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影响分析

2015-05-16 02:57王淑萍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病房手术室江苏徐州221003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切口皮肤护理人员

王淑萍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病房手术室,江苏 徐州 221003)

在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是临床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切口感染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医院对无菌环境观念的提升以及对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患者在接受普外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在术后发生感染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其日常生活[1]。为研究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影响,进而得到有效的护理方案,现选取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住院患者60 例,回顾其临床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住院患者60 例,其中男18 例,女42 例,年龄21 ~79 岁,平均(49.3±12.8)岁,营养状态良好,无基础疾病。全部患者中,27 例行甲状腺手术,23 例行乳腺手术,7 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3 例行其他手术,且手术切口均为1 类切口。在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并得到其同意的前提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 例,两组间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切口感染判断标准:患者的切口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发热或疼痛,且在筋膜组织以上出现脓性渗出物,或者患者切口在拆线后出现局部脓性渗出,均可判定为手术后切口感染。

1.3 护理方法:全部患者均针对其不同病情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全部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适当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①护理人员应在入院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医院制度,安排固定人员陪护,尽量减少探视次数和与外界人群接触。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用消毒液擦拭物品和地面等。每天保证开窗通风,2 次/d,30 min/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有效降低空气的污浊度,降低感染的可能性。②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做好患者皮肤的清洁及为患者备皮等工作。当需要手术部位为皮肤疏松部位或患者为老年人时,要格外注意各项操作,要绷紧患者皮肤降低遗漏的可能,且在进行备皮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皮肤损伤。③在手术后,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记录,若患者切口出现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仔细观察患者切口处是否有渗血或渗液等情况的出现,切口附近皮肤是否出现颜色变化或红肿等情况,护理人员可用手触摸患者切口处,感受其附近皮肤温度是否有明显上升的趋势[5]。若发现患者切口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协助医生对患者切口换下敷料及渗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及时实施有效治疗。④在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改善患者饮食情况,提高患者摄入的营养量,保证患者在手术前无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不利于患者康复的情况。在手术后,对于不能立即进食的患者,要采用静脉注射营养,待患者可以进食后,要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使患者食用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定时更换食物品种、口味等,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食欲,有利于促进患者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可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引起的切口感染[3-4]。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 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均选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选用t 检验,计数资料选用χ2表示,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全部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30 例患者中,5 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占该组患者的16.7%,干预组全部患者中,2 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症状,切口感染率6.7%。两组对比,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具体情况对比

3 讨论

近几年,普通外科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达9.65%~17.65%[5]。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延缓患者病情好转,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身体局部或全身感染,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对手术的成功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医院的重点关注的内容。由此可知,做好手术后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是极其必要的。

患者在其住院治疗期间会接触到大量的流动人员,前来探视的亲朋会带来大量的不同感染病菌,而且人员密度较大的环境内,空气流通不畅,空气质量不好,会对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极易引起切口感染[6]。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按照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特别要注意手部卫生,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性,护理人员要使用可清除手上80%的病菌的洗手方式进行清洗。护理人员还要关注患者所需的各类治疗及护理所需物品的清洁程度,及时消毒,尽量避免感染的发生。

虽然正常人体皮肤上也存在着很多病菌,但对于具有常规抵抗力的皮肤,这些病菌是不会致病的,但对于进行手术后有切口的皮肤,病菌易从切口入侵,导致切口感染。对于一些实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详细嘱咐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前三天患者改食用流质食物,避免出现大便干燥,也可适当服用缓泻剂。若患者接受的手术为结肠手术,可以用肠道杀菌剂进行肠道内细菌清除,降低病原菌的数目[6]。在手术前一天,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或肠道灌洗或灌肠清洁等,保持患者肠道清洁,便于手术。

手术对患者自身是很大的创伤,同时,患者在病发时对体内营养消耗较多,因此在手术后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特别是患者为老年人,其身体免疫力下降、应急能力减缓、器官退行性变、体内营养物质存储较少。若患者营养不良,会使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能力降低,减弱吞噬能力,因此,加强患者营养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情况的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在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6.7%明显低于实施护理干预前的16.7%。本文中选择的患者中,消化道受到刺激而产生感染的患者较多,此类患者多由于肠道菌群出现移位性感染,给手术后切口感染带来机会,要加强临床医护工作。由此可知,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足够重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从住院环境护理、无菌护理操作、术前准备、重视营养等方面着手,对患者切口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1] 梁宏云.骨科无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7):132.

[2] 曾湘岚.降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409.

[3] 艾菊香.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以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45.

[4] 陈 芬,张燕敏,许建建.护理干预对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24.

[5] 刘莹莹,高 健,周 娟.防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203.

[6] 韩娓娜,刘 燕.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7):1035.

猜你喜欢
切口皮肤护理人员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