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优劣差异

2015-05-16 02:57陈家丽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广东中山528415
吉林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循证

陈家丽 (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广东 中山 528415)

中毒性脑病及神经系统功能损伤都是新生儿黄疸可能的并发症,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意义重大[1]。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循证护理对试验组患儿进行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探讨循证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3 年2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9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其中试验组男28 例,女17 例,日龄2 ~27 d,平均(6.7±2.8)d,体质量(3.5±1.3)kg,Apgar 评分(8.7±1.6)分。其中自然分娩23 例,剖宫产22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97 例,日龄3 ~28 d,平均(6.5±2.9)d。体质量(3.6±1.4)kg,Apagr 评分(8.6±1.7)分,其中剖宫产23 例,自然分娩22 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日龄、体质量及分娩方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疾病治疗、并发症预防等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患儿接受循证护理。

1.2.1 循证护理准备:组织全体护士及责任医生参与讨论,就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治疗介绍自己的治疗及护理经验,并在知网上查询近年来的新生儿黄疸护理的相关文献,制定本次研究的护理方案。

1.2.2 循证护理措施:①蓝光护理:根据患儿情况调整灯距,用黑布眼罩保护患儿双眼并进行固定,患儿手脚均用棉布护住,避免抓挠等行为的伤害。照射时患儿体温维持在29℃~32℃,屋内湿度50%~60%,每2 小时喂水1 次并进行翻身,预防脱水的发生。②喂养护理:重症黄疸时应停止母乳喂养而采用人工喂养,病情较轻时不用停止母乳喂养。并积极补水,促进大小便排泄。总的目的是减轻肠道负担,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出,改善黄疸症状。③抚摸护理:在蓝光照射及饮食1 h 后开始,1 次/d,15 min/次作用,从头到脚的顺序进行抚摸,重点是腹部和背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胎便的排泄,减少体内胆红素含量。抚摸时患儿出现不安、急躁等负面情绪时及时停止抚摸,并报医生处理。④出院指导:对患儿家长就新生儿黄疸相关照顾要点以及医嘱内容进行介绍,加强院外护理质量。记录胆红素指数、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疗效评价参照毛英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2]。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 检验,P <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试验组护理后胆红素指数、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护理前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胎便初排时间(d) 胎便转黄时间(d) 黄疸消退时间(d) 护理前胆 红素指数(μmol/L护)理后试验组 45 4.3±2.1 45.3±3.4 4.1±0.3 270.0±19.8 110.4±14.6对照组 45 13.2±3.3 62.7±4.1 5.2±0.5 269.3±20.4 169.3±16.2 t 值 5.821 7.396 4.547 1.926 4.71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科发生率极高,是新生儿科常见的新生儿疾病。该病是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黏膜、皮肤以及巩膜的黄染,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都有着较大的不良影响[3]。因此,有效地干预措施对患儿有着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是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临床医学模式,是一种将医生经验、患者意愿和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医学模式[4]。该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并结合最新医疗理念,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正是基于循证医学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应用效果也在较多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证实[5]。本次研究中,笔者将其应用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中,结果发现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而护理后胆红素指数、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循证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同样有着良好效果。本次研究中,笔者从蓝光护理、喂养护理、抚摸护理、出院指导护理等四个方面着手,基于医护人员经验及患者意愿,并参考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制定了本次研究护理计划。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而参考了最新医学成果的抚摸护理、蓝关护理及出院指导护理等护理内容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得患儿的胆红素排泄更为迅速,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提升[6]。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胆红素消退速度更快,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

[1] 沈 军,沈尧娟,生启芳,等.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10.

[2] 毛 英.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5):723.

[3] 李忠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541.

[4] 孙红赞,陈 鸿.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17.

[5] 徐翠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19):4201.

[6] 兰海英,夏爱红,唐丽华,等.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10.

[7] 贾立红.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硬化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54.

[8] 于 昊,于福禄,徐宏伟,等.超声对黄疸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09,30(21):2575.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循证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循证护理》稿约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