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15-05-21 02:03贺新城韩永利蔡仁照
军事历史 2015年4期
关键词:反攻美英战场

□ 贺新城 韩永利 蔡仁照

贺新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

一、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贺新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70年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地位作用却一直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肯定。还原中国抗战的实际贡献,这不仅事关以往的历史,而且涉及现实国际政治。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表现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

(一)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军事贡献。中国抗战之所以被称为“东方主战场”,除了大家熟知的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第一个大规模战场、巨大的民族牺牲等原因外,还因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显示出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各主要国家都从中国抗战中收获过巨大的战略利益。

1939年9月欧战爆发后,英法面临的国际环境极为不利。一方面,美国事不关己作壁上观,而英法与苏联之间实际上处于敌对状态;另一方面,英法在与德国交战的同时,还极度担心日本在东方趁火打劫,而陷于德日东西两面夹击的困境之中。当时,日本与德国已经形成轴心关系,伺机夺取欧洲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也是世人皆知。然而,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日本不得不宣布 “集中精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欧洲战争”。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始终没有遭到日本的攻击。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年多时间是英国最脆弱的时期,倘若没有中国战场的存在,英国能否抗住德日两个强敌的夹击将成为一个极大的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也将变得更加曲折。

苏联是从中国抗战获得巨大战略利益的又一个大国。由于地缘、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原因,日本一直将苏联视为主要对手,始终把北进夺取苏联远东地区作为侵略扩张的主要方向。苏联对日本的企图心知肚明,自九一八事变开始,苏联就明里暗里地支持中国抗战,其目的就是要借助中国抗战捆住日本的手脚,使其无力攻击苏联。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东西方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如何避免与德国和日本的两线作战,就成为事关苏联生死存亡的头号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最大的战略难题,苏联甚至不惜对德国和日本作出重大妥协,1939年8月的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1941年4月的 《苏日中立条约》均由此而来。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西线战场上屡遭重创,德国则不断敦促铁杆盟友日本北进夹击苏联。然而,面对盟友的强烈要求和千载难逢的北进良机,日本却有心无力,表示 “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崔可夫高度评价了中国抗战对苏联的巨大价值:“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之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1941年12月爆发的太平洋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当时,美国虽然是最后一个卷入战争的大国,但长期存在的孤立主义使美国的战争准备严重不足,以至于开战之初一败涂地。在美国最困难的时期,中国战场又一次展现出对日本的束缚作用。事实上,还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决策层的许多人就意识到,在背负中国战场的包袱下再与美国交战难有胜算。虽然日本经过长时间犹豫后最终决定放手一搏,但却无法做到全力对美作战,其国力军力被一分为二,即海空力量主要用于太平洋方向,陆军力量主要用于中国战场。一句话,由于中国抗战捆住了日本的手脚,才使日本对美作战能力大打折扣,才使美国在初期失败后很快稳住了阵脚。1942年2—3月,日本企图在南方发起新的战略进攻,并将攻占澳大利亚和印度提上了议程。然而,这一设想因陆军无法抽调兵力而胎死腹中。陆军参谋本部认为,攻占澳洲需要至少12个师团,要想拨出这么巨大的兵力,势必要大幅度缩减在华兵力,从而使整个战略态势陷于极大的不利。攻占印度也因同样原因不了了之。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抗战的巨大战略价值深有感触,并庆幸地指出:假如没有中国,战争进程就会是另外一种状况,大量日军就会转而用于其他方面,可以毫不费力地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到中东。

中国的长期抗战不仅严重破坏了日本的扩张战略,使东西方法西斯势力无法实现有效的战略协调,而且确保了同盟国 “先欧后亚”大战略的贯彻实施。“先欧”意味着美英苏的主要力量将优先用于欧洲战场,其能否实现取决于中国战场的存在和坚持,意味着中国将承担起东方对日作战的主要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战场成为决定同盟国整体战略能否贯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中国坚持抗战,就谈不上 “先欧后亚”的战略协调,二次大战的进程也将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二)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政治贡献。中国在战争中的政治贡献更是为世界忽视、值得大书特书的又一个方面。中国是亚洲地区唯一有能力抗击日本侵略的国家,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始终是亚洲各国反对日本侵略的中心和旗帜,东方各民族也一直把中国当作民族解放事业的庇护所。

