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关系

2015-05-13 01:45黄紫筠王浩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逻辑关系

黄紫筠+王浩

【摘 要】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与新知识的主要媒介,而能否准确把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直接关系到信息理解的准确度和阅读的效度,进而影响学习者的书面英语表达。本文试图从三种常见的逻辑关系出发,结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实例分析,探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善用逻辑关系,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着重逻辑关系引导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逻辑关系;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详述;因果;转折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36-03

【作者简介】1.黄紫筠,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2.王浩,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西南昌,330000)教师。

一、引言

意义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在于对文本中不同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否则所获得的信息成为分裂的语块。把握逻辑关系,理解文本中各语言要素(如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读者实现自身语言知识、背景经验与文本新信息之间的互动,准确理解阅读材料,并最终实现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结构,了解各部分相互关系”。[1]而当前大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的理解过于注重字面意义,侧重于考试技能的训练,很少能从整体的角度理解材料信息,或欣赏行文风格。本文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为突破点,分析《牛津高中英语》中的实例,以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如何着重逻辑关系的引导,希望能对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二、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作为分析文本连贯性的一个角度,是蕴含于文本之中的语义和修辞关系。通常,逻辑关系在文本中由显性的逻辑连接词所标记体现。在阅读中,读者借由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认知过程,体验感知文本的联系性与整体性,进而在脑海里建构出连贯的意义。

逻辑连接词,相当于Halliday和Hasan (1976)[2]提出的conjunctives,指文本中的功能性词语或短语,表示两个或多个基本句(有时是基本句和名词短语)之间的逻辑关系。Nunan(1999)[3]指出,逻辑连接词即文本中不同意义单位之间关系的显性标识词或短语,如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和in contrast等。

根据Fahnestock的分类系统(1983)[4]以及Murray(1995)[5]在此基础上的发展,逻辑关系有着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之分。此区分基于这样一个设想:一个句子或意义单位会引起读者对下文将关乎的内容作出期待。在连续的逻辑关系中,下文“满足”读者的期待,呈现正常的期望;而非连续的逻辑关系中,读者通常会发现下文出乎意料,在理解上出现一定的难度。显然,大部分逻辑关系,如增补、时空和因果关系是连续的关系,而转折关系属于非连续的关系。此后,Murray(1997)[6]分析位置不当的逻辑连接词对英语本族语学习者阅读过程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增补、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的理解难度更大,证实了该连续性假设。

Halliday将信息语块中起衔接作用的连接关系分为四种:增补、时空、因果和对比。本文选取英语行文中常用的三类逻辑关系——详述、因果和转折关系作为分析重点。

1.详述关系(illustrative)。

详述关系中,一个句子紧扣其前面的一个句子,为上文所提及的内容提供例证或对上文信息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扩展论述。详述关系一般为连续的关系,显性连接词有for example,for instance和to illustrate等,有时连字符或冒号等标点也可用来标记例证性短语或句子。如例1中的斜体加粗部分是对上文关于“more changes are made to cater to them”的一个补充说明和具体体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找到逻辑连接词For example,通过提问“What are the specific examples of the changes?”再次引导学生关注句子前后的例证性关系,进而识别文中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搬至Florida居住所做出的更多改变。

例1: ...As the number of older Americans moving there increases, more changes are made to cater to them. For example,ambulances respond faster now, and many houses have bathrooms designed for older owners, with things like easy-to-use bathtubs that reduce the risk of slips and falls.(节选自《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下同)模块十Unit 2课文Population movement in the USA)

2.因果关系(causal)。

因果关系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处于因果关系链中;由于果起源于因,因果关系通常情况下是连续的关系。常见的因果关系连接词有because,since,so,consequently,for this reason,therefore,the reason for this和if ... then等。

例2:①At present, pirated music and software are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he music and software industries. ②Therefore, many companies are protecting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by taking people to court, and by adding special software to their CDs and DVDs in order to keep them from being copied.(节选自模块十Unit 4课文You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What kind of measures do companies take to protect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And for what reason?”来引导学生关注到句子前后的因果关系,其中句①是引起句②的原因,为句②中结果(斜体加粗部分)的产生做铺垫。

3.转折关系(adversative)。

转折关系中,“句子对”中的另一陈述句所传递的信息与第一部分意义相反,是对上文信息的一种让步、限制或否定,与读者的预期背道而行。由于下文所传递的信息,不在读者预料之中,因此是非连续的关系,通常由yet,however,but,although,conversely以及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连接词所标记。为了理解文本中的转折意义,读者首先要读懂第一部分所表达的意义,以便把握接下来表示相对或限制的另一观点。

