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书房保健品

2015-05-11 15:00刘绍义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4期
关键词:老夫子圆木闲情

刘绍义

最早见古人书房有保健装置和设施,是在李渔的《闲情偶寄·居室部·书房壁》中,亏这个老夫子想得出来,他在自己的书房里竟装上了小便器,这在我们今天的书房里是很少见的。

这个老夫子的小便器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于书房之旁,穴墙为孔,嵌以小竹,使遗在内而流于外,秽气罔闻,有若未尝溺者,无论阴晴寒暑,可以不出户庭。此予自为计之者,而亦举以示人,其无隐讳可知也”。

不要小看了这个小便装置,它不但让读书人在冬日阴寒天特别是夜晚避免外出受凉,还节约了上厕所来回奔走的工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读书时间(编者注:这种便器如果室外没有收集、处理尿液的设施,就是对室外环境的污染,不值得提倡,也不能将其视为保健品!)。其实,早在明代之前,文人的书房就有了中间镂空并装有两根活动圆木的踏脚凳了,这种凳子不但让人感到舒服,让读书人的脚远离寒湿之气,还能让读书人两脚踩在两根圆木上,随意滚动,按摩足底,活动筋骨,消除疲劳,真是一举多得。

为了免受冬夜读书的寒冷之苦,李渔还制作了一种功能独特的“暖椅”。说是暖椅,其实就是一种书桌,是一种桌子和椅子连在一起的书桌。这种书桌下装有一个可以移动的东西,不但能取暖,还能焚香、热点心,真可谓其乐融融,温馨无边了。用李渔的话说,那就是有了这样的“暖椅”,冬日读书之苦,早已黄鹤杳然,一去不复返了。

提起李渔的书房保健品,不能不说到李渔的环保节能灯。还是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书房壁》中,李渔说:“予又有壁内藏灯之法,可以养目,可以省膏,可以一物而备两室之用,取以公世,亦贫士利人之一端也。我辈长夜读书,灯光射目,最耗元神……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彼行彼事,我读我书,是一灯也,而备全家之用,又使目力不竭于焚膏,较之瓦灯,其利奚止十倍?”看样子,在李渔的心目中,这个创举不但能节约能源,还可以保护视力,真是一举两得。

(摘自《黄石日报》)

猜你喜欢
老夫子圆木闲情
《闲情偶寄》的植物美学研究
弹回的圆木
弹回的圆木
夏日闲情
闲情
祸从天降
人造雨
进退两难
空欢喜
一枕闲情入夏,且等幽梦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