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炒作“带夫出嫁”,她终于走下了神坛

2015-05-14 11:56小良
知音·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妇公婆表姐

小良

五年前,一场灾难猝然降临到四川农妇杨加莲家中。她的丈夫朱敬东差点被车祸要了命,最后虽然抢救过来了,却落得个十级伤残,智力缺损。随着后续治疗欠下巨债、养孩子、养公婆的责任泰山压顶,杨加莲“穷则思变”,想利用互联网策划一出“带夫出嫁”的新闻点进行“自救”。

人们对她一手策划的“新闻点”怎么看,她最终达到自救的目的了吗?

今年42岁的杨加莲家住四川省邛崃市南宝乡。15年前,她与同乡的小伙子朱敬东自由恋爱。虽然朱敬东的父亲嫌她娘家太穷,不同意这门亲事,但这对情投意合的恋人仍然背着父亲来往。最终,杨加莲未婚先孕,生下了儿子,在儿子八岁那年,朱父终于同意他们的婚事,杨加莲从此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和丈夫认识之初就一起在四川郫县、成都、河南郑州等地打工,攒下了十几万元。工作期间,她没事就喜欢上网,领略互联网的魅力。由于接触了大都市的气息,她比一般的农妇要时尚得多。

2010年初,她和丈夫带着攒下的十几万,打算回老家做点小本生意。就在此时,一场灾祸猝然降临了……3月1日,杨加莲和朱敬东在一个十字路口,准备过马路时,朱敬东不幸被一辆疾驰的摩托车撞倒在地。杨加莲赶紧将丈夫送到医院,经抢救,丈夫的命是保住了,却落下了严重的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额头多处骨折,部分脑组织外溢,更可怕的是他受伤后IQ=40,属智力中度缺损,言行举止只相当于三岁的孩童,被评定为十级伤残。

杨加莲倾尽所有想把丈夫治好,可是,在花光了十几万积蓄还另外欠下20万巨债之后,朱敬东的伤情依旧没有任何好转!平时,他时哭时笑,高兴的时候就一下子跑得没影了,不高兴的时候就操起板凳、扁担等一切家什追打杨加莲。

自从丈夫遭遇车祸之后,所有的生活重担都落到杨加莲孱弱的肩头。她既要像带孩子一样“带”智力缺损的丈夫,又要照顾上学的孩子,还得服侍年老多病的公婆,像男人一样干农活,每天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的边缘。她也多次到法院起诉肇事摩托车主张斌,但由于张斌家庭贫困,她能要到的补偿实在少得可怜。

穷则思变,夜深人静的时候,杨加莲开始想办法自救。她毕竟在都市打过工,“自救”的办法也比纯粹的农妇要“时尚”些。2012年春节期间,她突然来了灵感:如果我炮制个新闻点让人家同情我,帮助我,不就能得到捐助了吗?关于这个新闻点,她颇费了一些心思,最后她决定策划一个“带夫出嫁”的新闻点,就说自己对出车祸的丈夫不离不弃,找了个“后夫”一起照顾“前夫”。

但是,找谁充当“后夫”这个关键角色呢?一般的人肯定不愿意干。她想来想去,只能找自己的表弟李文良。李文良高中文化,在家务农,小她七岁,从小和她一块玩大,姐弟俩的感情特别好。更重要的是,李文良家离她家住得较远,姐弟俩演这么一出戏,也不用太担心穿帮。

她几乎迫不及待地拨通了李文良的电话。听了表姐的诉求,李文良第一个反应就是犹豫,因为37岁的他至今未婚,要与人“演戏”说成已婚,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从内心接受不了。可是,杨加莲的妈就是他的亲姨,从亲戚情面上来讲,他不帮她又说不过去。尤其是看到表姐夫出事之后,表姐好像瞬间老了十岁,他更是发自内心地同情。纠结了几分钟,他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应承下来。接下来,杨加莲又开始做公婆的思想工作。杨加莲的公婆第一个反应当然是坚决反对,可是,家徒四壁的现实很快将老人的精神防线全线击溃,救子心切的他们最终答应和儿媳一起“装”。

杨加莲得到支持,于是炮制了带夫出嫁的新闻,这条新闻通过微博、论坛、BBS传播出去。果不其然,这个新闻引来了众多主流新闻媒体的跟进,记者纷纷扛着摄像机、开着采访车来到南宝乡,想采访杨加莲和李文良。其中,江苏卫视的《甲方乙方》是明星曹颖主持的法律援助类节目。《甲方乙方》,顾名思义,即为来到节目现场处于矛盾中的“甲方”、“乙方”提供沟通、梳理、咨询的服务,由专业的律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组成的观察团将在现场提供专业性的、有法律依据的建议,更准确地帮助公众明辨是非。

《甲方乙方》栏目组邀请杨加莲、李文良和杨加莲的公婆一起来到南京节目现场录制节目。一切准备就绪,在节目录制现场,杨加莲更是动情地哽咽不已:“……观众朋友们,我也想过一辈子不改嫁,自己一人照顾丈夫,可是,我还有公婆和孩子需要照顾,还有地里的活儿等着干,我扛不住啊!有一次,我累坏了,绝望了,自己在家中喊‘救命、‘救命,连哭三四个小时都没人理我……我还欠了20万外债,我只是个女人,希望有人对我进行精神上、体力上、经济上的支援!我觉得李文良人好,可以帮我一把,所以我决定‘带夫出嫁,希望得到公婆的支持……”

公公则表示“强烈反对”,希望儿媳慎重考虑改嫁,因为儿媳选择的后夫,经济条件也很一般,无法为自家偿还20万的债务。听到他这么说,李文良就挥舞着双手,慷慨激昂地说:“我李文良发誓,我和杨加莲好了,今后,朱敬东就是我的亲哥!20万债务,由我慢慢还!”当主持人询问他为什么至今未婚,为什么会喜欢杨加莲这个大他七岁且家有病夫的女人时,他更是对杨加莲大赞特赞:“如果别的女人摊上老公出这种事,别说五年,就是五天、五个月也等不得,早就脚底抹油溜走了!我从来没见过像杨加莲这样善良、能干、心眼好的女人!我找老婆的标准就是,如果碰不到杨加莲这么好的女人,我李文良宁可打一辈子光棍!”观察员问李文良:“你敢不敢在律师的见证下把你刚才说的话签字保证?”李文良把手一挥,十二分笃定地说:“有什么不敢!”

