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5-05-08 05:43薛焕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程雾化哮喘

薛焕芹

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薛焕芹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雾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接受雾化治疗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 每组6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接受全程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哮喘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1周治疗后, 干预组FEV1及FEV1%明显高于常规组, 同时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且治疗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哮喘接受雾化治疗时应用全程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可积极应用。

全程护理;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儿科常见疾病, 本病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甚至可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雾化吸入做为临床常用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临床的使用率较高[2]。但本院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 因患儿年龄较小, 常无法进行有效的雾化吸入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故在总结了临床护理经验后,本院将全程护理方式应用于护理中,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120例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3], 除外存在其他心、肝及肾脏疾病者。患儿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 每组60例。常规组中男33例, 女27例;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7.12±3.16)岁;平均病程(3.61±1.06)年。干预组中男29例, 女31例;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7.22±3.37)岁;平均病程(3.58±1.28)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两组治疗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及2次/d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常规组同时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雾化治疗相关护理在内的全程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为以患儿容易接受的语言, 向患儿介绍疾病及治疗作用, 并根据患儿的心理波动情况, 随时进行心理辅导。雾化治疗相关护理, 首先在患儿接受雾化治疗前, 由护士亲自向患儿进行吸入示范, 并于患儿在吸入治疗中随时纠正患儿的错误操作方法, 并向患儿家属介绍在接受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将肺功能作为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检查均由同一医师进行, 观察指标为FEV1及FEV1%预计值。并据1周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以症状及体征均明显缓解且FEV1及FEV1%预计值改善>75%为显效;以症状及体征缓解, 且FEV1及FEV1%预计值改善50%~75%为有效;以未达以上标准者为无效,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此外,统计并对比两组在1周治疗时间内所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FEV1及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1周后, 干预组FEV1及FEV1%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FEV1(L) FEV1%预测值(%)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前治疗1周常规组600.93±0.311.28±0.5350.21±10.1661.18±10.55干预组600.92±0.321.61±0.5751.01±10.2670.27±11.19 t 0.173-3.284-0.429-4.578 P 0.4310.0010.3340.000

2.2 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1周后, 干预组显效23例, 有效27例, 总有效率83.33%(50/60), 常规组显效21例, 有效19例,总有效率66.67%(40/60)。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药物副作用分析 干预组共发生心悸1例, 霉菌感染3例, 声音嘶哑4例, 总发生率为13.33%(8/60);常规组共发生心悸5例, 霉菌感染6例, 声音嘶哑6例, 总发生率为28.33% (17/60), 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程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 将心理护理及治疗相关护理融入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方式, 其可在保证常规护理效果的同时, 通过更专业的指导, 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目前已有将其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中,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4]。故本院近年来在小儿哮喘的护理工作中, 将全程护理应用于其中, 结果显示:虽然在接受治疗前, 两组FEV1及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接受1周治疗后, 干预组患者FEV1及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可见在应用了全程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肺功能及治疗总有效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其与全程护理有效的指导及监督雾化治疗, 使气管可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此外本研究中, 进一步对比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结果显示: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由此可知, 全程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降低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其与全程护理可有效降低药物在口腔内残留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 小儿哮喘接受雾化治疗时应用全程护理可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可积极应用。

[1] 赵文燕.小儿哮喘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5): 632-633.

[2] 李富强.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联合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1):26-27.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1, 18(12):28-36.

[4] 黄月春, 黄丽伟.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右江医学, 2012, 40(6):831-8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64

2014-12-31]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全程雾化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手工制鞋全程LOOK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