1919年4月17日,朝鲜爱国志士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从此开始了以中国为基地的独立斗争。1925年,广州黄埔军校招收一批韩国学生,帮助临时政府训练本国的军事干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加大了支持韩国临时政府的力度,更多的韩国青年进入中央军官学校和中央航空学校,中央军校在洛阳的第七分校还专设韩国学生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韩国军事干部,秘密进入东北和朝鲜境内活动。全国抗战开始后,韩国临时政府随中国政府内迁,1940年9月落脚重庆,并在9月17日成立了韩国光复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日益成为同盟国中各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的代言人。1942年3月22日,中国政府公开宣布,要在自身解放的同时,“援助促成韩国的独立”,并力促美国等同盟国家承认韩国临时政府。韩国临时政府外务部则向中国表示:韩国的独立及全世界弱小民族的解放,全赖中国获得最后胜利才能完成。1943年底的开罗会议上,中国终于促成美英首脑同意朝鲜恢复主权,从而帮助朝鲜完成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运动。

中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解放事业也予以大力支持。据1925年10月统计,仅黄埔军校中来自越南、缅甸、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学生就有4400余人。东亚各国独立运动的许多组织也将中国作为活动的基地,如胡志明等越南爱国志士的足迹就遍及广州、柳州、昆明、延安、重庆等中国各地。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中国作为四大盟国中唯一一个饱受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坚决反对一些盟国维护殖民利益、扩张势力范围的企图,在开罗会议上提出战后应允许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印尼等亚洲各殖民地独立解放的主张。虽然这些主张受到英国等的阻挠,但战后不久都一一实现。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政治表现,及其对建立一个体现公理正义的新世界的强烈追求,使之成为同盟国中坚持战争正义性质最彻底的一面旗帜,同时也是主要同盟国中唯一一个在战争目标上无从诟病的国家。

二、中国抗日战场对苏美英盟国战场的支持

韩永利,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永利】中国战场是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格局中的关键一环。中国战场在事关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关键阶段,有力地支援了英美苏盟国战场,为共同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中国战场与英伦保卫战的胜利。1940年6月,德国闪击并占领西北欧,法国败降,英国被困英伦三岛,开始进行英勇的保卫战。英伦之战与随后开始的英美大西洋反潜战,形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西线战场。德国的暂时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南进野心,对专注于抗击德国的英美构成亚太方面的严重威胁。如果德日此时从两洋攻击英美,将进一步推动法西斯战争祸水肆无忌惮地蔓延。中国战场抑制了日本的南进,支持英美全力抗德,赢得了英伦保卫战的胜利。

日本的南进最佳时间应该说是在1940年底和1941年春,而对于轴心国完成相互战略配合来说,这也是一绝佳时期,因为德国吸引了英美几乎全部的战争资源和主要的战略关注。1940年7月22日,日本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决定 “捕捉良机,随时准备南进”。同月26日,日本内阁会议提出建立 “大东亚新秩序”,将南进定为国策。同年9月,日本侵占印度支那北部,开始为南进准备占领桥头堡。此时,德国也急切希望日本马上南进策应德国迫降英国,多次敦促日本南进。1941年3月5日,德国国防军总司令在第24号命令中提出:“三国同盟条约订立的首要合作目的,就是促使日本尽快在远东方面积极作战。这将牵制大批的英国军队和将美国的关注点转向太平洋。”

但是,日德的如意算盘被中国抗战所破灭。中国敌后战场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稳固的防御作战,制约着日本百万大军不能随意向他处战略机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于1940年8至10月进行的百团大战,是日本开始侵华之后损失最为惨重的战役之一。正因为中国战场的牵制打击,日本没有在最有利的时机内南进,而只能先做南进准备。从1940年7月到1941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整整花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南进准备。

