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与慢性病的关系

2015-05-15 03:18付文宁
护理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偏头痛健康状况慢性病

付文宁,柴 云,刘 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有关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对单个疾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1-3]。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对主观健康指标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4,5]。主观健康指标中研究较多的是健康自评。健康自评(self-rated health,SRH)是基于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反映自身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期望和评价,其在国际上是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3],广泛用于评价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本研究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与慢性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鄂西北地区3个行政村≥60岁的53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获有效调查问卷500份,其中男241人,女259人;年龄60岁~94岁(70.76岁±7.95岁)。纳入标准:年龄60岁及以上、在本地区居住时间大于半年。排除标准:不能口头表达、精神有障碍、认知思维有障碍者。

1.2 方法 采用老年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等)、躯体疾病(调查前半年内经过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社会支持与联系(与亲人、朋友、邻居的联系情况)、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等。本研究选取了其中的一般资料及躯体疾病模块进行分析。健康自评的回答分为4级,即很好、好、一般、差,由于选择“很好”的较少,统计时将“很好”合并入“好”,共3个等级:良好、一般、差。以健康自评良好的老年人作为参照组,自变量系数为正就表示这个特征的老年人更倾向于较好的健康自评,反之则说明有较消极的健康自评。调查方案由安徽医科大学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进行了预调查及修改,调查人员统一培训,成立领导小组与专家技术组负责调查工作的质量监督,并保证每天收回问卷有5%的复核率。采用入户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双份独立录入,经一致性检验后,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见表1)

表1 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 人(%)

2.2 不同性别、年龄的老人健康自评和慢性病患病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的老人健康自评和慢性病患病情况 人

2.3 不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数量(见表3)

表3 不同老年人患慢性病数量 人(%)

2.4 健康自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老年人健康自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老年人健康自评和慢性病患病情况 健康自评可反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对卫生医疗服务需求及利用程度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关于健康自评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尚未完全定论[6]。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自评与年龄无密切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7]。女性健康自评状况差于男性,与有关报道结果一致[8]。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男性为一家之主,有着更多个人意愿的行使权利,使男性老人更易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健康状况较好[9]。在我国农村,男性教育水平高于女性,男性在获取健康知识、维护健康的技能和意识方面比女性好,教育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两性健康自评差异的原因之一。与其他农村地区相比[10],本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低,说明本地区老年人目前慢性病患病状况较乐观,可能与此次调查人群以低龄老人为主有关。农村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分别为偏头痛、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脑卒中/偏瘫、高胆固醇。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致残的慢性病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漏诊率、高致残性、低控制率的特点[11]。本次调查显示,偏头痛患病率位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之首,提示该地区亟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居民偏头痛的干预力度,以避免或减缓其他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心脏病的患病率较高,与2013年吉林省相关报道一致[12]。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实况报道第317号》发布的数据称,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人数将增加至2 330万人,预计心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死因[13]。女性偏头痛患病率高于男性,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由两性在社会中所担负的责任、承担的角色不同来解释。在农村地区,女性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另一方面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等多角色的矛盾与冲突长期存在,心理压力较大,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更容易导致疾病发生,比男性更易感到不适[14];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所占的比例大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老人体质变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导致疾病增多。本次调查显示,≥7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率高,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似[10],提示在防治老年人高血压和心脏病时应更多关注此年龄段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3.2 慢性病患病数量对老年人健康自评有影响 本组调查显示,患2种或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人健康自评差所占的比例低于患有1种慢性病者,与以往报道结果不一致[5],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调查时慢性病没有发作;②患病种类多的老人通常不认为自己身体各个方面都需保持充沛的状态,如果他们可以独立从事简单的日常行为活动,通常会认为自身的健康状况良好,对健康期望水平的降低使老年人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种疾病所带来的不适而保持较好的健康自评;③有调查表明,对于乐观积极、心胸豁达的人来说,逆境强度大、累积次数多、心理失衡严重,使人们心理承受力增强[15],进而影响健康自评。近两年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老人健康自评较差,本次调查的老年人中其子女大都外出打工,加之农村娱乐、休闲场所少,使老年人多数生活在较孤独的环境中,当某些负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时,难免会对老年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其健康自评状况。脑卒中/偏瘫的老年人健康自评差,由于该疾病的病程长、危害重,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躯体痛苦较大,一经确诊,往往会增加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暗示,导致消极的健康自评。患有偏头痛和心脏病的老人健康自评差,可能与偏头痛、心脏病症状引发机体感受较明显,加之农村老年人医疗卫生知识有限,更容易以自觉症状来判断病情的轻重,由此引起消极的心理暗示,增加健康自评的负面评价。经济收入满意度高的老人,健康自评好,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8]。与经济收入满意度低的老人相比,经济收入满意度高的老人在满足营养、看病、就医及其他生活方面的需求更有保障,这些都使经济收入满意度高的老人客观上有更积极的健康自评。提示经济因素在老年人卫生保健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老人健康自评的重要因素,因此,需在老年人群中普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使老年人对慢性病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慢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产生,最终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老年人群的健康自评,对健康自评较差的老人及时进行健康检查。

[1] 李春艳,唐四元.社区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吸烟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2A):317-318.

[2] Lin Yen-Chun,Huang Lian-Hua,Yeh Mei Chang,etal.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ies for community older people with chronic diseases[J].J Clin Nurs,2010,20(7-8):940-949.

[3] 李建霞,画妍,化前珍.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3C):804-805.

[4] 王秀红,黄文,杨敬源,等.贵州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482-2485.

[5] 李翠霞,潘忠勉,曾小云,等.南宁市部分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分布与健康自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748-3750.

[6] Froom P,Melamed S,Triber I,etal.Predicting self-reported health:The CORDIS study[J].Prev Med,2004,39(2):419-423.

[7] 周成超,楚洁,徐凌中,等.农村空巢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5):559-561.

[8] 孙玉华,王晓峰.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齐齐哈尔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4.

[9] 谷琳.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2):45-47.

[10] 陈丽莉,尹志勤,方建梅,等.浙江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及日常生活能力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905-908.

[11] 黄小星,陈宝田.中西医完全病史对偏头痛诊断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4.

[12] 朱颖杰,姚宇航,徐珊珊,等.吉林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疾病谱分布及其主要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6):1275-1281.

[13] WHO.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0[R].WHO Press:Geneva,2011:1.

[14] 尹尚菁.北京市崇文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4):43-46.

[15] 崔丽霞,殷乐,雷雳.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积极情绪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308-313.

猜你喜欢
偏头痛健康状况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