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眼中的乌克兰战争

2015-05-11 17:55彼得·科茨斯基
中国经济报告 2015年4期
关键词:波兰人顿巴斯克里米亚

彼得·科茨斯基(Piotr+Koscinski)

由于与乌克兰接壤,波兰人比欧盟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更了解这个国家。他们也能够非常容易地分清哪些是宣传、哪些是事实

波兰一直密切关注乌克兰事件,原因有几个。首先,乌克兰与波兰接壤(波兰还毗邻俄罗斯——严格地说是毗邻加里宁格勒州)。波兰人当然希望有一个繁荣稳定的邻国,波兰东面发生的任何负面事件,包括战争,都会对我们的国家产生不利影响。第二,波兰曾经和乌克兰有过很长一段共同的历史。这段历史并不总是那么美好:仅在20世纪,波兰和乌克兰先是在1918—1919年进行过一次战争,接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乌克兰反抗军搞“种族清洗”,在沃伦州大肆屠杀波兰人。尽管如此,两国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乌克兰的许多家庭都具有波兰血统,在这个国家居住着大量波兰人。

此外还有别的原因。在波兰政治家和专家看来,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发生的事件对国际秩序造成了巨大威胁。这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借口生活在另一个国家的少数民族受到了迫害就可以攫取那个国家的一块领土,并支持分裂主义分子再从该国分裂出另一块土地的话,那就太危险了。自二战以来,我们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挑起这场国际冲突的当事人竟然是一个拥有一支庞大军队和一座可怕的军火库(包括核武器)的强大国家——俄罗斯。

区分宣传与事实

由于与乌克兰接壤,波兰人比欧盟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更了解这个国家。他们也能够非常容易地分清哪些是宣传、哪些是事实。

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引发了一场媒体大战。俄罗斯媒体一直坚持说,“基辅的法西斯分子”(俄罗斯人不大使用“纳粹”一词,而喜欢代之以“法西斯”)在乌克兰独立广场运动后通过政变推翻了维克托·亚努科维奇总统(Viktor Yanukovych),窃取了权力,妄图杀戮居住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人,并阴谋实行“种族灭绝”。事实上,克里米亚的居民大多数都是俄罗斯族人。他们形成了一个比克里米亚鞑靼人和乌克兰人还要大的群体。从来没人想要杀死他们,这种猜测荒诞不经。事实上,克里米亚讲俄语的居民从来没有受到过乌克兰的压迫。

波兰的立场非常明确。正如波兰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Bronislaw Komorowski)在2014年3月所说的那样,我们绝不承认违反国际法所作的领土变更,不承认克里米亚从乌克兰分离出去。华沙不接受所谓的全民公投。据说在这次公投中这个半岛上的绝大多数居民都希望并入俄罗斯,可是这次全民公投没有得到任何公开的或者国际的监督,而是在俄罗斯武装士兵的监督下进行的。这完全是违法的,不仅违反本国法,也违反国际法。因此,华沙更加不能承认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按照俄罗斯媒体的说法,乌克兰东部地区“造反”是为反对基辅的“法西斯分子”,据说这些法西斯分子想要压迫当地讲俄语的居民。有意思的是,他们没有在亚努科维奇任乌克兰总统时(2014年以前)造反,而他正是来自顿巴斯。那时,对亚努科维奇怀有敌意的乌克兰西部地区也没说过要脱离乌克兰或者搞自治。如果一个国家的总统来自东部地区,这个国家的西部地区就造反;反之,如果总统出生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就造反——这简直不可想象,非常荒谬。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保持稳定。

俄罗斯总统普京起初坚持说他没有向克里米亚派过兵,那是当地民众的自发行动。后来,他终于承认有穿统一制服的俄罗斯人去了那里。现在,他又强调在顿巴斯没有俄罗斯军队。他可能很快又会改口。然而全世界都知道,俄罗斯士兵支持分裂主义分子,向他们提供了重型装备和武器。用今天的技术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这些士兵。

乌克兰局势的未来主要取决于俄罗斯。俄罗斯要比乌克兰强大得多。这场战争似乎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领土争端,把乌克兰一些讲俄语的居民占多数的地区分离出去。首先,普京不希望这个国家与欧盟结盟、投靠北约,他希望的是乌克兰参加欧亚经济联盟。事实上,俄罗斯将来能否控制自己的欲望、是否会决定放弃对乌克兰的控制,现在还无法确定。

