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

2015-05-16 02:57张晓丽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广东佛山528000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垂体瘤护患依从性

张晓丽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垂体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由垂体前叶细胞组成,不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具有一定复发性。经垂体瘤切除术可将肿瘤病灶彻底清除,复发率低,且无需进行放射治疗;但对于侵袭性垂体瘤来说,复发率较高,术后需要进行放射治疗或加伽马刀治疗。由于垂体瘤患者一般具有不孕不育、肥胖、性功能减退、女性闭经、泌乳、肢端肥大以及皮肤粗糙等表现,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1]。我院为研究心理干预在垂体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收治的70 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心理干预,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70 例(所有患者均经MRI 或CT 诊断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最大年龄65 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40.1±4.2)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最大年龄66 岁,最小年龄22 岁,平均(41.2±3.8)岁。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病史以及其他心理疾病,且排除颅脑损伤与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包括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主要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相关知识讲解、心理疏导等。具体分析如下: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垂体瘤患者因巨大的生理变化,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治疗依从性较差,治疗积极性不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其悲观心理情绪,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心理干预效果的关键;②讲解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耐心、详细的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提高治愈信心;③心理疏导: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采用多种手段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使患者可以将负面心理情绪宣泄出来,如倾诉法、语言暗示法以及活动转移法等。

1.3 观察指标[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观察数据选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差异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形式表示,组间差异用χ2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SAS 评分与SD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SAS 评分与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SA S 评分护理后 护理前SD S 评分护理后观察组35 65.4±3.5 30.5±2.9① 69.7±4.1 33.1±2.5①对照组35 64.8±3.9 45.8±3.1 68.9±3.9 49.7±3.1

3 讨论

垂体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通过肿瘤压迫效应以及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来对人体形成危害,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生育功能,一般常用手术方式治疗。该疾病由于导致人体发生剧烈的生理变化,再加上手术风险,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同时这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紧张等,可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紊乱,进一步出现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加大治疗难度,影响术后恢复[3]。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中虽然也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但宣教的主要内容是与手术相关的知识以及手术注意事项等,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垂体瘤患者因陌生的医院环境、缺乏疾病的科学认识,再加上经济压力,易加重心理负担,因此给予垂体瘤患者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4]。心理干预主要是以“患者”为护理工作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主动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特点,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另外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病因、发展、治疗以及术后恢复等相关知识,提高疾病认识,消除心中疑虑,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5]。通过本次观察可以看出,护理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分别为(30.5±2.9)分,(33.1±2.5)分;对照组SAS 评分、SDS 评分分别为(45.8±3.1)分,(49.7±3.1)分,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知,给予患者垂体瘤患者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王冬梅.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78.

[2] 朱凌云,黄 慧,汤丽萍,等.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38 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40.

[3] 娄旭艳.225 例行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0):240.

[4] 王红霞,王旭阳,陈丽莉,等.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01.

[5] 柴玉珍,柴玉青.经口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26):5514.

猜你喜欢
垂体瘤护患依从性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