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老君山

2015-05-16 07:08汤新娜
河南电力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君老君山峰林

_汤新娜 _周 红

风起云涌,在栾川老君山顶上,白色的流云如丝如带如幕,在风的吹拂下姿态万变,一座座奇峰初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句揭示天地至理的道家经典响彻在天地之间,全然是明朝诗人高出所写“巍巍奠秦楚,渺渺接昆仑”的道家神山仙境。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意在集八百里伏牛美景于一室之意,是秦岭余脉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后因李耳(即老子)归隐于此,而被唐太宗易名“老君山”并沿袭至今。当初,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西行到大散关,关山重重,风沙遮日,走三川红叶岭,进入了古鸾州,于公元前501年登上了景室山,从而为老君山及栾川留下了诸多传说和习俗。据传春秋时期,孔子曾不辞劳苦从鲁国来洛邑礼于老子,至今洛阳老城东通巷仍保存有《孔子入周问礼乐于此》石碑一通,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在老君山,老子留下诸多传说、遗迹,例如历朝各代在老君山都出现过老子显灵救助苍生的神话故事,继而出现物象神话,如老君台、老君磨、仙人桥、悟道石、饮牛池、老君拴牛桩等。从地方县志和现存的残碑上可以得知,老君庙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而这里的老君洞又名朝阳洞,传说老子正是在此洞修炼。到了唐朝,唐太宗封老子为“太上轩辕黄帝”,并派尉迟敬德将军重修老君庙。明朝的万历皇帝,御封老君山为“金顶太清观”。

老君山上马鬃岭处的花岗岩峰林,在大自然风云变幻中,千姿万态的峻秀被有声有色地勾画出来,被世界地质评审委员会专家赵逊称为“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规模最大花岗岩峰林奇观”。峰林规模宏伟,大小石峰近万座,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更因为有了老子的传说,使得石林里的奇峰怪木“峰峰有传说,处处有故事”。你看,老子悟道峰犹如一个头挽发髻,面目清癯的老道面壁而坐;唐僧坐禅峰恰似身披袈裟,头戴僧帽的三藏法师背对游客面南而居;八仙峰则活脱脱一群慌忙赶路的八位仙人……

我国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老君山的记载。最早提及老君山的古书是《山海经》。清代李珩的《山行琐记》中说:“又东十里即老君山,古号景室,中峰插天,诸峦翠立……上有老子楼,石柱铁瓦,铜铸老子骑青牛像。其岭,东瞻二室,南望武当,金顶一发,隐跃七百里间,四面烟岚,一望无际。”

如今,老君山已成为国家5A级自然风景区。进入景区,处处都能看到与“道”有关的景致:老子铜像面容慈祥肃穆,他右手拿着竹简,左手食指指向天空,好像在向人们讲述《道德经》;众妙门取自《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指人类探索与进步的过程,遵循大道,一切深奥玄妙的道理尽在其中;在太极和合广场,与老子圣像相配套的还有老子生平故事墙,教育人们学道、传德、读经;最引入瞩目的是《道德经》石碑,它由全国各地81位书法家共同书写完成。这部道家名作,也成为后人解读人生处世奥秘的经典。

老君山雄伟奇险,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山上的庙、殿、亭、阁皆依山势而建,玉皇顶两山突兀,直入云霄,恰似仙山,有茫茫云海相映,别具意境。正因如此,老君山吸引了无数淡雅清净的文人道者,大概是这里的幽静能激发人的智慧和感悟吧!

猜你喜欢
老君老君山峰林
“新时代山乡巨变”
—— 《老君山人》
老君炼炉
九月,秦皇岛分行小记
老君山
陈飞:情系老君山
梦幻老君山
兴义万峰林
孙悟空偷仙丹
赏花——兴义万峰林
贵州最美乡村——纳灰村·峰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