不抱反俄偏见

反思波兰在这场战争上的立场及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时,我们不能排除波俄关系这个因素。基于其悠久的历史,波兰可能惧怕俄罗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沙是反俄的或会怀着对俄罗斯的敌意来观察乌克兰的局势。

波兰人绝不会忘记他们的国家从18世纪后期以来就一直被人分割,莫斯科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坏的决定性作用。拿破仑战争以后,俄罗斯将包括华沙在内的波兰大片领土攫为己有,导致了波兰人在1831年和1863年的两次起义,这两次起义都失败了。20世纪,波兰人又在1920—1921年发起了反抗苏联的战斗。此后,1939年9月,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再次奋起对德国作战,苏联则借机再次入侵波兰,并在1940年的卡廷惨案中屠杀了数万名波兰军官。苏联的确曾经在1944—1945年把波兰从纳粹铁蹄下解救出来,然而他们此后就长期控制波兰,直至1989年。

这些记忆都会勾起反俄情绪,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中东欧地区,历史的影响依然深远(俄罗斯人仍未忘记波兰人曾在17世纪占领过莫斯科)。但是波兰人十分清楚,需要与俄罗斯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具有建设性的关系。在这方面有一些很好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波兰-俄罗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小组,俄方组长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库诺夫教授(Anatoliy Torkunov),波方组长是前外交部长亚当·罗特费尔德教授(Adam Rotfeld)。小组专家们尝试从两国对波俄历史上那些最棘手的问题所持的立场中寻找共同点或相似之处。小组工作卓有成效,在几个最大的历史问题上打破僵局,取得了初步成功。

另一个例子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居民的过境问题。加里宁格勒(原名哥尼斯堡)是二战后苏联从德国获得的赔偿,该地区与俄罗斯的其他地区不相连,位于波罗的海、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现在,根据俄罗斯和波兰的特殊约定,加里宁格勒居民无需签证就可以进入波兰,自由出入波兰与之相邻的地区,到格但斯克和奥尔什丁这些城市去旅游。同样地,住在这些城市的波兰人也可以自由前去加里宁格勒。这当然是对于双方都非常有利的安排,促进了贸易和旅游,还方便了人民的交往。这种安排对于加里宁格勒的居民尤其重要。他们本地商店售卖的商品都非常昂贵,因为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必须经过立陶宛或波兰运送过去。endprint

尽管波兰和俄罗斯之间政治关系紧张,但是这两个国家仍然在可能的领域继续进行合作。波兰人把这样的合作看作是一种机会,因此,他们尽量以一种务实的态度与俄罗斯保持合作,尽管这样做有时非常困难。

波兰支持乌克兰

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在今年2月22日发表的讲话中表达了非常明确的立场:“波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坚定地支持乌克兰,支持它希望生活在一个有安全保障的世界、希望生活在西方世界、能够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发挥作用的那种强烈愿望。”

波兰主要是在欧盟内发挥作用。我们是在2014年提出对俄罗斯实行制裁的提案国之一。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俄罗斯违反了国际法,有必要阻止这个国家对乌克兰采取更为激进的行动。波兰的政治家曾经一再强调,制裁的目的不是要伤害俄罗斯,而是要阻止俄罗斯。由于分裂主义分子没有遵守第一个明斯克协议,莫斯科也仍然在支持他们,那么,再签署一个明斯克协议大概也不可能阻止分裂主义分子和俄罗斯的错误行动。因此,华沙认为,或许有必要实行进一步的制裁。面对乌克兰危机,波兰一直在积极参与西方世界制定共同对策,今后还会如此。比如说,如果明斯克协议没有得到执行,下一步还有哪些潜在的制裁措施。总统说,波兰坚信西方世界利用其在经济和新技术方面的优势能够化解这场危机。

当然,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全面解决乌克兰战争问题的方案,需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应该如何安排乌克兰的顿巴斯地区?乌克兰的未来如何?波兰外交部长格日戈什·谢蒂纳(Grzegorz Schetyna)就这个问题表达了他的担心:乌克兰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叙利亚或车臣?它们在内战过后冲突不断,造成巨大灾难,导致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在他看来,不能指望在当地或地区内就能够解决冲突,在乌克兰发生的冲突,其规模其实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南斯拉夫冲突。