中国战场对日本南进的牵制,有力地支援了英美西线战场。对于中国战场的战略意义,英美高层都有明确的认识。1940年6月19与26日,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官员霍恩拜克多次指出,中国抗战不仅在远东制约了日本,同时也支持了欧洲方面英国抗击德国的战争。1941年2月15日丘吉尔在致罗斯福信中谈到:“如果日本将矛头指向我国,而我们又是孤军作战,那么后果的严重性就恐非言语所能形容了。”他认为,中国如崩溃,将是 “世界悲剧”。同年4月29日,罗斯福总统在与中国外长郭泰祺的谈话中,将中国抗战和大西洋海上交通线的维持,并列为当时世界局势中的两个 “最大关键”。美国陆军参谋总长马歇尔也由衷感叹:美国和英国在最困难的时间里,没有将“严重的注意力放在太平洋方面”。

在中国战场的支持下,英国顶住了德国的攻击,并迫使德国将战略攻击目标转移到苏联,这样就为美英坚持西线作战,最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战场与苏联全力抗德的成功。中国抗日战场一直是苏联远东国防的外部支持因素,有效地制约了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企图。日本曾于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1939年在中蒙边境诺门坎挑起日苏武装冲突,尝试北进,但都因为不能从中国战场抽调战略兵力而失败。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集中全力抗击德国,避免德日两线夹击是其成败的关键。在中国战场的支持下,日本始终未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联得以全力从事抗击德国的战争,完成战场向对德反攻方向的转折。

鉴于德国侵苏战争初期的短暂胜利,日本“北进派”人士极力主张北进与德国一道夹击苏联。但是,日本参谋本部认为,“陆军大部分兵力正在进行对华作战,已经没有余力”。因此,北进主张未能成为日本高层的决策。1941年6月26日,关东军下达目标针对苏联的 “关东军特种演习”计划,仍然是因为不能从中国调集兵力作为战略后援而终止。1942年3月7日,日本大本营和政府内阁联席会议决定:“极力防止引起对苏战争”, “努力保持日苏间的平静状态”。鉴于在苏联的闪击作战失败,德国极力敦促日本加入对苏作战,日本则是固守 “尽快解决中国问题,从而专心致力于对美英战争”的态度,没有任何配合德国的举动。1942年底到1943年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不断要求日本出兵苏联帮助德国挽救败局,但是此间的日本仍然被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牢牢限制,不可能对德国进行战略配合。1943年9月,日本最终放弃了北进的幻梦。

由于除却了日本北进的后顾之忧,苏联不仅能全力地顶住德军的疯狂攻击,反而还可以从东线调集战略后备支援西线作战。1941年底,为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苏联从苏联远东地区抽调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去解莫斯科之危,因为苏联判定日军被陷于中国战场,没有战略后续部队调配,北进夹击苏联完全不可能实施。1942年底至1943年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也从西伯利亚调集重兵参加会战并赢得胜利。

苏联战场的稳固和战略转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是全局性的,为其后与美英一道对德国最后一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苏联战场的成功,是与中国战场的支持密不可分的,正如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所指出的:“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三)中国战场与美英渡过太平洋战略危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本的突袭进攻打破了美英战前的战略预期,即:美国格守中太平洋防线,英国格守马来防线,与日军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击败德国之后再与日本决战。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日本进一步攻占澳大利亚,太平洋上中美英盟国将完全处于战略分割状态。如果日本进一步攻占印度,就会造成与德国中东会师的局面,从而将反法西斯各大战场完全分割开来。中国战场则牢牢钳制日军持续向太平洋战场输送战略部队的步骤,有效制约了日本扩大进攻的势头,支持美英渡过了这场战略危机。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严峻的局势下,美英高层并没有模糊基本的战略判断,尤其是没有丧失对中国战场的战略期待。开战后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向中国表示,希望中国拖住日军后腿,“至盼中国在各方面袭击,务使敌军疲于应付,不能抽调大量军力”。1942年2月11日,罗斯福在给丘吉尔的信中谈到,“我正密切注视着中国”。丘吉尔在3月20日判断说:“日本不会侵犯澳大利亚。在我看来,日军的上策是结束中国的战争。”

