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

2015-05-08 09:59方武许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7期
关键词:痔的环状吻合器

方武 许海涛

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

方武 许海涛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78例环状混合痔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 观察组给予PPH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缘水肿、出血、尿潴留及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痛苦小、并发症少, 效果显著。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比观察

环状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 本病可反复发病, 病程较长,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目前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案。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传统手术方法, 但患者痛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影响患者的恢复。而PPH术是近年来治疗混合痔的新手术方式,在临床取得显著效果, 本研究探讨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 并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8例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对照组中, 男21例, 女18例;年龄19~73岁, 平均年龄(47.27±8.58)岁;病程1~26年, 平均病程(11.84±4.73)年;临床分期:Ⅲ期22例, Ⅳ期混合痔17例。观察组中, 男23例, 女16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6.84±8.11)岁;病程1~27年, 平均病程(12.06±4.99)年;临床分期:Ⅲ期20例,Ⅳ期混合痔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混合痔临床分期等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清洁肠道, 完善术前准备,观察组给予PPH手术治疗, 使患者采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和扩肛, 用无损伤钳在3、7、11点痔多发区钳夹并向外牵引[1]。充分暴漏痔疮上黏膜, 在齿状线上3~4 cm处进行黏膜、黏膜下层荷包缝合, 之后将吻合器旋开到最大位置导入顶钻头置于荷包线上方, 旋紧吻合器, 使荷包收紧并打结, 应用带线器把结扎线带出并拉紧, 然后击发, 保持击闭状态20 s, 进行压迫止血, 之后旋松吻合器并取出, 采用可吸收线行8字缝合, 术毕检查无异常后, 用凡士林纱布包扎。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复发: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复发或痔核复发。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肛缘水肿、出血、尿潴留及肛门狭窄等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n(%)]

3 讨论

混合痔指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 静脉曲张形成团块, 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 异物感, 可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不及时治疗长期出血可出现贫血, 还可出现感染, 痔核嵌顿、坏死。目前治疗混合痔的方案较多,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传统经典术式[2], 临床应用较广泛, 但患者痛苦较大, 术后并发症较多, 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者切除局部组织过多,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肛管狭窄或肛门失禁、坠胀不适等[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提高, PPH微创手术方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PPH在术中可切除痔上方直肠下端过度松弛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用吻合器吻合, 使脱垂的肛垫拖回至正常的生理位置, 有效减轻痔的脱垂[4]。最重要的是, 本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患者肛垫的正常结构, 不影响肛门控便、排便等生理能力[5], 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次临床观察显示, 采用PPH微创手术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PH手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较,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并且创口在齿状线以上, 无神经感觉末梢, 无明显疼痛, 吻合口位于直肠黏膜, 很少出现瘢痕挛缩致肛门狭窄, 不切除肛垫, 不影响肛门正常功能, 术后并发症较少, 可促进患者康复。因此P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胡伟来, 何海荣.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68例临床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4):29-30.

[2] 陈富军, 牟奇容, 贺平.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现状.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 19(2):130-132.

[3] 叶少华, 蒋剑清, 刘国民, 等.PPH与开放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对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6):830-831.

[4] 徐亚军.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的分析.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4):313-314.

[5] 马利安, 严吉夫, 郑建波, 等.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比较分析.浙江创伤外科, 2014(5):822-82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7.086

2015-01-19]

471000 中国建筑二局二公司职工医院

猜你喜欢
痔的环状吻合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HCPT微创术联合苦参敛疮汤综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
痔上黏膜套扎术+外剥内扎术治疗巨大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S”型断桥式缝合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