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对话在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5-05-15 03:18李雪华周丽娟
护理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互动式冠心病病人

李雪华,李 健,周丽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已发展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1]。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CHD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对预防CHD、防止CHD的复发、延缓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2]是国际糖尿病联盟向全球推出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教育工具,通过将图画作为教育的媒介,结合小组互动式讨论,实现以启发式提问代替单一灌输式说教。Anne等[3]发现,85%的教育者认为看图对话教育方式具有互动性和吸引力,看图对话教育后96%的2型糖尿病病人餐前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国内也有研究证明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4-6]。本研究将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应用于CHD病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符合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于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纳入标准:①有阅读书写能力,与他人沟通无障碍;②既往未接受CHD健康教育;③同意参加本项研究。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病 程1年~3年(2.0 5年±0.7 4年);年龄4 0岁~6 8岁(56.91岁±6.20岁)。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病程1年~3年 (2.06年±0.73年);年龄38岁~69岁 (56.40岁±6.6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选择4名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作为研究人员,并经过统一培训,能熟练掌握CHD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使用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CHD健康教育,包括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组织讲座等,每周1次,病人出院后,每月电话回访,随访6个月;观察组应用研究组自行设计的看图对话卡片,由研究员依据卡片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并确定讨论主题,引导病人主动思考。每组8人~15人,每次1.0h~1.5h,每周1次,病人出院后,每月1次组织上述健康教育形式,随访6个月。两组健康教育内容以国际糖尿病联盟推出的糖尿病看图对话健康教育卡片为模板,参考相关文献[1,4-8]编制而成,内容覆盖了CHD的危害及预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支持、治疗指导等方面。每次随访免费为病人测血压、血糖、做心电图,对每次参加健康教育及接听随访电话的病人发放礼品,以促进回访依从性。

1.3 效果评价 ①一般资料,采用自制问卷,于干预后调查病人年龄、性别、病程、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包括是否定期检测血压、血糖、抗凝指标)等资料并建立病人档案。②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该量表是由美国学者Spertus等[9]设计,应用于冠心病病人特定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自测,是反映病人疾病及治疗对机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影响的综合指标。国内外应用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问卷包含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双人录入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例

2.2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SAQ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SAQ评分比较(±s) 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SAQ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时间 躯体受限程度 心绞痛发作程度 心绞痛稳定状态 治疗满意度 疾病认知度对照组 干预前 67.63±0.73 65.60±0.94 70.98±0.61 65.88±0.82 56.10±0.70干预后 70.20±0.67 67.77±0.78 68.03±0.76 68.50±0.76 58.51±0.70观察组 干预前 68.63±0.75 64.63±0.62 70.15±0.96 66.26±0.62 56.42±0.88干预后 70.98±0.611) 80.11±0.601) 79.56±0.691) 80.36±0.561) 76.22±0.881)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 讨论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供疾病相关信息,促进健康行为与健康方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因此,尽管一些客观的指标如血压、血脂等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疾病的控制程度,但从长远来看,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行为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有决定意义,因此反映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社会学评价更能体现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SAQ是专门应用于评价冠心病病人特定的功能状态和治疗对机体功能、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影响的综合指标,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病人SAQ得分均提高,同时观察组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说明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更符合病人对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能够更好地指导病人管理疾病。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行动的改变[10]。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传统的健康教育采用填鸭式说教的传授方法,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病人常常要被动地接受晦涩的理论,而并没有转化成自己的观点,同时文字性的宣传材料更使文化水平低的病人难以掌握,因此长久以来,效果不佳。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以简单的图片传递复杂的疾病相关内容,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让处于相同背景下的人主动参与,自发讨论,交流经验,将宣传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信念,使病人由信息上的被动接受转为行动上的主动承诺,并最终落实到行为的改变,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CHD,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存质量,同时也为缓解国家医疗资源压力提供有效途径。

尽管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药物和医疗手段不断发展更新,但这仅是发病后进行的干预和补救。如何将行为改变理论运用于CHD二级预防,通过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国医疗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11]。本研究结果显示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相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更能提高CHD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1] 曹松梅,赵庆华.CHD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62-264.

[2] 石莲桂,张利娟,吴艳平,等.看图对话教育方式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水平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3A):6-9.

[3] Anne B,Belton BA.Conversation maps in Canada:The first 2years[J].Diabetes Spectr,2008,21(2):139-142.

[4] 邹铃,张丽英.看图对话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75-76.

[5] 袁峥,胡雪华,柴红,等.“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93-94.

[6] 李兵晖,张超,朱文娣.“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48-50.

[7]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护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8] Stagmo M,Israelsson B,Brand H,etal.The Swedish national programm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ronary artery disease-results after one year [J ]. Cardiovascuiar Prevention&Rehabitation,2004,11(1):18-24.

[9] Spertus JA,Winder JA,Dewhurst TA,et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A new functional status measur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1995,25:333-4129.

[10] 顾瑜琦,刘克俭.中华现代行为医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1-152.

[11] 胡大一.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4):193-194.

猜你喜欢
互动式冠心病病人
谁是病人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警惕冠心病
病人膏育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