美英首脑的上述战略判断,显然是来源于对已经进行多年的中国抗战成果的认知。事实也证明美英的判断是准确的,当日本在太平洋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的时候,中国战场则使日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中国敌后战场成功地粉碎了日军 “治安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不但没有被日寇的战略进攻摧毁,反而得到稳固和发展。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取得了胜利,维护了正面战场的防线,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正因为如此,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在中国战场的陆军主要兵力不能随意向太平洋战场调配,“兵源”问题成为日本扩大战果的强大掣肘。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第一波进攻浪潮之后,日本就无力进一步攻占澳大利亚和印度。1942年3月7日,日本军政高层对是否攻占澳大利亚作了兵力方面的分析,认为除海军之外,攻占澳大利亚“陆军方面需要以12个师团为基干的兵力”,而如此大量的兵力如果从中国战场抽调 “将使整个战略态势陷于极大的不利……。”4月,日本海空军对锡兰进行攻击,但由于没有陆军跟进,根本无法从事攻占澳大利亚的战役。

1942年中期,鉴于太平洋上日军占领性进攻已经大致达到极限,罗斯福就有考虑准备开始西线打击德国的既定战略行动,5月,罗斯福让麦克阿瑟 “猜测”:日本是否将继续对印度和锡兰作战,是否会全面进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麦克阿瑟作了否定回答,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菲律宾陷落和缅甸陷落之后,日本只能腾出两个师”用于作战,“日本在现实不会对印度大举进攻”。

在中国战场的支持下,美英渡过了这场战略危机,坚守住了太平洋防御的两个战略底线:印度和澳大利亚,这对于美英转变太平洋战场攻防态势,迅疾实施 “先打败德国”战略,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四)中国战场与美英弥合对德包围链。1942年中后期美英开始的北非-地中海战役,是根据“先德后日”战略原则,对德国实行战略包围,连接起从英国北非-地中海到苏联的对德包围链,为首先击败德国做准备。中国战场为美英的战略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随着太平洋区域防线的大体稳固,美英根据“先德后日”战略原则,正式开始实施 “先打败德国”计划,首先是构筑对德国盘踞的欧洲的包围圈。但是,推行这一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东方对日作战的亚太战场,即:一个对日本维持有限进攻态势的太平洋战场,一个继续牵制打击日本陆军主力的中国战场。中国抗日军民在极端困难中艰苦奋战,以坚韧不拔的斗志拖住并打击日本陆军人大部,保持了中国战场的稳固。中国战场的稳定发展,也支持了太平洋上盟军的对日有限进攻。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反击日伪军进攻中,恢复并发展了华北解放区,新四军也在对日伪作战中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为对日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全局出发,支持苏美英盟国首先打败德国战略,并以中国抗战的艰苦坚韧努力来支持这一战略的实施。中国正面战场在1943年初至6月进行的鄂西战役,1943年8月至12月的常德战役等较大规模的防御作战,为维护正面战场的基本防线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抗日军民的英勇打击下,日本陆军部队的主力仍然被牵制在中国战场。1943年初,日本陆军一线作战的部队114万中的66万在中国战场,超过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日军数量。在太平洋进攻告一段落之后,1942年6月,日本为应对中国战场的作战,还将相当数量的陆空兵力从太平洋战场调回到中国大陆。此外,日本陆军南方军的7个师团中有5个师团驻扎在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以策应在华作战的日军。这就是说,中国战场除在中国本土抗击了日本陆军主力外,还牵制了日本南方军的大部。

在这一期间,为了支持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美国加强了在中国重型轰炸机基地的建设,中国政府也调配了大量的人力从事基地建设,并在后勤财政上给予充足的支持,对维护美军太平洋战场有限进攻给予了巨大的支持。

应该强调的是,中国战场是在外援及其匮乏的情况下作出世界性战略贡献的。美英进行北非-地中海战役,意味着盟国的战略投入重心是在对德方面,因此,战略受援最少而最不稳定的是中国战场。最严重的影响就是美英长期拖延收复缅甸战役,使得援华通路迟迟不能重开。因此,中国抗日军民是以鲜血与生命为代价支持盟国作战的。

随着北非-地中海战役的顺利完成,美英苏在西方战场方面形成了对德国包围和反攻之势。可以说,中国战场对日军的打击与消耗会同太平洋战场美国对日有限进攻,是美英赢得北非-地中海战役胜利,完成对德包围的坚强保证。

