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意义

2015-05-22 02:05陈宏建李素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借鉴反思

陈宏建 李素梅

摘 要:价值澄清理论的兴起是美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强调个人自由经验的选择、重视价值观评价的过程、注重价值澄清方法的运用。但是,割裂价值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夸大学生价值观的自由选择、简单否定传统价值教育方法等不足也不容忽视。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内核,反思其局限性,对我国高校德育明确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摆正师生间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身心的自由表达;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回归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价值澄清理论; 高校德育; 反思; 借鉴

中图分类号: D641;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108-04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观点

价值澄清理论的精髓在于在价值澄清的过程中,采取不干涉儿童价值观的态度,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自主和合理的选择,确立个体的价值观。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和传授“某种确定的”的价值观,而应该为道德培养对象的“旁观者”。由此出发,价值澄清理论主要围绕澄清三个基本价值问题展开论证:第一,价值观是个人自由经验积累的结果。在价值澄清学派看来,人的价值源于个人的经验并且随经验的变化而改变,“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不同的经验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而任何个人的价值观将随着其经验的积累和改变而改变”[1]。他们甚至认为,既然价值观是相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个人完全可以随着经验的积累进行自我教育。第二,看重儿童价值评价的过程而非结果。价值澄清学派在儿童价值形成和评价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感兴趣的是进行评价的过程。我们对确定这些过程的结果,即儿童最终拥有怎样的价值观不甚关心。”[2]第三,价值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价值澄清方法。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儿童思考、理解、选择价值观的能力不是经由灌输,而是澄清的方法减少价值混乱进而促进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价值教育上反对向儿童传授单一的、固定的价值内容,主张交给儿童确立自己价值观的新方法,因为传统的价值教育方法“都有灌输的味道,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些比另外一些更为微妙而已”[3]。这些方法,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剥夺了儿童仔细思考与价值相关问题的权利,助推着当今如此众多的儿童的价值混乱、冷漠、顺从、反复无常和无理性的行为。在思考与价值有关的问题时,价值澄清学派又设计了大量的关于价值澄清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其实用性、易操作在实践中被一以贯之,收效明显。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反思

价值澄清理论及其方法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其价值立场的相对主义、价值教育的形式主义、价值方法的排他主义值得反思并进行合理取舍。正如美国当代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里考纳(T.Lickona)教授在总结20世纪60年代道德教育时指出:“60年代,一种世界范围的个人主义的兴起,这种个人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自律和主动性,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不是责任。”[4]

1.割裂价值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价值澄清理论在反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强制性灌输,重视发展儿童道德的思维判断、选择能力和价值评价过程等方面,无疑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并不等于有效的。因为,道德思维和选择能力仅仅是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不能涵盖道德的全部内容。“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价值水平不能简单地以思维水平、选择能力、评价技巧作为唯一根据。”[5]衡量个人价值的意义或水平的依据在于个人获取道德知识、理解道德内容、把握道德准则与培养个人的道德推理技能、发展学生的评价技巧之间达到契合。任何从某一方面衡量个人价值的言论都是片面的。简言之,价值教育不存在没有任何内容的技巧和过程之形式,也不存在没有技巧、过程等诸多形式的价值内容,必须把教授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发展价值技巧有机结合。

2.夸大了学生价值观的自由选择,弱化了师生关系

师道观念以及师生关系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生者,学道、求业、问惑维系。学生问惑于教师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困惑于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道路,教师有义务为学生解答此类问题。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选择从根本上就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价值观发展的前提都离不开个人的参与和自由的活动。“一切价值的第一原则与道德的基础正是人的选择这一事实,所以,任何体系的目的应当是扩大所有人的选择的自由。”[6]扩大个人价值观自由选择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教育者完全处于提供暗示、不把“某种确定的”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自己领会、自己选择,这样做的合理性在哪,是标榜教育赐予学生的自由和权利?还是为排斥强制灌输找借口?因为,从理论上讲,根据个人的爱好做出的道德决策和选择不可能具有同样的道德价值。根据大数原理,一种决策或行为的合理性取决于多数人的认可而不是个人,而且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越强,就越要使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并符合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原理和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如果教师听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表面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而导致的后果很可能使学生为自己的任何行为做出看来是合理的价值辩解,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无从知晓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即使有所知晓,也因缺乏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原则,最终导致主流价值观迷失,学生价值观和政治取向的多元化就不足为奇了。

