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的“电子政务”课程实践改革

2015-05-15 22:06周胜安吕晓阳王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课程改革

周胜安 吕晓阳 王圆

摘要:本文依托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提供的新功能,就“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对“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改变以往课程只注重PC网络环境下办公自动化操作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移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具备使用各类移动客户端进行高效办公的能力和掌握移动界面基本设计技能。

关键词:移动实训平台;电子政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8-0109-03

● 课程存在的问题

依据广东省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广东省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指标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系统普遍建成。政府要充分利用创新信息。[1]移动电子政务是传统电子政务与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将PDA、WiFi终端以及无线网络的GPRS、CDMA、3G、4G等技术应用于政务,拓宽了传统系统的应用范围。[2]移动电子政务正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热潮,它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技能,也要熟练掌握应用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技能。[3][4]

现有“电子政务”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网站评估、网站维护、行政审批、流程绘制及相关政务信息法律法规。教学过程主要是依托办公自动化实训平台来完成。[5][6][7]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1)传统电子政务实训平台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是让学生在PC客户端模拟行政业务中的不同角色,协同完成某项指定的行政管理业务。事实上,现有的教学平台己经支持移动端操作,即操作客户端除了传统的PC,还有智能手机、平板等其他移动终端,信息发布也整合了短信、彩信、WAP等多种方式。[8]

(2)传统电子政务实训平台中的实训内容之二是让学生在原有门户网站模板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修改,从而掌握网站的维护技能。而现有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支持移动端界面的维护。

因此,需要依托现有移动实训平台,对现有课程进行相关教学内容改革,解决传统教学平台不能完成针对现有移动办公工作场景的教学困境,从而更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移动电子政务人才的需求。

● 移动实训平台的功能

根据文献及调查,目前大多数电子政务教学的实训平台都是基于传统的网络环境开发,这种实训平台主要的特点就是假定客户端是PC机,系统的网络环境为有线局域网。实训平台开发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Lotus平台开发。如广东行政职业学院的电子政务系统,该系统使用此技术主要基于Lotus进行二次开发,开发速度快,但是不便移植。另一类是基于J2EE平台开发。使用该技术开发周期长,可移植性好。但是这两类平台提供的功能基本一样,即在PC终端上模拟公文管理、行政审批、政务部门网站开发。

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能实现泛在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实训平台,克服当前电子政务实训平台不支持移动终端的缺点。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该院校的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上是在原有传统电子政务实训平台进行扩展构建的,它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①借助云服务商,模拟实现移动电子政务下短信、彩信、WAP数据通信功能。②借助云适配技术,让操作界面自动适应不同平台、不同尺寸的移动客户端。该移动实训平台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中右边的表示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在原有实训平台上扩充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其中智能设备终端、移动代理服务器、3G/WiFi属于硬件环境;移动事务信息管理系统和设备嵌入式系统属于提供的软件功能。

移动实训平台主要是针对移动终端添加一些新功能模块,如移动端登录、通讯录、即时咨询等。而传统原有实训平台的功能只需要在移动端创建访问入口即可,如已办事宜、待办事宜、收发文管理和电子邮件等。

利用扩展方法构建好的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不仅保留了原有电子政务实训平台的教学功能,而且模拟了现实移动电子政务工作场景,可以满足针对移动网络环境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的需要。

● 课程内容改革

上述构建的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模拟了现实中企事业单位办公人员移动办公的场景,即办公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端设备查阅与处理个人待办、个人日程、新闻公告等办公事务。

“电子政务”课程属于高职人文课程,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境布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等方面围绕“产业文化育人”开展实践与探索,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9]

因此依托移动实训平台,“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增加的教学内容包括资讯和业务推送和接收、个人日程管理、单位通讯录管理、协同处理工作流程、绩效管理和移动门户网站,具体教学内容有:①资讯和业务推送和接收。将业务事项主动推送至个人移动端;然后在移动端掌握随时随地查阅、处理待办事宜。②个人日程管理。创建更聚焦、更丰富的日程视图,并与移动端保持日程更新同步。③单位通讯录管理。创建组织架构的单位通讯录,利用移动端随时随地相互沟通和交流。④协同处理工作流程。利用移动端设备随时随地跟踪业务流程。⑤绩效管理。把单位工作中的各种目标、任务、计划、报告管理移植到移动端,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核。⑥移动门户网站。将单位网站按移动端设备进行设置,从而生成适合移动端浏览的移动门户网站。

围绕以上6个教学内容,可在移动电子政务平台上进行实训教学,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移动电子政务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下面以“发文管理”实训教学为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上述移动实训平台完成教学过程的描述如下:

(1)实训目的:利用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完成发文操作。

(2)实训环境: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和IPAD移动设备。

(3)实训步骤如下:

①系统登录(如图2)。

②单击“发文管理”。

③用手机按以下流程完成发文操作(如图3)。

④完成效果(如下页图4)。

(4)实训总结:学生通过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完成“发文管理”操作,切实理解发文管理流程,并掌握如何利用移动端设备完成“发文管理”的操作技能。

上面的实训过程与传统电子政务平台相比,操作流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需要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掌握系统登录、办公文件处理。由于移动设备与传统PC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移动设备没有输入键盘,并且屏幕小,所以通过本实训,可以让学生熟悉移动办公相关软硬件设备的使用,从而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为了对上面课程改革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本课题组将参加授课班级的毕业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这些学生的就业岗位均为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参与调查的对象为电子政务专业2012级和2013级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人数各10名,其中2012级学生所学习的“电子政务”课程内容为改革前,2013级则为改革后。调查内容为企业对学生的行政工作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2级学生均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习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办公技能和移动门户网站设计技能,才能完全胜任相关行政工作岗位,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相反,2013级学生由于掌握移动办公技能如协同处理工作流程和移动门户网站设计技能,无需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即可胜任相关工作岗位,其掌握的相关工作技能获得企业肯定。

● 结束语

由于新的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克服了当前实训平台不支持移动终端的缺点,因此原有“电子政务”课程需要根据新的实训平台功能添加对应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体验移动电子政务操作的真实场景,掌握移动客户端的应用开发技能,培养适应移动网络环境的电子政务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纲要[Z].2012.3.

[2]李红,郭雅婷.电子政务概念及其人才培养[J].电子政务,2013(12).

[3]钟山.高职高专电子政务专业建设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2(10).

[4]王勇杰.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3(1).

[5]蔡大鹏,高诚.高职高专电子政务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时代经贸,2012(6).

[6]张春玲.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J].教研.2012(5).

[7]吕晓阳,谭共志,周胜安.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29-266.

[8]刘赢.电子政务网站中的多媒体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3(12):148.

[9]陈鑫.产业文化育人视阈下的高职人文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10).

课题项目:2013广东省信息技术教指委课题(《泛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XXJS-2013-2050);2014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移动电子政务实训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46241704)。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课程改革
新形势下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问题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我国县域电子政务工作的困境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
信城通:与中国电子政务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