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2015-05-08 05:43张连娣张艳华李丹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益气汤障碍性盆底

张连娣 张艳华 李丹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张连娣 张艳华 李丹燕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机康复组及中西医结合组, 各100例。观察组单纯给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盆底机康复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中西医结合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方。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盆底机康复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盆底肌强度均有明显的恢复, 产后阴道壁脱垂及尿失禁现象也显著改善。盆底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样本数据分别与观察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盆底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优于单纯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上开拓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将进一步改善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电刺激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 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女性性功能障碍(FSD)[1]。由于妊娠和分娩, 使妇女泌尿生殖系统和盆底肌肉神经解剖学及生理学发生很大变化, 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 相应并发症会越来越严重, 而最后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 不但医疗费用增加,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2]。因此产后及时复查盆底肌力, 发现肌力下降及时治疗, 对预防盆底疾病的发生, 提高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5 月~2013年12月就诊于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产后筛选(盆底肌纤维3级以下)的30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此300例患者均为产褥期后发病(产后7~10周), 年龄25~35岁, 均为足月顺产, 新生儿体重3250 g, 无阴道助产。经过妇科内诊检查发现阴道前后壁有轻中度脱垂、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4 cm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产后大笑、跑跳或咳嗽时尿液即不由自主的从尿道外口流出, 排除泌尿系感染、畸形、周围组织或肿瘤压迫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影响, 无禁忌证, 彩超提示宫内未见组织残留, 子宫偏大或正常。磁共振检查显示静态下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 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机康复组、中西医结合组, 各100例。三组患者年龄、肌纤维损伤程度、尿失禁程度, 子宫脱垂程度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单纯做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基本方法(kegel运动):产妇取平卧位, 双腿屈曲稍分开, 吸气时尽力收缩肛门不少于3 s, 然后放松, 连续做15~30次, 避免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参与, 通过阴道触诊评估正确的收缩次, 每天进行2~3个单元, 4~6周为1个疗程。

盆底机康复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1个疗程,具体为:无阴道流血、无阴道炎症情况下, 每3~4天治疗1次, 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 头高脚低,两腿自然分开, 消毒外阴, 清洁治疗头, 轻柔操作, 放入阴道,贴电极片于大阴唇两侧。打开医师处方, 点击相应的治疗模式, 记录治疗日期及时间, 安慰患者配合治疗, 电刺激治疗20 min, 之后10 min指导患者被动收缩-生物反馈。治疗结束取出并清洗治疗头, 干燥后置容器内。治疗间歇期内配合kegel运动, 即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 每次收紧不少于3 s后放松, 连续做15~30 min每日进行2~3个单元。

中西医结合组: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1个疗程(方法同上), 同时运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方(党参15 g, 黄芪20 g, 白术15 g, 陈皮15 g, 升麻10 g, 炙甘草5 g, 当归15 g,柴胡当归15 g, 益母草15 g, 川芎10 g)。1剂/d, 分早晚2次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

上述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 做各项相关检查, 与治疗前作对比, 此后于生活中自行盆底功能锻炼, 3个月及6个月后再次复查上述指标, 判定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盆底机康复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盆底肌强度均有明显的恢复, 产后阴道壁脱垂及尿失禁现象也显著改善。盆底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样本数据分别与观察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盆底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样本数据进行对比,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2及表3。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综合对比预试验(n, %)

表2 治疗1个疗程后3个月复查结果综合对比(n, %)

表3 治疗1个疗程后6个月复查结果综合对比(n, %)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疾病。主要由于妊娠和分娩所导致。中医认为, 妇女产后盆底肌张力下降, 且逐渐进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疾病皆由气虚所致, 多因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无力系胞;或因产时损伤胞络、肾气虚而摄纳无权, 失于固摄所致[3]。治宜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以升阳举陷、补肾益精, 调和冲任, 益气养血。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 方由黄芪、人参、白术、升麻、炙甘草、陈皮、柴胡七味药组成。本实验以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 加味而成。在原方的基础上配伍精当, 组方严谨, 更能突出治疗产后多虚多瘀所导致的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补中益气汤加味方中重用黄芪, 补中益气, 升阳固脱为君药;辅以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助黄芪增强补中益气之功而为臣药, 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养血合营为佐, 升麻、柴胡助参芪升举清阳为使,配以益母草、川芎共奏升阳调冲, 益气养血之效。曾有研究表明益母草对子宫及其周围组织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可以收缩子宫[4]。在不影响哺乳的情况下能快速补益中气, 调和冲任, 改善产后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症状。

综上所述, 应用盆底康复仪的电刺激来增加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配合口服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方的补气升提,温肾固摄作用, 能快速有效的恢复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通过本实验的研究证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优于单纯使用盆底康复仪治疗,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用药上开拓了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将进一步改善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 张琰, 金仙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 10(1):65-67.

[2] 曲坚, 张晓薇.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4(26):304-306.

[3] 张娟娟, 邓小云, 许可可, 等.中药配合艾灸及盆底肌锻炼治疗早期产后尿失禁36例临床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1, 17(7): 36-37.

[4] 马永明, 杨东焱, 田治峰 .益母草对大鼠在体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6):364-3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32

2014-12-03]

123000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中医妇科(张连娣), 妇产科(张艳华 李丹燕)

猜你喜欢
益气汤障碍性盆底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