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2015-05-08 10:58李军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佝偻病磷酸酶碱性

李军石

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李军石

目的 探讨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有佝偻病早期症状的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100例无症状患儿作为对照组, 检测血清内BALP的含量,再利用佝偻病建议诊断标准对所有患儿进行诊断, 将诊断结果与利用BALP诊断的结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BALP含量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P诊断佝偻病的灵敏度为94.15%, 特异度为50.00%, 假阴性率为5.85%, 假阳性率为50.00%。结论 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可以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骨碱性磷酸酶;佝偻病;诊断

佝偻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 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疾病之一。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 继而使骨发育障碍。佝偻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 可能造成骨骼的畸形, 对患儿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 严重的佝偻病还会对患儿的神经、肌肉等系统或组织造成损害, 故早期对婴幼儿进行佝偻病的筛查十分必要。本次研究着重探讨通过检测骨BALP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具有佝偻病早期症状(如与天气无关的多汗、夜惊、易激惹、枕秃等)的0~24个月的患儿20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117例, 女83例, 平均年龄(13.6±3.7)个月。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门诊体检, 但无佝偻病早期症状的0~24个月的婴幼儿10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平均年龄(14.2±2.8)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如肝衰竭、肾衰竭等;先天性或遗产性疾病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儿经股静脉采静脉血5 ml, 3000 r/min离心5 min, 取上层血清2 ml作为标本, 利用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北京天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标本BALP含量进行检测,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对所有受试婴幼儿根据1986年制定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中对佝偻病的简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1.3 判定标准 根据BALP含量分为:正常:<200 U/L;疑似:200~250 U/L;诊断佝偻病:≥251 U/L。阳性率=(疑似病例数+诊断病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取α=0.05作为检验水准,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婴幼儿血清BALP含量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BALP含量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骨碱性磷酸酶筛查佝偻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观察组200例患儿中, 188例确诊为佝偻病, 根据BALP测定结果,将BALP≥200 U/L作为佝偻病筛查的高危人群, 结果发现, BALP诊断佝偻病的灵敏度为94.15%, 特异度为50.00%, 假阴性率为5.85%, 假阳性率为50.00%。见表2。

表1 两组受试婴幼儿血清BALP含量测定结果[ x-±s, (n, %)]

表2 BALP筛查佝偻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n)

3 讨论

佝偻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 患儿常常出现易激惹、夜惊、多汗等, 且目前临床上对于佝偻病的早期筛查尚无较为有效的指标, 而对于<2岁, 尤其是<1岁的婴幼儿, 其血生化、X线的表现均不明显, 故临床上早期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困难很大[2]。虽然我国佝偻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下降, 但仍然很高[3]。佝偻病如果不及时治疗, 很容易造成畸形, 严重者甚至会损伤神经系统, 故对佝偻病进行早期、有效的筛查十分重要。BAL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酶, 其含量与成骨细胞的活性成正比, 佝偻病患儿在临床症状未出现之前, 骨钙化受阻就已经发生, 当骨钙化不足时, 成骨细胞活性增强, BALP含量也随之升高[4]。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检测BALP含量来对婴幼儿佝偻病进行早期的筛查效果。从本次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到, 观察组患儿血清中B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观察组BALP≥200 U/L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1.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P<0.05), 这说明在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 成骨细胞已经开始活跃, 验证了上述的观点, 说明BALP对于骨钙化不足较为敏感。对观察组患儿利用“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中关于佝偻病的简易诊断方法诊断, 并与利用血清BALP含量筛查佝偻病的结果做比较, 结果发现, 当BALP≥200 U/L时, 其诊断佝偻病的灵敏度为94.15%, 漏诊率仅为5.85%, 但是特异度较低, 仅为50.00%, 而误诊率也高达50.00%, 这说明利用BALP含量对佝偻病患儿进行筛查, 对于阳性结果的患儿, 患佝偻病的概率极高, 但对于阴性结果的患儿, 需要定期复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或者可以用并联实验降低误诊率, 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可以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焦喜涛, 孟晶, 张东旭.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方法.中国社区医师, 2014(17):150-151.

[2] 杜文冉, 王平, 崔立华, 等.儿童佝偻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231-233.

[3] 钱永红, 郑波.新生儿骨碱性磷酸酶检测筛查先天性佝偻病.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27):3833-3834.

[4] 董慧敏, 周文营, 罗敏琪.血清钙、磷、锌元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患儿中的水平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20(5):469-47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35

2014-11-12]

154000 黑龙江省佳木斯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佝偻病磷酸酶碱性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0~3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研究
镍基析氢电极在碱性溶液中析氢行为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碱性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0~3岁儿童佝偻病调查结果分析与预防对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