3.简单否定传统价值教育的方法

价值澄清方法将价值观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儿童主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自觉养成“检查个人的抱负、目的、态度、情感、活动、兴趣的习惯”。但是,价值澄清学派经常把灌输等同于“谆谆教诲”、“注入”、“道德说教”、“强迫接受”。他们认为,灌输之所以不能接受主要是因为灌输是以一种错误的前提为基础的;灌输代表了一种错误的、消极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以“传递”、“控制”、“强迫接受”为宗旨,而不是“思考”、“选择”、“决定”和“检查”。他们“把灌输完全等同于培养、教化洗脑、谆谆善诱,而不吸收传统德育中有用的东西,结果以一种极端来反对另一种极端,排斥了完整道德理论的学习,否认了价值观的传统,也忽视了内外因对儿童品德的共同作用的原理”[7]。

三、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当下我国正处于价值多元对旧有的价值观冲击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正面临着价值观困惑而无从解惑的窘境,加之我国高校传统德育的式微都为我们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提供了可能和必要。

1.明确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价值澄清理论倡导的所谓自由选择必然导致“道德价值虚无”。“道德价值虚无”加剧了个体自身生活困惑,引起个体在道德价值选择上无所适从,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破解“道德价值虚无”的“秘方”在于坚持和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过去我们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走了不少弯路。正如美国学者A.威尔森指出,“正当中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文化与社会变迁现象横扫全国而竭尽全力,以便有效果地教导下一代良好的道德标准时,或许可以从美国过去的经验里、从他们的错误与成功中学习到有益于中国的教训”[8]。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旗帜鲜明地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况和凝练。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和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理应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他们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认同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主体问题,价值观的认同就是主体对社会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9]要使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和掌控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其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摆正教师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身心的自由表达

社会心理学认为,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团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被赋予的身份。我们每个人都会具有一定的角色,同时在角色概念中,还包含社会或者文化对于每种特定角色所赋予的期待性行为特征,即每种角色在一定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身份归属。高校传统德育教师常常以道德观念的“代言人”的角色示人,把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作为先于、外在于具体个体而存在的具有历史性、全局性的不容置疑的准则和规范,压抑和强制学生去接受和服从,学生少有选择的余地。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反映和代表社会长远利益的价值教育目的和价值观内容,自然把这种教育视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从而采取消极的态度被动接受,长久以往必然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也许是高校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然,高校传统德育理念错置了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把共性要求的行为规范的遵循作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压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忽视了学生心灵的塑造,导致社会道德规范无法真正注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有时为了某种功利性要求的满足,不得不迎合社会道德规范,不得不进行道德上的伪装,以适应社会化的需求。“他的外部行为并不是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之所以能够做出一些浅表的道德行为,也许是由于他人在场所造成的压力,或出于自身印象管理的需要所致。”[10]这类学生往往在熟人圈面前表现得中规中矩、落落大方,转瞬间,在彼此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陌生环境里,放肆甚至放纵一下是习以为常的。基于此,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的社会里,我们在反思价值澄清理论不足的同时,做到既要尊重学生身心自由表达,又要发挥教师在学生价值观选择中的引领作用。

3.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回归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

在价值观教育中,教育方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具有可迁移性、普适性和中介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达到价值目的的一种手段、工具和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由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这种开放、流变的社会环境中,传统的单向灌输只会使大学生表现得更加茫然或者言行不一,形成形形色色的所谓“变色龙”、“道德冷漠”、“道德伪善”的人。鉴于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排除非此即彼的惯性思维,一方面,可以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提供的多样化道德教育方法,如对话策略、讨论策略、书写策略、自传性问题单等,通过暗示、激励、询问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分析和评价问题,锻炼学生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在德育过程中强化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他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设定环境中身体力行,切身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引导,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坚持说理与灌输的教育方式不放松,就是说,要发挥教师对学生传授社会规范或知识经验方面的长处,把符合人性和道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灌输给“置身于被确定的可能性的世界包围中”[11]的学生,使他们对这些可能性做出选择,进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这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本真所在。

参考文献

[1][2][3] [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4,36,42.

[4] Lickona,Thomas.“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Educational Leadership Vol.51(November 1993)

[5] 赵野田.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8):56.

[6] [美]奈勒.存在主义与教育.白恩斯等编.当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112.

[7]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98.

[8] [美]A·威尔森.美国道德教育危机的教训[J].国外社会科学,2002(2):50-51.

[9] 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84.

[10] 曾钊新,涂争鸣等.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171.

[11] [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大众的反叛[M].刘训练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31.

[责任编辑:刘慧婷]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借鉴反思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