(五)中国战场与盟国对德日最后一击。在反法西斯盟国的反攻阶段,中国战场的战略作用仍然是全局性的,各大反法西斯战场战略反攻仍然需要中国对日本陆军主力的战略牵制和打击。

从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到盟国大反攻,中国战场就一直是苏美英实施首先打败德国战略的关键性因素。中国战场是苏联全力打击德国的外部保证,也是英美实施 “先德后日”战略的前提条件。“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及其类似条款一直列在美英参谋首脑会议全球军事计划的战略概念部分,也是美国军政首脑在欧亚战场战略布置中反复强调的问题,大反攻时期仍不例外。1945年2月,在全球大反攻的关键时刻,鉴于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美英军政高层仍然将中国作为支持太平洋战场进攻和对日最后反攻的基地。

中国战场在全球反攻中的首要战略价值,仍然是对日本陆军主力进行牵制打击。1944年中期到1945年初,为了挽救太平洋败局,日本在中国战场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与太平洋交通线的 “1号作战”。在这次作战中,日本动用了发动侵华战争之后最大的战略兵力进行殊死一搏。在作战初期,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遭到重大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采取坚决果敢的反攻作战,将日军孤立在城市与铁路的 “点”与“线”上,极大地制约了日军的进攻势头,有效地支持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日本在 “1号作战”未完全达到目的的情况下,不得不将重兵转向应付中国敌后战场的攻势。由此,中国战场对日本陆军主力战略牵制打击的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率先开始了对日反攻,为苏联打败德国后移师日本、美英展开太平洋反攻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还应指出的是,以中国军队为主体进行的北缅之战,是对太平洋战场反攻的战略配合和直接参与。就美国太平洋战场反攻而言,西南太平洋反攻最为薄弱的是缅甸方面。美国在缅甸反攻中没有投入成建制的部队,北缅作战的主力是史迪威将军领导的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没有缅甸南部大规模登陆作战配合的中国军队北缅作战,以及随后展开的中美英收复缅甸作战,彻底摧毁了日本太平洋 “绝对防御圈”中的 “右翼支撑点”,弥合了西南太平洋反攻的战略链条。

可以说,中国战场在全球反攻中的战略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为对德日最后一击作出了杰出贡献。

综上所述,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每一关键阶段,作为反法西斯战场格局中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都有力地支持了苏美英各大战场,共同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从滇缅战役看中外军事合作对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蔡仁照】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东方主战场。基于反法西斯的共同立场,一些国家派遣医疗队援华抗日,中、英、美三国军队在滇缅地区打击日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等等。中国抗战期间的中外军事合作,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为打击日寇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贡献。

蔡仁照,国防大学教学督导专家组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中外军事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需求:共同打击日寇加快了二战胜利进程。中外军事合作建立在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战略利益的基础上。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阵营里,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打破了日本北进侵苏计划,迟滞了日本 “南进”侵略步伐,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和策应了苏、美、英等盟国对日作战。随着战争的进展,美国期望中国军队对日军逐步采取攻势行动,迫使日军把更多的兵力投放到中国战场,“使日军无法进行新的冒险”。英国首相丘吉尔担心,中国一旦崩溃,日军至少能抽出15~20个师团用于其他战场。日军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期采取新的行动,这必将增加英美军队的压力。中、美、英、苏加强军事合作,联手打击日寇,有利于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占领缅甸。日本当局把缅甸看作是南方占领区的一道西南屏障。日军占领缅甸,不仅可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大陆屏障,还可以西进印度,控制印度洋,从海上控制印度和中东,又可以北上中国西南地区,切断滇缅公路。当日军攻占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等地以后,积极准备进攻缅甸。1942年上半年,日军侵占缅甸全境。

