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透明帽对结肠息肉检出的影响

2015-05-07 09:54王彦斌孙敏娴李翌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5期
关键词:肠镜腺瘤前置

王彦斌 孙敏娴 李翌萌 郑 琦

结直肠癌是消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大多由腺瘤性息肉进展而来.因此,尽早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其恶变的关键。目前,结肠镜检查被公认为是诊断和治疗肠道病变的金标准,但常规肠镜检查对息肉有一定漏诊率。Rex等[1]的研究表明腺瘤最大直径≥l cm时漏诊率为6%,6~9 mm时为13%,<5 mm时为27%,且右半结肠腺瘤的漏诊率要高于左半结肠。肠镜下漏诊腺瘤或恶性肿瘤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消耗。如何减少息肉的漏诊成为目前消化内镜检查的一个难题。我院对已确诊肠息肉进行复查和患者息肉电切术时,采用肠镜前置透明帽可明显提高了结肠息肉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普通电子结肠镜发现结肠息肉,1个月内由同一操作者行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共124例患者。入选标准:肠道准备充分,2次检查均到达盲肠。排除标准:有肠段切除史的患者;炎症性肠病有大量炎性息肉形成的患者;病理证实为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62人,其中A组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23~68岁,平均(55.2±12.3)岁,B组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龄25~67岁,平均(56.7±1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无统计学差异。A组以肠镜前端安装透明帽行复检及电切术,B组以普通肠镜行复检及电切术,前后2次检查的间隔时间是7~42 d,平均 21.3 d。

二、检查方法

所有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以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做为导泻剂,检查前1日及检查当日凌晨口服清洁肠道,采用EPK-I EC3890电子肠镜进行检查,记录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并追踪病理结果,排除癌变后在1个月内进行治疗的患者按照第一次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并行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禁忌后由原检查者进行复检及息肉电切。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24例患者首次常规检查发现息肉者124例共计314枚,A组62例计161枚,B组62例计153枚。A组前置透明帽后复检,42例发现新息肉(息肉数56枚),B组普通内镜复检后,8例发现新息肉(息肉数10枚)。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A,B两组对不同大小的息肉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B两组对不同部位息肉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复检结果比较 [n(%)]

表2 两组漏诊息肉大小结果比较 [n(%)]

表3 两组漏诊息肉检出部位结果比较 [n(%)]

讨 论

目前现有的结肠镜检查无法避免结肠息肉的漏诊,除肠道准备的好坏和操作者的水平外,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结肠皱襞,肠道迂曲角度过大等解剖结构的存在,影响了肠镜的视野,甚至视野丢失。为了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有研究采用了广角镜、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等检查方法,但往往因为设备昂贵或操作繁琐而难以推广[2]。前置透明帽可以保持肠腔壁与内镜前端之间形成3-5mm的透明距离、减少观察盲区;本实验B组62例普通内镜复检后,8例发现漏诊息肉(12.9%),其中6例息肉在相对易见的肠管内,提示通过认真检查及良好的肠道准备可避免部分漏诊。而A组62例中有42例患者漏诊,比例相当大(67.74%),与B组不同(表3),其大多位于肝脾曲,乙状结肠的肠管迂曲角度大的皱襞后方,普通窥镜观察困难,所以即使增加普通复检次数也不能有效减少息肉的漏诊,只有通过前置透明帽在进退镜过程以前端透明部分推开黏膜皱襞减少盲区才能有效减少息肉的漏诊。对于直径≥1 cm的息肉检出,前置透明帽的优势并不明显(表2),尤其对于隆起性或者带蒂息肉,认真检查漏诊的几率会明显缩小,但对于扁平息肉或者侧向发育型肿瘤(LST)还是有很大优势,直径<10 mm易漏诊除体积小不易观察,主要是存在于皱襞后方及肠管迂曲角度大的视野盲区。本实验表1采取例数做为统计学差异比较,而非复检息肉数,是为后续计算复发率,癌变率,及死亡率准备。表2、3采用息肉个数做比较为以后在相应位置加强检查力度提供依据,有利于减少息肉漏诊。在对照组行普通内镜复检电切过程中,对于皱襞后方和肠道迂曲角度过大位置的息肉操作困难,其中直径≥10 mm腺瘤性息肉必须行电切术,重新前置透明帽后插镜完成手术,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因2次进镜及较长的操作时间也增加了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所以,肠镜前置透明帽确实有效增加了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同时对于肠道迂曲处的息肉手术,前置透明帽后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另外透明帽可以提高肠镜检查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穿孔出血等并发症[3],费用低廉,值得在基层医院医生尤其是初学者中推广。

1 Rex DK,Cutler CS,Lemmel GT,et al,.Colonoscopic miss rates of adenomas deteined by back to back colonoscopies.Gastroenterology,1997,112(1):24-28

2 许吉成,刘冰熔.内镜技术在提高肠道腺瘤检出率中的应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32):3118-3123.

3 令狐恩强,刘杰,李惠凯,等.透明帽在无痛单人肠镜操作中的作用.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5):365-367.

猜你喜欢
肠镜腺瘤前置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