他们赢得了场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甚至有心软的女观众当场飙泪,沉浸在人间真情的凄美意境中。这个节目播出之后,“杨加莲上电视了”这个重磅新闻很快在邛崃市南宝乡不胫而走。四邻八乡的乡亲纷纷来到她家看热闹。最初,杨加莲和公婆还客客气气地给乡亲们端茶倒水,可是,这些乡亲都不捐款,只是交头接耳地窃笑,像看西洋镜一样看着他们一家人,让他们既无地自容,又郁闷不已。杨加莲私下里焦虑地对李文良说:“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捐款啊。可现在这些人怎么净是看热闹的,没一个给捐款的?”

李文良也和表姐一样焦急等待传说中的汇款单,但是,节目播出了,记者也来十几拨了,杨加莲却总共才收到一个好心人600元的捐款。那个好心人从遥远的郑州来到他们老家,除了给他们600元捐款之外,还鼓励他们很久。他们千恩万谢地送走恩人,期待更大一波捐款的到来。可从那以后,捐款竟销声匿迹了。

李文良心想,既然“带夫出嫁”没给表姐带来什么好处,自己就要尽己所能给表姐实实在在的帮助。于是,他经常给表姐送米、送油,还经常带表姐夫去成都做康复治疗。有好多次,他的这些“善举”都被媒体的镁光灯“逮个正着”。四邻八乡发现杨加莲家经常有“新闻”看,就不时有人蹲守在他家附近看热闹。

十里八乡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乡邻和蜂拥的媒体让杨加莲的公婆产生极大的压力。更令公婆烦躁的是,“带夫出嫁”的名声出去了,效果却近乎于零。600元捐款,还不够朱敬东做一次康复理疗。于是,公婆气极之下翻脸,当着其中一拨媒体的面将李文良和杨加莲打出了家门!恼羞成怒的公公甚至拿出了石头、刀和树枝谩骂恐吓李文良:“你给我能滚多远滚多远!我今天不打死你,哪天碰见了,我也要打死你!”

李文良非常生气。他本来是出于亲戚的情义无私地帮助表姐一家,没想到表姐的公公这么不讲情面,没见到捐款就要翻脸打死自己。他感觉表姐这乱成一团麻的家实在是要不得了,就力劝表姐离婚。杨加莲一气之下也同意离婚,并搬回娘家。

杨加莲走后,虽说朱敬东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商,不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他知道每天给自己洗脸换衣、“带”自己睡觉的那个亲人不见了。他开始不吃不喝,躺在床上默默流泪。朱敬东的父母没办法,只能接管被儿媳丢弃的儿子和这个烂摊子。儿子吃饭要人喂,大便后还要人给擦屁股,一不留神,还像小孩一样往外疯跑,这让二老在力不从心的同时,也开始体会到儿媳平时的不易。他们又来到杨加莲的娘家,乞求儿媳回来。

杨加莲心一软,又回来照顾丈夫。刚进家门,她的泪水就掉了下来,只见家里乱得像刚打完仗,衣服、药瓶满地,桌上是一碗隔夜的馊饭,躺在床上的丈夫如行尸走肉一般,已不认得她是谁了……她手脚麻利地收拾好家里,照顾好丈夫,决定再也不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了。

看到自己策划“带夫出嫁”后一团乱麻的生活,她开始自责:自己的困难终归要自己扛,指望他人垂怜,本身就是不靠谱的。这世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于是,她和李文良勇敢地向媒体承认,“带夫出嫁”只是自己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演的一出戏而已。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比田间地头任何一个农妇都高尚不到哪里去!现在,她想走下“神坛”,不要捐款,不要镁光灯,也不要救世主出现,只要做回那个真实的自己……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今后天塌下来了她也打算自己扛!

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她不“作”了,任劳任怨地照顾丈夫,伺候公婆,像牛一样地下地干活,反倒引起了四邻八乡的肃然起敬。有人义务为她干农活,甚至有卫生院的医生愿意为她丈夫免费进行针灸康复,解决她的实际困难。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她心生温暖,感慨万千……

现在已经到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都平民化了,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论坛、微博、微信构成了自媒体的主要表达渠道,“主流媒体”的声音,似乎都要被“自媒体”这个后浪拍翻在沙滩上。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物”,人们极易忽略一个事实: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力。如果失去真实的王牌,管他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经不起观众雪亮目光的犀利透视和现实生活的层层敲打!所幸这个“时尚农妇”主动走下了“神坛”,回归了本真,也引起了人们的真正尊重。

编辑/郭 敏

猜你喜欢
农妇公婆表姐
恩怨如污垢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农妇卖了多少个鸡蛋
表姐来了
椭圆表姐的来信
与众不同的表姐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表姐的婚礼
公司烧饭农妇意外坠亡是否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