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5-05-08 05:43酉红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光疗病理性黄疸

酉红英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护理分析

酉红英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治疗, 研究组给予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16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21例显效, 7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3.33%,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性护理在治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上具有显著疗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护理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此病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 控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尽可能在血清胆红素迅速增加之前进行控制, 这样可减少对新生儿的伤害。在黄疸疾病的治疗当中, 给予良好的护理, 可提高治愈率。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足月儿20例, 早产儿10例, 发病日龄1.0~3.0 d, 平均发病日龄(1.25±0.52)d。对照组足月儿21例,早产儿9例, 发病日龄1.0~3.5 d, 平均发病日龄(1.28±0.54)d。所有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在发病日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匀给予皮肤护理、光疗护理与健康知识教育, 由于患儿进行光疗, 对皮肤具有很大的刺激, 在光疗的过程中, 要时刻保持皮肤干燥与清洁, 可采用湿巾清洁皮肤。患儿若是小便要及时更换尿片, 当出汗时要立马擦拭, 擦拭力度尽量小一些, 避免造成皮肤破损。另外, 光疗还会致使患儿排便次数增加、便希等症状, 如此臀部与会阴部位皮肤必然会受到刺激, 使用湿巾擦拭, 或者是使用西瓜霜喷剂喷、鞣酸软膏涂抹在患者的会阴部位与臀部, 避免出现感染。光疗护理:病理性黄疸病新生儿需要采用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光疗护理, 即将患儿让如保温箱中进行蓝光照射, 每隔2小时帮助患儿翻身1次,做到照射均匀, 严密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立马采用相应措施解决[1]。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家长要掌握关于新生儿黄疸方面的知识, 协助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向家长讲述病理性黄疸病的严重性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 引起家长的重视。

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范性护理治疗, 具体包括:①评估护理:新生儿的病情检查评估, 是确定采取何种护理措施的前提。②抚触护理:抚触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 进行护理时先控制好室内的温度与湿度, 在患儿进食之后的1 h, 对患儿的四肢、头部、面部、背部以及胸部等各部位做抚触, 动作轻柔, 不可用力过大避免伤害到新生儿。2次/d, 每次抚触的时间保持在15 min左右。③扩肛与喂养护理:病理性黄疸患儿抵抗力低下, 医务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 由于患儿皮肤容易出现脱水现象, 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在饮食上尽量使用母乳喂养,少食多餐。另外, 出生3 d以上的患儿, 需要进行扩肛护理,保证患儿可以顺利将胎粪排出。

1.3 疗效判定标准[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疗效判定结果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身体机能完全恢复;有效:病情得到一定的缓解, 需要进一步治疗才可治愈;无效:病情未得到任何缓解, 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有2例为无效, 对照组患儿8例无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n, %)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一种疾病, 尤其是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 即使该疾病较为常见, 但是也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一般情况下, 新生儿若是出现生理性黄疸, 出现的时间会比较早, 时间短、病情程度较轻, 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即可治愈, 并且在愈后不存在任何后遗症, 但若是出现病理性黄疸,该疾病在临床症状上或是治愈效果上, 情况都比较严重[3]。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 当发生到一定阶段时, 会演变成核黄疸, 死亡率增大, 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 在此情况下,就算治愈, 也会产生听觉、视觉等各方面的后遗症。在治疗的过程中, 良好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因此要对护理质量给予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治愈率, 在新生儿黄疸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规范性护理, 对患儿进行抚触护理, 对患儿的消化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并加快淋巴系统的发育速度, 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由于患者需要接受光照治疗,对皮肤具有很大的伤害, 做好皮肤护理可避免患儿皮肤出现感染现象, 而扩肛护理则可通过将胎便快速排出的方式, 缓解患儿的病情[4]。另外, 在护理的过程中, 要得到患儿家长的支持, 因此, 需要向患儿家长讲诉病理性黄疸病的严重性,指导家属如何配合护理工作, 加快患儿的康复。尤其是鼓励患儿母亲, 在治疗期间尽量采用母乳喂养, 并少食多餐。良好的护理可促进患儿快速恢复, 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住院治疗费用[5]。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护理情况进行分析, 对照组总有效率与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3.33%,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给予规范性护理, 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综上所述, 规范性护理可提高病理性黄疸病患儿治愈率,所获取的临床效果显著, 对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 陈春燕.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10):78-79.

[2] 渠秀娟, 李秋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治疗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5): 18-19.

[3] 孙铭晓, 董崇林, 曲迎姣.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消退的影响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16(6):722-723.

[4] 张群瑛, 房翠英, 李春芳.游泳、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2011, 19(5):510-511.

[5] 洪普, 曾玉贤, 陈亚璇, 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结局影响的调查分析.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6):51-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44

2014-12-17]

526200 四会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光疗病理性黄疸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