应高度统一》。这两篇评论,大大提升了报道内容的理论高度,从而使云梦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正如黄俭副厅长所指出的,云梦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停留在硬件的提档升级上,而是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学校建设随养成教育而动,师资调配随课堂改革而行,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云梦的这3篇文章都被安排为封面特别关注,都是发表在关注栏目下的特别报道里面。我们选择一些学校,在同期杂志上开辟专栏,结合报道主题,配以丰富的图片,展示各个学校的亮点,从不同的侧面直观而形象地增进读者对报道内容的印象。多方联动,犹如钢琴的多部合奏,弹出了最美的和声,充分展现了云梦教育之美。

(作者单位:云梦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杨万军)

猜你喜欢
云梦县云梦布局谋篇
论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民受金融排斥问题
云梦古镇
让作文因阅读教学而精彩
云梦天堂
湖北省云梦县老年人大学校歌
向教材文本追索写作价值点的策略浅谈
论古云梦的地理位置
《九云梦》中人物命名分析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