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5-05-16 02:57冯士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肺癌护理人员生活

张 瑶,冯士云,赵 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最重要手段。但是,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生活质量的好坏,不仅依靠医生高超的手术技能,而且需要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无微不至的综合护理干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了解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综合护理干预与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人员对肺癌行开胸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经我院确诊为肺癌并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22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 例,女97 例,年龄43 岁~72 岁,平均(56.4±1.8)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154 例,对照组72 例。试验组中,男89 例,女65 例,高中以上(含高中)的患者83 例,高中以下的患者71例。对照组中,男40 例,女32 例,高中以上(含高中)的患者37 例,高中以下的患者35 例。所有被选取的患者均无智力及精神障碍,能有效地交流且自愿配合的前提下接受调查。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疑虑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并以真诚、耐心、细致并且专业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护患间的信任,尽最大可能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介绍已行开胸手术且康复的病友,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出院后定期随访,延续关怀,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1.2.2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因患者素质差异,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不同,有的患者不能够正确的理解手术及护理的重要性,术后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不明显或不满意,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治疗的依从性差,从而影响到手术效果,进而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通过实物展示,病友经验交流,演示视听资料,分发健康教育手册等手段,向患者详细介绍肺癌的成因及其治疗策略,术后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使患者了解护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1.2.3 动员及利用家庭关怀:家庭是一个人心灵的港湾,家人是患者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积极动员及利用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生活上支持照顾,情感上予以安慰、关心和体贴,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使其处在抗御疾病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鼓励患者加强与维持社会交往,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1.2.4 生活习惯的指导:治疗中及时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掌握相关的知识,学会自我调养的生活技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质、易消化、高维生素、有营养的食物,忌油炸、辛辣、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吸烟的危害及与肺癌的关系,家属戒烟为表率,诱导患者逐渐戒掉吸烟习惯,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2.5 适当的运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因体质虚弱、刀口疼痛、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原因不愿意下床活动,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积极地讲解早期康复锻炼,如“深呼吸”、“多咳嗽”、“术侧肩臂活动”等对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意义[1],并协助患者制定适宜的日常运动计划,指导患者术后行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术后局部按摩方法、肢体功能训练方法等。

1.3 观察指标:参照生活质量评分(QOL)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226 例患者实施调查,问卷的内容涵盖了术后刀口及肩关节疼痛的程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心理健康及精神的状况,夜间睡眠的质量,食欲好坏及家属对待自己态度的认可度等方面。调查问卷的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健康状况越好,生活质量也就越高。按照不同评分等级分为:优≥50 分;40≤良<50 分;30≤一般<40 分;差<30 分者。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同性别差异间生活质量的比较: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不同性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护理干预对男性患者发挥的作用与女性患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同文化水平间生活质量的比较: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护理干预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患者发挥的作用明显强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同性别差异间生活质量的比较

表2 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同文化水平间生活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行为不在仅仅关注病灶手术的切除率、术后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更加注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最重要手段,但手术的创伤及打击,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多疑等悲观情绪,对生活丧失信心,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生存质量的好坏又进一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影响着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

由于患者的自身素质不同,使其对肺癌的认知存在差异,多数患者无法正确认识肺癌的相关治疗及护理,造成症状加重或使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胸外科常规护理手段不同,综合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将人文关怀与护理相结合,主要针对患者不同的职业背景、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水平、病情严重程度、生活习惯等而采取的具体护理措施[4],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及对综合护理干预的认可,从而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本研究中,试验组通过采用开胸术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趋于稳定,能够正确的面对现实及对待疾病,并学会了自我调节不良情绪,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是战胜疾病的重要精神支柱[5]。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了解肺癌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防治,掌握相关知识,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注意建立并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鼓励家属支持并体贴患者,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消除患者的孤独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监督患者有规律的健康生活,指导患者利用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进行心理疏导,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提供可靠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技术指导,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医护人员言语的理解能力,对生活态度的驾驭能力[6]。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患者发挥的作用明显强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并且试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在性别不同的患者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同,可能是因为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女性在家庭及社会中的作用逐渐提高,受到了与男性同等的文化教育及重视程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在医疗方面给予患者最专业的护理,而且要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从而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7]。

[1] 邱萍萍,康明强,李 伟.肺癌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与疲乏、疼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2):21.

[2] 张艳红,马社君.护理风险干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3.

[3] 徐凤杰.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14.

[4] 张冬梅,王天霞,靳新爱.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23):5290.

[5] 吕洁文,李京花,黄泳红,等.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702.

[6] 刘爱梅.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2.

[7] 刘晓静,王树美,赵 瑾.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02.

猜你喜欢
肺癌护理人员生活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