此外,转折关系分为局部转折和整体转折。局部转折中,转折关系发生于前后相邻的“句子对”中,如例3,在上文“hundreds of success stories”及“a lot is being done to fight poverty”的信息铺垫下,读者易产生这样一种期待,即poverty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可作者随后表达的观点“we cannot pretend that the fight is over”恰巧与之相反。由yet标记的转折关系发生在一个句子的两个相邻小句中,因此构成局部转折关系。整体转折关系则贯穿于相对较长的语篇中,即转折关系中的第二部分出现在第一部分之后的两个或多个句子中,如例3中的However。作为整体转折关系的连接词,However肯定上文所述的“hundreds of success stories”、“a lot is being done”及“Poverty is still killing people”的同时,传递相反的观点——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客观现实面前,我们不能轻言放弃,相反,可以从这些“small victories”中找回信心与希望,因为我们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此段文本多处涉及转折关系,若教师能借由转折关系连接词引导学生注意、领会上下文之间的转折关系,并有意识地在书面英语中强化此类连接词的运用,将有助于表达上更为规范、地道。

例3:There are hundreds of success stories from all over the developing world,showing that a lot is being done to fight poverty,yet we cannot pretend that the fight is over. Poverty is still killing people. However,these small victories are a good start towards a better future,as they are not the result of giving a man a single fish so that he can eat for a day. They are the result of teaching a man to fish so that he can fill his belly for a lifetime.(节选自模块十Unit 1课文Teach a man to fish)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逻辑关系指导

由于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很少关注文章中的显性逻辑关系,或书面英语表达时很少灵活运用逻辑连接词,将文章内隐的逻辑联系外显化,在书面英语表达上贴近本族语者的使用特点。国外学者Chung(2000)[7]在关于文本“信号”(即逻辑连接词与段落标题)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处于初级阶段的二语学习者充分依赖显性的逻辑关系连接词来建构连贯的意义。此外,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了解遵循着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熟悉的日常语境出发,逐步过渡到相对陌生的阅读材料,从以下四个方面将逻辑关系(以转折关系为例)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

第一,在课堂上专题讲述转折关系,加深学生对转折关系的理解与认识。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句子间的转折关系是如何体现和贯穿于上下文的,教师可以先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对陈述句,鼓励学生探讨句子之间的关系。例如:

Tom is wealthy. He is not happy.

第二,引导学生列举出可以用来连接这对陈述句的转折关系连接词(but,yet及however等),并运用不同的连接词或语法结构呈现出转折关系的不同表达形式。例如:

Tom is wealthy, but/yet he is not happy.

Tom is wealthy. However, he is not happy.

当学生基本掌握转折关系的表达时,可给出其他表示转折关系的陈述句(例如:Mary had been studying day and night,but she failed the exam.),引导学生找出连接词but,并改写给定的句子,以锻炼学生对一种逻辑关系的多种表达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运用转折关系造句,从简单的例子逐渐跨越到难度更大的句子。这一过程是学生将所学习的转折关系知识内化为习得内容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在书面英语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逻辑关系连接词的重要一步。

第四,从日常语境过渡到英语阅读教材。教师可以采用找出逻辑关系连接词、辨别逻辑关系、将杂乱的句子(摘自文本中的一个完整段落)重新排序、选句填空、真假命题判断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转折关系的掌握情况。以模块十Unit 2课文The wandering Romany中的一段为例。

例4:Many people often refer to the Romany as ‘traveller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y are often called ‘Gypsies because of the belief that they first came from Egypt. However,today it is not considered polite to use this term.

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小组同学识别连接词because of与However及对应的逻辑关系,分析上段中的原因、结果及转折前后的对比意义。之后,鼓励小组同学运用所学过的因果、转折关系连接词,改写上段文本。改写之后,先由小组内部同学进行讨论,完善改写内容,然后互相评价,观察连接词是否存在位置不当或句式不妥的情况,避免类似错误,最后教师对各组表现及评价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语

通过引导学生特别关注文章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连接词,分析其外显甚至内隐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在英语阅读中及时准确地捕捉到文章的信息脉络,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在书面英语表达中注重逻辑关系连接词的运用,行文将更为流畅,表达将更加地道,思维将更具逻辑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通过阅读来认识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Halliday,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1976.

[3]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M]. Boston: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9.

[4]Fahnestock, J. Semantic and Lexical Coherence[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3(34): 400-416.

[5]Murray, J.D. Logical Connectives and Local Coherence[A].  R.  F., Lorch, E. J. OBrien(Eds.), Sources of Coherence in Reading[C]. Hillsdale, NJ: Erlbaum,1995:107-125.

[6]Murray,J. D. Connectives and Narrative Text: the Role of Continuity[J]. Memory & Cognition,1997,25(2): 227-236.

[7]Chung,J. S. L. Signal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Theory and Practice[J].System,2000(28):247-259.

注:本文系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建构主义视域下新高考高三英语课程设置实证研究”(编号:2014—2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逻辑关系
“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浅析
浅析内部控制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基于国际视野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析
“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集体谈判与民主参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关系
一个重要关系:延安整风运动与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