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十二指肠溃疡诊断价值的探讨

2015-05-07 09:54陈嫦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5期
关键词:造影剂胃镜胃肠

陈嫦娥

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十二指肠黏膜层及肌层的缺损,其临床表现及用药等方面大部分与胃溃疡相类似,但发病情况,性别、年龄与发病机制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之处[1]。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反酸嗳气、上腹部饱胀与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等。临床中对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检查方法,一般为胃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活检,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诊断金标准[2],但胃镜检查侵袭性较大,若有操作不当等情况则可能诱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十二指肠溃疡超声诊断技术不断进步与完善,对临床中十二指肠溃疡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行超声造影检查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较好效果,现阐述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十二指肠溃疡行超声造影诊断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64±2.67)岁。全部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症状,包括反酸嗳气,上腹饱胀,节律性上腹疼痛等,少数患者伴有贫血、便中带血或形体消瘦等。全部患者均于自愿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检查,排除食物中毒、感冒及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贫血者。

二、超声测量正常值及正常十二指肠超声图像

1.超声测量正常值

贲门管径,5~12 mm;胃壁厚度,胃腔充盈500~600 mL,造影剂时,胃壁厚度3~6 mm;黏膜皱壁厚度,胃腔充盈时为500~600 mL造影剂时,厚度约4~6 mm,胃底部黏膜皱璧和胃窦厚度一般小于胃体部。十二指肠球面积一般为3~5 cm2。肠壁厚度,肠腔充盈时约为3~4 mm;肠腔内径,肠腔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一般小于3 mm;十二指肠黏膜皱裘厚度为 4 ~ 6 mm[3]。

2.正常十二指肠超声图像

随着幽门的开放十二指肠逐段充盈,球部形态为“椭圆形”或“三角形”,边界清楚规整,球壁黏膜面极为光滑,球内有均质回声,其大小形态随着蠕动以及幽门开放而出现规律变化。十二指肠水平部及降部肠腔规整充盈,肠管回声规则,内部回声均质,边界清晰,肠壁黏膜面见细小的黏膜皱装。肠壁结构完整,由外向内分别为浆膜层(强回声层)、肌层(低回声层)、黏膜下层(强回声层)、黏膜层(低回声层)[4]。

三、检查方法

胃镜检查:全部患者禁食禁水8 h以上,检查前5 min给予10 mL胃镜润滑浆口服,局部麻醉[5]。超声造影检查:应用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为凸阵探头,频率为3.5~5 MHz,检查前全部患者均禁食禁水8 h以上,冲服造影剂(杭州胡庆余堂出品)48 g/500~800 mL,患者检查时取仰卧位、坐位或侧卧位,于左中上腹部进行系列的横纵向及斜向扫查:①贲门及食道下段切面,探头斜置于左季肋下近剑突处,于左后方扫查,获取食道下段及贲门长轴,再实行十字交换扫查,获取贲门与食道下段短轴切面;②胃底切面,探头斜置患者左季肋位置,于后左后上方进行旋转扫查,角度范围为0~80°,可对胃底周壁进行完整显示;③胃体切面,探头于左上腹部实行纵置移扫,显示胃体长轴;探头在左上腹部进行横置移扫,显示胃体短轴;④十二指肠切面,探头纵置患者右上腹部,上端于右移扫60°,向左移扫30°,下端相对固定,获取完整十二指肠切面显示[6]。

四、十二指肠溃疡超声造影表现

球形态较不规整,球部面积变小,大部分<3.0 cm2,球壁黏膜面有凹陷出现,且凹陷表面附有少量增强回声,不同的切面分别显示为“强双点”、“强圈征”或“强片斑”等;球部充盈不佳,并常伴有刺激征象,影响幽门的开放功能;凹陷处球壁层次模糊,回声有所减低,且局部出现局限性增厚,厚径一般0.4~1.0 cm;多发性溃疡患者,有球形态较不规整,且有多处壁球凹陷征;球后溃疡患者,球底部宽径一般>3.0 cm,且局部肠管易发生收缩、痉挛或疤痕狭窄[7]。

五、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数据录入EXCEL(03版)行逻辑校对,数值变量采用标准差、均数表示。胃肠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检测率比较行χ2检验。

结 果

一、不同检查方式对十二指肠溃疡检测情况

超声造影诊断的40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作为对照,诊断符合为36例,漏诊、误诊4例,符合率为90.00%,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对十二指肠溃疡检测情况 [n(%)]

讨 论

溃疡好发部位大部分以幽门管、胃小弯角切迹及十二指肠球部为主。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及为黏膜的病变程度,为目前确诊胃十二指肠疾病“金标准”。但胃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会使患者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恐惧或者拒绝,也可因术者操作的不当,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低氧血症、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肺吸入。窒息、出血及穿孔、心肺功能紊乱及器械损害等。而超声检查安全、无创,且食品型造影剂,无不良反应,气味芳香,患者更容易接受[8]。

超声造影检查,是一种经过造影剂充盈胃肠腔,消除腔内气体及内容物对超声波干扰,但本身不会对超声波的穿透造成影响,改善超声成像内环境,使得声波能够顺利穿透,并使胃肠壁结构与病变得到更加清晰的显示,1985年,郭心璋学者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具有特色回声增强型的口服造影剂。造影剂分为豆、米等两类,通过用水调制成糊状,作为食品型的造影剂,较容易被患者所接受,且服用口感良好在胃肠道内形成点状的均匀回声,能消除或减少胃肠道的超声伪像,使得胃肠局部层次结构能更清楚的显示,增加胃肠壁及胃肠腔病变的对比度,并且胃排空时间的延缓,更加有利于仔细观察,因此得到临床上的重视和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诊断的40例患者均行胃镜检查作为对照,诊断符合为36例,漏诊、误诊4例,超声造影与胃镜检查符合率为90.00%,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超声造影检查是一项有效安全、且依从性较高的十二指肠溃疡检查技术,具有较高的消化性溃疡诊断价值,是胃镜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之后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法,是胃镜检查的有效补充,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可将其作为上消化道疾病的一种筛查法运用于临床上。对可以显示的溃疡,超声造影可于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重复检查,以判断患者十二指肠溃汤大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疗效的评定标准。

综上所述,十二指肠溃疡应用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无并发症发生,为医生对患者治疗恢复情况给予了疗效标准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翟真真.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北方药学,2012,9(1):70-71.

2 张晓静,王军.胃肠充盈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0上半月):1114.

3 庞书科,王广鹏,牛振利,等.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价值研究.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39-41.

4 左耀中.超声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价值.海南医学,2008,19(10):121-122.

5 刘勇.口服胃肠造影剂后超声在筛查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16-18.

6 Lee NM,Yun SW,Chae SA,et al.Perforated duodenal ulcer presenting with massive hematochezia in a 30-month-old child.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38):4853-4855.

7 Liang XL,Gao Q,Gong NP,et al.Comparison of esome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vs esomeprazole magnesium in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duodenal ulcer:A 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study.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12):1941-1945.

8 Felga GE,Silva FM,Barbuti RC,et al.Quadruple therapy with furazolidone for re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40):6224-6227.

猜你喜欢
造影剂胃镜胃肠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