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日

2015-05-15 13:10张兆敏
焦点 2015年4期
关键词:山巅山间云雾

张兆敏

对山,总有挥之不去的神秘情节,带着浪漫,充满向往。也许在山里能遇到神仙,两位青衣童子高山流水下对弈,路过的樵夫停下脚步观旁小憩,不知不觉,一盘棋下完,樵夫手里的斧子已朽烂。原来只一盘棋功夫,时光已走过数十年,岁月凋零,物是人非,故人离去,家室落败,正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在深圳,似乎找不出一座令人产生遐想的山,深圳的山并不怎么美,不奇、也不秀,只是拉练腿脚的好去处,至于欣赏,很难让人觉得惊艳。偶尔站在山巅吹吹风,看看海,也是因为看惯了城里高楼汽车的景色,眼里换一种景观,有山有树,有新鲜空气,至于能让人产生遇到神仙幻觉的山,似乎没有。深圳离海近,山上多是低矮的灌木丛,基本没有大树。想想也是,什么树能抵挡住强劲台风的吹袭呢?山中没有苍天古木,峻岭悬峰,也少有飞流瀑布,深水泽潭,更没有人文墨迹与历史沉淀,怎能吸引神仙的脚步驻足?

七娘山,因为她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多少能让人产生一丝遐想,我猜大约是与七位仙女有关。大凡有仙女便会有情感的凝结,免不了爱情的纠集,免不了凄楚的胶着。中国的神话里多以悲剧收场,像天仙配、梁祝、后羿嫦娥,难得像西方童话里“从此王子和公主结婚,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理想结局。在深圳,如果有什么浪漫的传说曾经发生过的话,最合适的地点自然是七娘山。

七娘山远看似是七座山峰排列,看不出妖娆,也看不出雄伟。自然界的产物,从来都是以人的意志来定性的,当它美丽时,就是雌性,壮观时,便是雄性,而七娘山的性别早在她的名字生成之时便已形成。七娘山也因为山路曲折,山中暗藏险情而显得有些神秘,七位仙女在这里不是河边沐浴,用脱下的衣服诱惑偷窥的男子,山中的诱惑是暗藏的迷宫,让进来的游人摸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七位仙子是否在夜色中为她们布下的迷局而窃笑,惶恐的呼喊和凄楚的求救,在黑暗中一次次响起,甚至悲壮的死亡也曾发生(我在湘西和贵州梵净山旅行时结识的游伴邹震多年前在七娘山死于山洪爆发)。仙女们的捉弄是对入侵者的惩戒还是被侵扰后做出的无奈报复?不知道。

攀上七娘山并不困难,难的是山路蜿蜒,不熟悉的人根本摸不清道路的方向,这也是游人进山容易迷路的原因。山峰一座连着一座,细数起来似乎不止七座,有时踩着乱石踉跄走过,有时猫身穿越竹林,落叶、青苔相伴,藤蔓、根枝缠绕。又越过一片山林,俯身爬过一片巨石,阳光直透林间,树影重重,有人擦汗,有人喘息,走过山林站在山巅,极目远望,满目的云雾缭绕山腰,竟看不清半点远方群山的影踪。此时的阳光格外柔和,被云雾隔绝于半山之上。山巅的风吹起,乱了发,却令人惊喜,人在苍茫云海间,辨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地,哪里是天上,哪里是城市。阳光、雾霭,自然的天象一一呈现,人在山间的笑声也听着格外精彩。七娘山,终现出了她的温柔。

越往山上走,树木越稀疏,山上长满了杂草,有时高过人头。七娘山似乎把所有植被都揽尽,一路走过树林、竹林、草林,还有落败的茶花和干枯的芦苇。山间的小路被埋没在浓密的植被中,行人的脚步不频密,所以路基不明显。沿着山脊走,脚下是厚厚的杂草,山顶已没有了树。只是到了这样的季节,草已枯黄,如果是夏天,山顶想是碧绿绒毯一般。不知七娘山上是否有野花,如果有的话,自然更是完美,这不像是南方的山了,倒是像走在新疆伊犁草原上的柔和山谷中。

大雁顶起初笼在一片薄雾里,午时过后,强烈的阳光穿透云层,把雾气驱逐,但只一个时辰的功夫,云雾又聚集,把远处的山,还有远处的大海遮掩。风轻轻摇摆着山上干枯的芦苇,野草在这个季节里干枯,没了生命的气息,褪却了色彩,失去了美丽,也没有了随风飘摇的风采,风吹着的枝条变得僵硬,但它们拒绝倒下,用最后一点执着支撑着自己在风中挺立。

远远的,大雁顶的雾散去,露出它的真颜,隔山站在它的脚下,心中思绪着如果站在它的山顶能看到什么,远方的大海,还是远方的城市,还是山顶一片片枯草和一堆堆碎石。不知道!一切的感想都在心中忖度。大雁顶,也许越上那道山梁,远方的一切都会看得透明和清新。

一路走来看着一座座山,层峦叠嶂,心里忍不住宽慰。天色越来越晚,夕阳撒下,暮色袭来,云雾再次笼罩山头,浓浓的,像滚动的开水。远处的山时隐时现,夜色慢慢爬上,焦灼的脚步匆匆向山下走去,对夜色的恐惧使得人无法再扼守在山间欣赏夕阳的美丽。下山的脚步匆匆,身后的山景一一变换,霞光闪耀、暮色凄然、雾霭沉沉,都随着黑暗逐渐隐去。

脚步跟着夜色赛跑,说不清谁输谁赢,只知道,走下山的那一刻,天色已黑,远远的,只见山间几处微弱的灯光闪烁,那是下山的人在黑暗中打开的头灯。除此,山上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七娘山,又在夜里展露出它的神秘。不知今夜,山里又要演绎的是哪一幕传奇,是浪漫还是恐怖?

猜你喜欢
山巅山间云雾
云雾
云雾是山做的梦
挺立山巅的松
夏日走过山间,我就成了森林
云雾缭绕宜昌城
山间小屋
那份山间的幸福
迈向山巅——一张报纸与她所处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