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全身麻醉复苏质量中的价值

2015-05-16 02:57徐海容章绵华陈华艳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000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全身妇科麻醉

徐海容,章绵华,陈华艳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成为目前妇科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疼痛在所难免,临床上需配以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1]。如原发病为子宫肌瘤、宫外孕等均需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复苏是指患者术后从麻醉状态逐渐转为清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麻醉后并发症均有可能出现,而此时患者又难以自理,如若护理不当,将影响至患者的术后恢复,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性命[2],因此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术后复苏期的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以我院90 例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全身麻醉复苏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8 月~2013 年8 月我院90 例ASA Ⅰ~Ⅱ级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4 ~54 岁,平均年龄38.5 岁;体重45 ~65 kg,平均体重50.5 kg。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有神经系统疾病史;长期服用非阿片类或阿片类镇痛药物;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未经控制等[2];将9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 例,两组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患者均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术毕进入恢复室后,对照组仅进行包括病床及患者的清洁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及擦浴、协助更衣等常规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复苏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功能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患者出手术室后,患者需头偏一侧去枕平卧6 h,注意保暖,及时清理口、鼻及气管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气管导管防止扭曲。拔导管后,及时协助患者更换减少手术切口疼痛又利于呼吸的舒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功能,如发现异常及时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至完全平稳止。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告之其手术已顺利完成,耐心了解患者需求并及时解决,告之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过程的基本状况,使患者得已了解目前自身出现的一些状态是正常的,消除其担心、顾虑,增强患者恢复的信心;加强巡视患者,定时协助翻身,根据各个患者需求给予不同照顾,使患者感到安全而舒适;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患者躁动而引发意外伤害;密切观察,防止引流管脱落并保证其通畅,对引流量、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密切观察并登记。全身麻醉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皮下气肿、穿刺孔出血、腹胀及肩背酸痛等,护士应加强患者巡视,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皮温、腹部切口、敷料渗血情况、是否腹胀等,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3-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30 min 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镇痛评分:无疼痛0 ~2 分;轻微疼痛,但不影响休息3 ~4 分;中度疼痛要增加药量5 ~6 分;剧烈疼痛7 ~10 分[3]。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复苏质量及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30 min 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复苏情况及镇痛评分比较

表1 三组患者复苏情况及镇痛评分比较

注:与A 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复苏室停留时间(min) VAS 评分(分)观察组 10.7±3.4① 13.3±4.7① 15.7±6.4① 32.6±7.1① 1.5±0.5①对照组 13.1±4.8① 17.6±4.5① 21.5±6.7① 42.1±8.6① 4.9±0.3①

3 讨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以其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3]。患者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是患者术后恢复及安全的保障,正确而全面的护理及严密、细致的观察,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复苏期的护理质量[4]。优质的护理工作可使患者安全、平稳地渡过全身麻醉复苏期,使患者的早期康复得到有效保证[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全身麻醉复苏情况均优于仅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而术后30 minVAS 评分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期的恢复,促使患者早期恢复自主呼吸,帮助患者尽早从麻醉状态中苏醒并拔除气管导管,进行减少了在复苏室停留时间。且优质的护理干预还可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的应激反应,促使患者进一步康复。

[1] 罗 铭.基层医院全身麻醉腹腔镜术后患者复苏期的护理[J].微创医学,2012,7(2):208.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79-1884.

[3] 刘雪维,柏亚玲,孟 涛,等.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护理流程[J].护理学杂志,2011,26(22):35.

[4] 冯彩娟.麻醉复苏期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27.

[5] 姜洪霞.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254.

猜你喜欢
全身妇科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老鳖全身都是宝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