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经济回望

2015-05-19 07:45高峰
当代县域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济体欧洲央行欧元区

高峰

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教授、作家

如今,“新平庸”一词开始在经济领域流行——其始创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

拉加德于去年10月2日在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抛出这一概念。短短一周后,在IMF秋季年会上她再次呼吁成员国通过大胆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避免全球经济陷入新平庸。

是什么让世界经济陷入了新平庸?何种政策能够挽救世界经济“逃出”平庸?

美国退出QE才是真正的复苏信号

作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奥巴马这6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在寻求复苏的机会。

今年,美国的各项经济指标为奥巴马初显花白的头发给出了一些交代。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9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4.8万人,超出经济学家预期的22万人;失业率下降至5.9%,创下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2010年开始,美国GDP就开始保持持续增长。虽然增长并不强劲,但相对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美国的调整及复苏仍然走在前面。美国经济在2014年开始了持续复苏。

今年,美国通胀前瞻指标,包括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等,都保持了乐观的态势。IMF在10月8日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14年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期中,也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7%上调至2.2%。

同时,美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在2014年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以往美国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发达,但制造业相对衰落。而奥巴马持续至今的出口倍增计划已起到一定成效,美国分布全球的制造业也有了部分回流。

这一系列指标和数据,都指向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不过,美国经济是否能够回归常态,“退出QE”才是市场最终的判断标准。

10月底美联储如期退出QE,预示着美国经济正式回归正轨。2015年年中,美国可能开始启动加息步伐,逐步恢复中性货币政策,为美元汇率重回正常运行轨道创造条件。

欧元区推不推QE,是个问题

美国退出QE,并不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时代”的结束。

今年6月,欧洲央行下调边际存款利率至-0.1,成为了全球首个实施负存款利率的主要央行。这仅仅只是欧洲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始,随后,欧洲推出了向银行提供廉价融资、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券等政策。

但是,即便如此,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仍然在9月25日放出了欧洲可能会推出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的风声。

“这代表通胀已进一步远离欧洲央行的目标”,中欧经济研究所所长保罗·威尔芬斯表示。而作为支持欧洲央行实施QE的“急先锋”,法国和意大利希望在欧元区推出QE的呼声已越来越高。

不过,作为欧洲经济支柱的德国并不赞成。10月17日,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明确表示反对欧洲央行有关购买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决定。显然,他对更进一步的QE丝毫没有褒奖的态度。

内部未能达成统一,使得欧洲央行各项应对决策都有所滞后。10月7日,IMF更对欧元区健康状况发出警告,称欧元区有40%几率陷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三次衰退。

显然,相对于美国,欧元区的经济发展迷雾重重。“至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可避免。”保罗·威尔芬斯说,“但这显然不是最正确的选择。”

日本“安培经济学”骑虎难下

相较于欧洲,日本的“量宽接力赛”则进行得十分顺利,但结果不太让人满意。

从摆脱通货紧缩提高物价的层面来说,日本的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日本政府似乎完全没有能力帮助企业提高名义工资来超过物价的上涨。现在日本国内出现的通胀现象不是一个好的势头。

“安倍经济学”现在骑虎难下,零利率的固定化,限制了日本的金融政策手段。美元的持续上涨会进一步推动日元的疲弱。目前,日本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一直处于“失落”状态的日本,则需要在刺激内需上下工夫。日本经济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经济增长已经不容易。加大出口力度也是一种方法,但从2008年的雷曼危机中可以看到,对外依存度高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时非常脆弱。

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

伴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东欧表现不稳以及拉美地区发展的不尽如人意,曾经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低谷。

在IMF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的GDP增长预期分别降至4.4%和5.0%。这是2011年末以来,IMF第六次下调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预测。

IMF副总裁朱民在此前的公开发言中表示,“90%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在过去18个月都在减速,如何进行调整和改革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包括重建财政空间、重新紧缩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调整。”

不过,即使如此,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不容小觑。

在IMF最新预期中,2014年发达国家只有1.8%的增长。那么,要达到全球经济3.3%的增长预期,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将要贡献一半的力量。

猜你喜欢
经济体欧洲央行欧元区
11年来首次,欧洲央行将加息
德拉吉:卸任欧洲央行行长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工作图什么?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