缅甸在远东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殊地位,促使中国、美国、英国等都认真考虑对侵缅日军进行反攻。日军侵占缅甸,切断了输送国际援华抗日物资的滇缅公路,干扰了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威胁到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印度是英国在远东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印度再被日军侵占,日军就可以控制印度洋,直趋中东。这不仅使英国失去了在亚洲的巨大利益,还将严重影响到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美国希望通过提供对中国的军事物资援助,让中国抗日战场来拖住日本军队,因而希望滇缅公路运输线能够畅通无阻。滇缅公路是中国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中国的华北、华东以及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区,截断了中国海上的国际交通。为了打破日军对中国的全面封锁,中国急需开辟新的国际通道。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滇西各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凭着一腔报国热情日夜奋战在筑路工地上,不到一年时间,抢修出了一条长达547.8公路的交通干线 (下关至蜿盯路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抗日战争期间,国际社会的许多援华物资,特别是美国援华的军事装备,都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进中国的。滇缅公路受阻,等于割断了中国的一条 “输血管道”。

日军侵占缅甸全境后,中、美、英首脑多次举行重要会议,商谈对日作战。中国政府提出,对侵缅日军的反攻行动,必须中、英、美三国陆海空军全力以赴,以求必胜。美英同盟军考虑到已经于1943年春在西南太平洋发动了对日军的进攻,为了建立对日作战的基地,中、英、美三国政府商定以中国军队为主,配属美、英军各一部,发动缅北滇西作战,以保障开辟中国昆明到印度利多的公路,敷设输油管道。中国远征军与英军、美军联手,在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部举行的滇缅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滇缅会战,是中、英、美三国军队的协同战,打击日军的共同战略利益促使三国首脑调遣军队共同进入缅北。美英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滇缅会战之初,美英军队的指挥官藐视中国军队。但在缅北滇西这个抗击日寇的特殊战场上,强国的军队陷入绝地,中国军队成为他们的救星。这表明,在生死博杀的战场上,中国军队不比任何国家的军队弱,中华民族是无私无畏的。中国人把远征作战看作是抗日的同一战场,把美英军队看作是抗日的同一力量。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能激励官兵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产生战斗力。

(二)中外军事配合增强了对日作战的战略主动:滇缅战场,中国远征军果断救援英军。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东北面与中国的西藏和云南相接,西北与印度、孟加拉湾接壤,东南与老挝、泰国为邻,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战略地位重要。1942年2月16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给缅甸总督的电报中说: “我认为,缅甸以及同中国的联系在整个(东方)战区中是最重要的一环。”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缅甸。1942年2月,中国政府根据 《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调遣3个军10个师共10万多人,组成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进入缅甸;不久,中国又增调第66军进至缅甸北部的重要城市曼德勒地区作战。中英两国的军事合作,尤其是战场上的救援行动,增强了对日寇作战的战略主动。

1942年4月16日,日军第33师团两个联队沿伊洛瓦底江北进,绕至英军后方,攻占仁安羌油田,将英缅军第1师及装甲兵第7旅包围;另以一部推进到宾河北岸地区,阻击英军的增援部队。面对优势日军的围攻,英缅军官兵惊恐万状,把突围的希望寄予中国军队的救援,不断向中国远征军呼救。为救援英军,远征军第66军新编第38师奉命驰援,于17日先后到达纳特卯克和乔克巴党地区,其中第113团于上午11时前进到宾河北岸,迅速进行战斗准备。18日,中国军队在英缅军12辆坦克和3门火炮的支援下,向日军发起攻击。激战数小时,日军被击溃。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高特看见中国军队到来,如获救星,直言不讳地说:“本师饮水及食粮断绝已两日,困难万分,官兵无法维持,势将瓦解。”4月19日拂晓,第113团向日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战至14时,攻克501高地,击破日军包围圈,将油田区全部收复,解救出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被围英军7000多人,美国教士、新闻记者500多人,汽车100多辆,战马1000多匹,全部收复了油田区。战斗结束后,中国军队掩护英缅军第1师向宾河北岸陆续撤退。英缅军官兵 “三天的苦熬,已使他们狼狈不堪”,当他们被中国军队解救时,“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眼眶中竟都含有感激的泪水”。

