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峰水电事业发展的思考

2015-05-17 09:53高声玉
小水电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水电示范县水电

高声玉

(五峰县水利水电局,湖北五峰443400)

对五峰水电事业发展的思考

高声玉

(五峰县水利水电局,湖北五峰443400)

1 概 述

湖北省五峰县地处鄂西南山区,全县国土面积2372km2,人口21万。境内年均降水量1588mm,年均径流量38.1亿m3,是湖北省有名的暴雨中心之一。县境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大小河流30余条,总流程228.6km,其中主要河流6条,分属三大水系:渔洋河、天池河、泗洋河为清江一级支流,属清江水系;湾潭河入娄水,白溪河入澧水,属洞庭湖澧水水系;南河入危水,属四口水系。年径流总量36.754亿m3,理论水资源蕴藏量35万kW,可开发利用31万kW。有资料表明,五峰县水能资源在全国1500多个小水电县市中名列第31位,在全省位居第二。到目前,全县已建成水电站84座,总装机容量21.97万kW。

2 治水兴电历程

从第一座水电站建设至今,五峰县水电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第一是水电的起步阶段,主要是解决无电状况,这一阶段从1959年建成第一座水电站到20世纪70年代先后建成龙洞、芭蕉溪、黄龙洞、柳桥、等水电站,改变了五峰县在建国初期完全无电的现象,解决了城渔两镇及部分农村的照明用电问题。1974年10月黄龙洞电站并入宜都电网,五峰水电开始和大网相联。第二是水电的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至洞河、松林坪、汉阳桥、中溪、锁金山水电站建成。这个时期“电、农、工”企业相互促进,完成了小水电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极大地带动了五峰县民族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一阶段水电站设计质量高、建设速度快、施工质量好,通电面建设也取得显著成绩。随着1984年110kV渔关变电站的建成,五峰电网与国家大网终于贯通。第三是水电快速发展阶段,从2000—2010年,这一时期水电开发主要是建设具有调节能力的水库电站群,兼顾发电、排涝、泄洪、养殖、灌溉等综合效益,彻底根治了湾潭河等流域的水患。这个时期建成水库电站12座,水库库容达6740万m3,形成了多元化投资、多种经济形式办水电的格局,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带动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水电产业是五峰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水电上缴税收达到县财政收入的1/4。到2013年底,全县已建成水电站81座,总容量为21.61万kW,年发电量5亿多kW・h,水电销售收入1.7亿元,完成税收近3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0%。全县已拥有水电资产15亿元,其中国有水电资产12505万元(见表1)。

3 水能开发的环境

3.1 全球水能开发水平参差不齐

根据中国大坝协会发布的数据,目前世界上有19个国家水电占总发电量的90%以上,如挪威、巴拉圭。发达国家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较充分,法国开发利用达100%,瑞士达到98%,超过95%以上的国家有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达到了67%,日本达到了73%,非洲为13%,中国约为24%。目前世界上有165个国家已明确将继续发展水电,其中110个国家规划建设规模达3.38亿kW。发达国家因已基本完成了水电开发任务,目前重点则是投入到对已建水电站的更新改造、增加水库的泄洪设施提高防洪能力、调整电站运行调度等;发展中国家多数制定了规划,约在2025年左右基本完成水电开发任务;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多数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因资金、技术等条件,大力开发水电仍然有很多困难。

表1 五峰县水电发展情况

3.2 我国对水能开发持积极的态度

我国水电发展已历百年,新中国成立前,水电建设只是起步,新中国成立后加快了水电开发的步伐。从改革开放至三峡、小浪底等特大型水电工程建成,水电发展实现了质的突破,由追赶世界水平到很多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发挥了水电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水电已成为我国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实施,明确将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列入可再生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2011年5月4日,回良玉副总理对农村水电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十二五’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水电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改善。”

3.3 国家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审视了水电的发展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前段时间水电被严重妖魔化的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务院放开了水电大项目的审批。2014年8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今明两年抓紧推进三项工程,其中第三项工程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及沿海核电项目。会议要求,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和落实配套政策,改革投融资机制,更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未来20年是我国发展水电的重要时期,因此客观认识五峰县水电发展中的问题,对其水电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4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 国际金融组织积极支持水电建设

水电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鼓励开发水能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情况。世行对全球水电的总结是:水电及多功能水利基础设施为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其作用日渐明显。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还发挥着独有的双重作用,作为战略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作为可再生能源将世界经济带入低碳的未来。

国际金融组织对水电也是大力支持,如1987—2008年世行为中国水电项目贷款33亿美元,近4年来欧行对中国的水电项目贷款达12亿欧元,已建成的唐家河水库电站获得1311万元的欧行贷款;今年拟开工的张家垭水电站也获得了3775万元的欧行贷款。欧行贷款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但对于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贷款额可占项目总投资的75%。

4.2 五峰县被纳入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五峰水电的投入为360万元,十二五期间中央对五峰水电的投入已达5000万元,十三五期间预计国家的投入将会继续加大,今后一段时间五峰县水电建设的重要项目是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及水电站增效扩容。