当前,华沙希望乌克兰能够抵御有可能出现的对其领土的进一步侵略。波兰专家在2014年研判的结果是,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方式有三种:第一种,军队挺进到乌克兰东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建立一条通往克里米亚的“走廊”;第二种,军队开进到敖德萨和德涅斯特河沿岸;第三种方式,妄图占领更大的领土。这三种情况现在都没有出现,但愿将来也不会出现。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可能性一直都没有消失。基辅长期来一直在寻求购买武器,波兰直到今天也没有答应,但已经在向乌克兰提供非致命装备。华沙最近还答应协助训练乌克兰士兵。

为此,波兰军事教官将前往乌克兰与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教官一起工作。波兰要做的事情其实还不止这些。波兰、乌克兰和立陶宛三国计划共同组建一支旅级规模的军事力量。三国的这个联合作战旅将会有4500名士兵,指挥部设在波兰的卢布林市。按照正式说法,建立联合作战旅的主要目的是准备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不过,从目前形势看,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大概会是训练乌克兰的士兵,训练基地可能位于乌克兰的利沃夫市附近。波兰和乌克兰此前就在进行这类合作,曾组建乌克兰-波兰联合作战营。

波兰还在经济上援助乌克兰,主要是技术援助,不过最近也承诺向基辅提供1亿欧元的贷款。贷款条件非常优惠,将会加强波乌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这些援助虽然还不足以解决乌克兰的困难,然而却是更多国际援助的一部分。乌克兰有望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资助者有单个国家,也有世界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这样的国际金融组织。

我们需要一个政治解决方案

当然,在乌克兰发生的这场冲突不可能用军事手段解决,需要有政治解决的方案,无论国际和国内都是如此。

波兰外长谢蒂纳认为,只有美国、欧盟和俄罗斯才“能够决定乌克兰的未来,给予它安全保障”。他在今年2月底曾说过:“我们不能将乌克兰弃之不顾。乌克兰得不到安全保障意味着欧洲也没有安全,这是我们最大的担忧。”

华沙支持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Petro Poroshenko)希望在乌克兰驻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想法。这只是一个临时解决办法,有可能阻止战斗,将冲突双方隔离开来。不过,从长远来看,这不会是一个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案。

俄罗斯长期来一直在促使乌克兰修改宪法,希望它变成一个联邦国家。然而,俄罗斯设想的这个联邦,其中每一个地区都可以对联邦政府就国际事务做出的决定行使否决权,这其实就意味着将乌克兰解体。难怪基辅要坚决反对。

不过,还存在着其他解决方案。乌克兰议会正在讨论对地方政府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地方自治。这些地方自治政府将拥有一定的资金,并独立决定是否发行债券。乌克兰当局已经决定,他们将会采用波兰的政治制度。波兰有三级地方政府。最低一级是地方议会及其行政人员享有的某些权力。中间一级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和一位代表,以及相应的职能而非市政当局。最上一级则是一位中央政府的代表以及地方自治政府。很难说乌克兰将来的政治制度是否会与波兰一样。目前,波兰的专家正在帮助基辅设计这样的制度。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在这种类似于波兰的政治体制下,顿巴斯地区,更确切地说是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将来得到的不会是自治权,而是自主管理权。因此,具体实行起来,这两个州会有它们自己的财政来源,并可能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这些钱。至于当地政界人士和普通民众提出的其他问题,例如使用俄语的自由,自然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俄语被认为是超过四分之一乌克兰公民的母语,事实上,使用俄语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只有在和平时期才有可能有条不紊地就政治问题做出决定。只有将来在和平环境下,顿巴斯的人民才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地方政府,包括自由选举州议会。只有恢复了和平,他们才能够从容地找到顿巴斯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不应由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来解决,它们的那些自封的领导人代表不了任何人。同时,这两个所谓共和国当局也不具有与基辅或任何乌克兰以外的机构进行谈判的资格。不仅如此,分裂主义分子控制着顿巴斯地区大约40%的面积,造成城市分裂、村庄分裂、家庭分裂,而顿巴斯是一个整体,因而这个地区能够并且应该保留在乌克兰内,作为这个统一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endprint

猜你喜欢
波兰人顿巴斯克里米亚
顿巴斯烽烟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享受排队”的波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