中国远征军第38师一部在援救仁安羌的英军时,以不足千人的兵力,连续作战,英勇顽强,以少胜多,击溃日军,成功地解救出近十倍于己的英缅军官兵,不仅受到同盟的赞誉,而且英伦三岛也为中国远征军的英勇战绩所轰动。美国官方有关中印缅战场战史作者罗曼尼·森德来在评述这场战斗时说:“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第三十八师及其卓越的指挥官一出兵,就建立了他们的荣誉。在仁安羌的巧妙的战役中,英勇干练的孙立人率领他的训练良好、士气旺盛的部队,完整无损地穿过了克钦邦,这真是罕有的成就。”

滇缅会战,是一场跨越国境线的特殊战役。中国远征军穿越野人山区打击日寇,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高尚的国际主义情操。千百年风雨,爱国精神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陶冶了官兵的高尚情操,激励着华夏子孙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不止。在中国大地上,我们要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在异国他乡,我们也毅然投身反抗侵略的战场。打击民族敌人,国内战场和国际战场是一致的。远征歼敌,也是维护国家尊严,保卫民族利益。有了这种境界,军队的凝聚力就更强。

(三)中国抗战的东方主战场地位拓展了中外军事合作的途径:驼峰航线弥补了抗日的急需物资。1943年,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反法西斯阵线的重大转折。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于1943年春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转入战略反攻。8月,美英联军占领意大利西西里岛。9月,意大利政府向同盟国投降。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于2月攻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日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中国战场上,抗日根据地的反 “扫荡”、反“清乡”和反 “蚕食”斗争,消耗和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美英军的对日作战。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先后有8个军共22个师的兵力,在美、英军配合下,在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部举行反攻。当时,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把第18师团部署在缅北,把第56师团部署在滇西。缅北、滇西虽为两个战场,实施反攻作战、打击日军的目标是一致的。缅北反攻,中国驻印军经历了胡冈河谷地战斗、莫冈河谷战斗、密支那战斗、八莫战斗、南坎战斗,艰难东进。滇西反攻,中国远征军夜渡怒江,强取松山,恶战腾冲,五打龙陵,智勇歼敌。激烈的战斗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了怒江以西国土和缅北的中心城市密支那,打通了滇缅、中印公路。中国远征军为解放东南亚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战略反攻。盟军高度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渡江作战,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出击,是东南亚过去一周内盟军作战的重要新闻”。

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再次开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使抗日战争末期的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这些美国援助的军用物资还为中国人民传递了缅北、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的信息。这些胜利的信息,鼓舞了中国人民收复大片国土的激情,坚定了日本侵略军必败、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念,揭开了正面战场反攻的序幕。

中共中央通过 《新华日报》,热烈庆祝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 “辉煌胜利”。美国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回忆滇西反攻作战时,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美军上校布朗在谈到参与缅北反攻作战的感受时,说:“中国人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军队,我必须向他们脱帽致敬。”美国的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驻印军、远征军 “入缅之战,开创了大陆反攻的新阶段”。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从侧翼牵制了太平洋战区,可巩固印度,完全打破了轴心国会师远东之企图”。

日军切断滇缅公路后,中美两国不得不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一条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航线。这条航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 “驼峰航线”。中美两国飞行人员在 “驼峰航线”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中美合作的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也是中外军事合作的一个典例。

滇缅会战,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挺进2400多公里,收复城镇50多座,解放缅甸领土13万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毙日军4.8万人,俘虏日军647人,缴获步枪1.1万多支,轻重机枪600挺,火炮160门,坦克12辆,汽车606辆,飞机3架;完成开辟中印公路的艰巨任务,使大批物资输入国内抗日战场。

滇缅会战,是胜利的大会战。抗日不分国界,抗日在挫折中前进。中国军队虽曾在缅北失利,但最终全歼日军、胜利会师,这种胜利的历史内涵更深刻。大会战后的大胜利告诉我们,战火之中,也要有忧患意识。保卫祖国的责任是重大的,领域是广泛的。信息时代,爱国是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紧密相联。放眼全球,防犹患于末然,切实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能力,才有利于民族振兴。

猜你喜欢
反攻美英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智能大反攻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丛林大反攻
老归侨谢美英忆述“过番”往事
迷雾美英
化石大反攻
大话英英与美英的区别
黄黑皮小妞时髦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