根据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五峰的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及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建设的重大机遇。”通过积极争取,2014年3月,国家水利部以办水电〔2014〕47号文把五峰县列入了全国11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建设试点,该项目总投资7.38亿元,计划中央投资达3.3亿元,总装机6.32万kW,覆盖代燃料农户数为5.52万户。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后,全县农户全年可得到电费补贴总额1323万元(新建项目)。

为确保小水电代燃料示范县建设顺利进行,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6月、7月连续两次召开县长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与布署小水电代燃料示范县建设的相关工作,成立由县长吕学锋任组长,副县长覃业成、县政府党组成员陈延斌任副组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示范县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实施。7月,县人民政府与省水利厅在五峰县签定了小水电代燃料示范县建设责任书。

4.3 辩证地看待五峰县水电开发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显著的优点就是它可以重复利用,但它的弱点就是不能保存,如果不开发利用,它就要随着时间而流逝,同时与火电相比,它可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避免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局面。在五峰县,水电企业完成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水电在水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龙潭湾水电站建成后,除提供电力外,还使城区水厂的水源有了保障。

水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关键是要权衡利弊大小,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如五峰县正在建设的新县城供水水源工程关门岩水库,它的建设也不例外要破坏自然生态,要是片面强调自然生态,那么新县城的人们将面临严重缺水的境况。与其他能源相比,开发水电利远远大于弊,无视水电所创造的巨大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夸大水电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妖魔化水电的误导将会使水电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5 科学转型发展

5.1 优化配置,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编制各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预测各流域社会经济各部门用水变化、河道生态需水量,确定各流域水资源开发规模,在此基础上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提出各流域新建、改扩建水电、水利工程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建设排序,为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水电对水资源配置的多功能作用。现正在建设的长茂司二级水电站与采花乡政府签订协议,在水电站前池设置供水管道,免费为采花乡集镇供水水厂提供水源,解决了采花乡机关及居民3000多人饮水的问题,同时为单一建设供水水源工程节省了数百万元资金,优先满足集镇及村民生活用水,多余水量才用以发电;这一成功事例今后要加以推广。

5.2 保障民生,化解难题,科学推进电源建设

要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群众受益的关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搞好社会风险评估,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要严厉打击无理阻挠、破坏水电开发建设的各种违法行为,合理科学开发利用好五峰的水能资源。去年建成的长茂司一级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拿出近百万元投资公益事业,其中投资20万元修建了2个50m3的蓄水池,购买供水管5000多m,解决了前坪村约50个农户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20多万元在莫家溪修建跨河大桥1座,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优先安排当地农民在该电站就业,受到了好评。

5.3 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对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加强对电站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批复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进行建设,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取水坝按要求设置无障碍生态用水下泄孔;对工程弃渣按设计要求在指定位置挡墙堆放,在工程完工后采取植被恢复处理。

5.4 正面引导,发挥优势,建设亮丽的水电风景

国际国内开发水电的实践证明,科学开发水电的实际效果绝对是保护生态环境。被美誉为世界公园的瑞士是全球水电开发时间早、开发程度高的国家之一(于1882年建成第1座水电站),世界上已建成最高的重力坝也在瑞士(坝名为大狄克逊坝,高285m,主要用于发电),其电力工业一直以水电为主(70年代水电比重90%,现为76%),在西欧联合大电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试想一下,如果瑞士的电力是以开发化石能源为主,可以肯定地说阿尔卑斯山已被挖得面目全非。瑞士正是由于充分利用了水能资源,才保护了其得天独厚的生态大环境,才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发达国家。放眼世界,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开发水电程度高的国家,有哪国不是风景如画?国内的水电建设何尝不是如此,长阳的隔河岩水电站库区已成为国内享有盛名的“清江画廊”,湖北通山的九宫山是国家4A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该风景区中的水电站被誉为山中明珠,五峰洞河水电站前池溢流形成的瀑布和汉阳河大桥相叠的画面已成为渔洋关一道亮丽的风景。

5.5 更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打造生态水电

过去五峰县水电工程的设计只单一强调经济、安全,没有和生态相结合的理念。今后水电项目的设计要从做好资源、生态、美观相结合的方面入手,在规划设计时要融入景观设计元素,力争做到每处水电工程成为一道景观,这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支持。众所周知,瑞士日内瓦城市的标志是日内瓦湖的大喷泉,而最初这个喷泉不过是水电站的一个安全阀。如何使五峰的水电、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在柴埠溪流域合理开发水电,使风景区增加一些静水景观或动水景观,那将会提升柴埠溪旅游区的品位。

政府应坚定水电开发利用的决心,科学规划水电项目,引导单一的水电开发向打造生态水电的转变,抓往五峰县进入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示范县的机遇,号召有关部门和水电企业积极开展水电的正面宣传,扭转误解水电的局面。

责任编辑 吴 昊

2015-01-23

高声玉(1965-),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水电管理工作。E_mail:wfgsylm@sohu.com

猜你喜欢
小水电示范县水电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农村小水电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含小水电配网电压分析及治理研究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