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

2015-05-21 06:25泰安市科协
学会 2015年4期
关键词:农技协泰安市学会

泰安市科协

科技社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

泰安市科协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强调“要动员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在科技改革发展前列,把智慧和才华更多地凝聚到科技创新上来,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泰安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强调,要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变,要求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负有重大责任、肩负重大使命。

一、泰安市科技社团概况

科技社团是从事科技活动、促进科技发展、营造科技氛围的社会团体,主要由科技工作者、科技活动的管理者以及参与者组成。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学会、协会、研究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等。目前,泰安市科协所属科技类学会61个,涵盖理、工、农、医和其他综合学科5大领域,会员人数5万余人。高校科协6家,园区及企业科协120余家;较具规模、运转良好的农技协350余个,会员97500余人。

二、泰安市科技社团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一)在营造创新氛围上发挥作用

学术交流是推动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具有交流学术信息、启迪创新思维、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如市科协坚持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拓展学会服务功能的指导方针,组织各学会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学会年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科普宣传活动200余次,参加人数近10万人次,交流学术论文1100余篇;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交流80余人次。如市医学影像研究会主办的“泰山医学影像论坛”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学术交流品牌。

(二)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上发挥作用

市科协坚持“科技惠民、产业富民”的工作理念,引导农技协走规范化运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培育、品牌化经营发展路子,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如市茶叶协会大力培育泰山茶品牌,引进国内适宜加工绿茶、红茶良种近40个,指导规划茶园10处,总面积1000亩,有利地推进了我市茶产业发展。泰山果树良种苗木及果品生产协会坚持“协会+公司+支部”发展模式,积极带领会员开展大樱桃种植,会员人均收入比泰山区农民收入高40%,有的收入约10万元,基地所产果品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泰山国际苗木花卉交易会果品金奖。岱岳区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会长期从事小麦、玉米有性杂交、良种培育,现已培育优质小麦良种25个,优良株系430个,征集和培育玉米自交系1200余个(其中汶农17号通过省审,汶农14号通过国审),小麦单产最高762.96公斤,玉米1127.5公斤,创全国单产最高纪录,国家农业部在此地召开了现场会,带动农户8800余户,增加社会效益8000余万元。宁阳县伏山镇蔬菜制种研究协会与韩国东原种苗株式会社、台湾高雄市农友种子公司及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先后推广了纱网黄瓜、苦瓜杂交制种等先进农业技术20余项,被中科院选定为太空育种及组培基地,并配送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搭载选育的37个太空新品种进行试种选育。通过这些协会的龙头带动,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在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上起加速器作用

市科协充分发挥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的作用,把推进产学研合作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山东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科协组织,并以此为纽带,积极组织企业和高校进行人才项目对接,如泰山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分别与泰山青春创业园、山东明佳包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信息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6项,13个项目在企业转化或应用。山东视聆通信有限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并设立视聆奖学金,合作完成的蓄电池在线监测装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同时,加大人才和项目举荐,先后有100余个项目评为省“讲、比”活动、“金桥工程”优秀项目,36名企业科技人员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讲、比”活动科技标兵、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建立泰山院士工作站10家,泰山专家工作站13家,12名院士及30名专家进站工作。山东视聆通信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被评为全国“讲、比”活动先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创新方法及企业管理等专题培训30场次。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促进了企业转调战略实施。

(四)在承担政府职能上进行有益尝试

市建筑技术协会承接了全省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等设备的认证服务和安全监督等职能;市心理学会、市家电维修协会、市营养学会分别承担了心理咨询师和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家电维修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及营养配餐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市土木建筑学会把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作为重要的职能,在承接或接受政府委托职能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三、泰安市科技社团存在的问题

从市级科技学会看,主要存在管理相对松散、经费不足;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不高;学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承接政府职能的面窄、量少;制约学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等问题。

从农技协看,一是管理体制较混乱。农业、民政、工商、科协等各部门都参与管理,互相之间缺乏协调。有的部门只注重管理,忽视服务功能,向农技协收取和摊派各种费用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二是登记程序繁琐。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农技协在筹备后还要进行验资和代码申请,增加了工作成本。三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农技协在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等方面无法享受到其他专业合作组织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

从企事业科协看,主要存在企业科协总体数量偏少,企业领导不重视,支持力度不大,校企合作不密切等问题。

四、科技社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成立泰安市科技学会服务中心,为科技学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添活力

科技学会因其智力密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特点,决定了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我市多数科技学会秘书处设在行政业务部门或挂靠在行政事业单位,但是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为此,建议参照省科协的做法,成立泰安市科技学会服务中心,形成集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成果孵化三位一体的学会服务机制,分批、分阶段地组织科技学会进驻学会服务中心,打造学会集群优势,构架学会工作新模式。建议通过集中力量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高地。建议设立科技社团服务创新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项目委托等方式对科技社团开展的服务创新活动进行资助。建议支持和引导所属学会有序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技培训、人才举荐、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等项工作。

(二)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农技协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

农技协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技术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高级形式,属于实体性组织。在申报地理标志等方面,农技协具有专业合作社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因此,建议成立新农技协,由县级科协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审核、批复。建议民政部门在遵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原则的前提下,降低登记门槛,放宽条件,简化程序,对基本具备条件的及时予以注册登记,减少批准筹备环节,确立法人地位,农技协可同样享受国家对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优惠政策。

(三)以企事业科协为纽带,努力推进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

高校与企业均是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又分别是科研成果的重要集聚地和应用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其中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远不及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造成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架起企业和高校合作的桥梁,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要求,为此要继续推进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如企业科技人员在50人以上的,原则上单独成立企业科协;企业科技人员数量不足50人的,可以本着专业相近、行业相仿、地域相邻、优势互补的原则成立企业科协联合会。要加强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的有机互动,积极推进校企、院企合作,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一方面,瞄准行业最新发展态势开展前沿性科技攻关,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促进企业转调战略;另一方面,瞄准市场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的应用型研究,帮助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和推陈出新,努力形成项目联合申报、人才联合培养、难题联合攻关、实验室联合共建的互动局面。要支持科技中介组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实施科技人才支撑计划,汇聚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人才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核心。要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鼓励支持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渠道、多层次地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并按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有关规定给予支持。建设好泰山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产业、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积极引进院士及其团队的科技成果,努力把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借助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平台,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持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农技协泰安市学会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召开一届四次理事会
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开展脐橙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学会分享
我省取得中国农技协两项转型升级项目试点
加快农技协发展步伐 鼎力湖北农业现代化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